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子弟  拼音:zǐ dì
1.后生晚辈。《左传。襄公十三年》:「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2.从军的士兵。《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唐。元稹 授王播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使职如故制:「昔萧何用新造之汉,而能调发子弟,完补败亡。」
3.寻花问柳的人。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自小上花台做子弟,这汴梁城中有一歌者,乃是宋引章,他一心待嫁我。」《警世通言。卷三○。金明池吴清逢爱爱》:「有一个多情的女儿,没兴遇著个子弟,不能成就,干折了性命。」
4.古代称唱戏的演员。元。白朴《梧桐雨。楔子》:「高力士,你快传旨排宴,梨园子弟奏乐,寡人消遣咱。」《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我们绍兴孙尚书府中子弟,到南京去做生意。」
《國語辭典》:佳子弟  拼音:jiā zǐ dì
优秀的后辈。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大将军语右军:『汝是我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
《國語辭典》:子弟兵  拼音:zǐ dì bīng
1.由本乡或本土的年轻人所组成的军队。如:「清末曾国藩带领的湘军,就是从湖广徵召来的子弟兵。」
2.亲自栽培的人才。如:「这次公职选举,他的子弟兵都高票当选了。」
《國語辭典》:子弟书(子弟書)  拼音:zǐ dì shū
一种流行于清代的曲艺。是乾隆期间满族八旗子弟所创。说唱体材多取明、清小说、戏曲和当时社会故事。其兴盛期间不长,清末时已衰落,但对京韵大鼓、梅花大鼓等曲种,颇有影响。
《漢語大詞典》:子弟军(子弟軍)
唐 元和 年间,太尉 李愬 为 魏博 节度使,下令抡材于辕门,取大将家翘秀者为“子弟军”,列于诸军校之上。见 唐 刘禹锡 《唐故邠宁庆等州节度观察处置使史公神道碑》
《漢語大詞典》:隶子弟(隸子弟)
士对其子弟的称谓。《左传·桓公二年》:“士有隶子弟。” 杜预 注:“士卑,自以其子弟为僕隶。”
分類:子弟
《國語辭典》:纨裤子弟(紈褲子弟)  拼音:wán kù zǐ dì
浮华不知人生甘苦的富家子弟。《东欧女豪杰》第五回:「那纨裤子弟,平日最喜合那些无赖来往。」
《漢語大詞典》:纨裤子弟
指出身富贵家庭、不务正业的子弟。
《漢語大詞典》:纨绮子弟(紈綺子弟)
纨袴子弟。 清 戴名世 《汪河发墓志铭》:“然人无贤愚,皆嚮往 河发 ,紈綺子弟或请纳交附 河发 为重。”
分類:纨裤子弟
《国语辞典》:误人子弟(误人子弟)  拼音:wù rén zǐ dì
耽误了学生的学习目的、方法、时机等。通常用以讥骂不称职的老师。《镜花缘》第一九回:「先生犯了这样小错,就要打手心,那终日旷功误人子弟的,岂不都要打杀么?」
《分类字锦》:慰赵子弟(慰赵子弟)
汉书高帝纪:代相国陈豨反,上自东至邯郸,令周昌选赵壮士可令将者,曰见四人。上封各千户。以为将。左右谏。上曰:陈豨反,赵代地皆豨有。吾以羽檄徵天下兵,未有至者。今计唯独邯郸中兵耳。吾何爱四千户。不以慰赵子弟。皆曰善。
分类:勋封
《國語辭典》:乌衣子弟(烏衣子弟)  拼音:wū yī zǐ dì
世家大族的子弟。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七出:「闹端阳,正纷纭,水阁含春,便有那乌衣子弟伴红裙,难道是织女牵牛天汉津。」也称为「乌衣郎」。
《漢語大詞典》:乌衣诸郎(烏衣諸郎)
指 东晋 时 王 谢 两大贵族的子弟。南齐书·王僧虔传:“甲族向来多不居宪臺, 王氏 以分枝居 乌衣 者,位官微减。 僧虔 为此官,乃曰:‘此是 乌衣 诸郎坐处,我亦可试为耳。’”世说新语·雅量“吾角巾径还 乌衣 ” 余嘉锡 笺疏引 宋 周应合 景定建康志卷十六:“﹝《旧志》云﹞ 乌衣巷 在 秦淮 南。 晋 南渡, 王谢 诸名族居此,时谓其子弟为 乌衣 诸郎。”
《漢語大詞典》:戏文子弟(戲文子弟)
旧称戏曲演员。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十:“ 嘉兴 之 海盐 , 绍兴 之 餘姚 , 寧波 之 慈溪 , 台州 之 黄巖 , 温州 之 永嘉 ,皆有习为倡优者,名曰戏文子弟。”
《国语辞典》:农家子弟(农家子弟)  拼音:nóng jiā zǐ dì
出身农家的人。如:「他待人诚恳热心,是个典型的农家子弟。」也作「农家子」。
分类:出身农家
《国语辞典》:漂荡子弟(漂荡子弟)  拼音:piāo dàng zǐ dì
游手好閒四处飘泊流浪的人。明。朱有燉《诚斋乐府。卷一。散曲。醉乡词》:「尝观昔人刘庭信有风流体乐府,皆豪放不羁;乃酒席中戏漂荡子弟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