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内衅(内釁)
内部的嫌隙、争端。《宋书·何偃传》:“无虑往岁挫伤,续以内衅,侮亡取乱,诚为沛然。”
《漢語大詞典》:祸隙(禍隙)
指祸害所由产生的裂痕。隙,衅隙,嫌隙。 南朝 梁 沈约 《恩倖传论》:“搆造同异,兴树祸隙。”
《漢語大詞典》:疵衅(疵釁)
(1).缺点;过失。《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久与事接,疵衅日兴,虽欲无患,其可得乎?” 李周翰 注:“疵,病;衅,瑕。”三国志·魏志·何夔传“ 夔 常畜毒药”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曰:“苟有疵衅,刑黜可也。”
(2).嫌隙,争端。北史·薛真度传:“ 真度 诸子既多,其母非一,同产相朋,因有憎爱。 兴和 中,遂致诉列,云以毒药相害,显在公府,发扬疵衅,时人耻焉。”
《漢語大詞典》:嫌衅(嫌釁)
亦作“ 嫌舋 ”。 犹嫌隙。 唐 陆贽 《奉天奏李建徽杨惠元两节度兵马状》:“齟齬不和,嫌衅遂构,俾之同处,必不两全。”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公荐:“时 梁太祖 在京,素闻 崇 之轻佻, 赞 復有嫌舋,驰入请见,於上前具言二公长短。” 清 洪升 《长生殿·献发》:“自来宠多生嫌衅。”
分類:犹嫌嫌隙
《國語辭典》:构会(構會)  拼音:gòu huì
被人构陷而遇罪。汉。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忍绝王命,明弃硕交,实为佞人所构会也。」
《漢語大詞典》:前郤
以前的嫌隙。
分類:以前嫌隙
《漢語大詞典》:宿嫌
旧日的嫌隙。三国志·魏志·高柔传:“帝以宿嫌,欲枉法诛治书执法 鲍勛 ,而 柔 固执不从詔命。” 宋 孔平仲 续世说·雅量:“议事谓 吉甫 必逞憾於 贄 ,重搆其罪。及 吉甫 至部,与 贄 甚欢,不以宿嫌介意。” 沙汀 《淘金记》五:“当 芥茉公爷 他们进来的时候,发见三个人在一道喝酒,他以为 白酱丹 和 么长子 是已丢开宿嫌,开始在 筲箕背 合作了。”
分類:旧日嫌隙
《漢語大詞典》:忿隙
怨仇,嫌隙。新唐书·李逢吉传:“ 逢吉 因 汇 ( 茅汇 )召见 昭 ( 武昭 ),厚相结纳,忿隙得解。”
分類:怨仇嫌隙
《漢語大詞典》:奸衅(姦釁)
亦作“奸衅”。
(1).奸言与嫌隙。 汉 王粲 《为刘荆州与袁尚书》:“初闻 郭公则 辛仲治 通内外之言,造交遘之隙,使士民不协,姦衅并作,闻之愕然,为增忿怒。”
(2).指奸诈不轨的事端。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恐姦衅之不虞,故严城深池以备之。”宋书·孝武帝纪:“自今刺史守宰,动民兴军,皆须手詔施行。唯边隅外警,及姦衅内发,变起仓卒者,不从此例。”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忠陷》:“要谋成须用严刑,这干係信非轻,须知遗患,画虎不成,那时人笑,徒为画饼。嘱伊家停留长智生奸衅,要牢固这深穽。”
《漢語大詞典》:取嫌
招致嫌隙。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想其(指 严武 )於 杜 ,亦不復能如前此之阔畧礼节,而 杜 犹以故人自待,不免稍有取嫌之处。”
分類:招致嫌隙
《漢語大詞典》:宿衅(宿釁)
往昔的嫌隙。南史·隐逸传上·宗少文:“除其宿衅,倍其惠泽,贯叙门次,显擢才能,如此而已。”
分類:往昔嫌隙
《漢語大詞典》:构合(構合,搆合)
谓从中挑拨,使彼此结成嫌隙。诗·小雅·青蝇“谗人罔极,构我二人” 唐 孔颖达 疏:“构者,构合两端,令二人彼此相嫌,交更惑乱也。”
搆合:交结;勾结。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勤苦积久,犹见嫌拒,乃行因託长者以搆合之。”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乃共搆合虚诬,中伤清德,瑕累横生,莫敢救拔。” 宋 苏轼 《乞禁商旅过外国状》:“ 徐戩 不合专擅为 高丽国 雕造经板二千九百餘片,公然载往彼国,却受酬答银三千两,公私并不知觉,因此搆合密熟,遂专擅受载彼国僧 寿介 前来。”
《漢語大詞典》:猜隙
猜忌和嫌隙。周书·李基传:“ 太祖 扶危定倾,威权震主,及 魏废帝 即位之后,猜隙弥深。”南史·刘湛传:“ 湛 与 景仁 素款,又以其建议徵之,甚相感悦。及俱被时遇,猜隙渐生。”
分類:猜忌嫌隙
《漢語大詞典》:释嫌(釋嫌)
消除嫌隙。宋史·吕午传:“边閫角立,当协心释嫌,而乃幸灾乐祸,无同舟共济之心。” 蔡东藩 《南北史演义》第六七回:“ 洋 终未释嫌,及 岳 辞归,即令 归彦 賫鴆赐 岳 。”
分類:消除嫌隙
《漢語大詞典》:介蒂
梗塞的东西。比喻心里的嫌隙或不快。介,通“ 芥 ”。 詧盦 《学界风潮记·学生终止罢课之宣言》:“甚愿勿存介蒂,互契道心。” 王西彦 《古屋》第五部三:“但我们……竭心装出心无介蒂的坦然神情。” 王火 《新“三岔口”》:“我这人一向宽宏大量,讲点感情,也就不心存介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