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奴婢  拼音:nú bì
1.泛指男女仆人。古代男仆称奴,女仆称婢。《史记。卷一一○。匈奴传》:「其攻战,斩首虏,赐一卮酒,而所得卤获因以予之,得人以为奴婢。」《西游记》第四四回:「你怎的不遵三宝,不敬佛法,不去看经拜忏,却怎么与道士佣工,作奴婢使唤?」
2.臣仆对天子或主人的自称。《警世通言。卷一九。崔衙内白鹞招妖》:「一见奴婢,便问圣上安否?」
《漢語大詞典》:小婢
未成年的女奴。 唐 白居易 《自在》诗:“小奴搥我足,小婢搔我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妾:“每行坐与小婢俱。家人俱尊以小君礼。”
《國語辭典》:婢仆(婢僕)  拼音:bì pú
旧时,家中供差遣使唤的女婢及童仆。唐。白居易续古诗〉一○首之七:「豪家多婢仆,门内颇骄奢。」《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岂其智之不如婢仆哉。」
《國語辭典》:婢子  拼音:bì zǐ
1.古代称妾为「婢子」。《礼记。檀弓下》:「使吾二婢子夹我。」汉。郑玄。注:「婢子,妾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上》:「婴岂婢子也哉!其缢而从之也!」
2.古时妇女对自己的谦称。《礼记。曲礼下》:「自世妇以下,自称曰婢子。」《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寡君之使婢子侍执中栉,以固子也。」
3.女仆、使女。《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一应粗重事儿,又有张太太料理,更有许多婢子婆儿服侍围随。」
《漢語大詞典》:侍婢
侍女;女婢。《汉书·游侠传·陈遵》:“ 遵 起舞跳梁,顿仆坐上,暮因留宿,为侍婢扶卧。” 唐 于鹄 《唐中丞入道》诗:“侍婢休梳官样髻,阉童新改道家名。”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妇女·命妇以妒受杖:“礼部致仕左侍郎 杨宣 妻 王氏 ,素妒悍。杖杀侍婢十餘人。 宣 不能制,东厂上其事,命逮治。” 郭沫若 《蔡文姬》第一幕:“丞相还派了两位自己府里的侍婢来陪伴你。”
《國語辭典》:老婢  拼音:lǎo bì
1.年老的女仆。《北史。卷三○。列传。卢同》:「将一老婢作食,妻子不自随从。」《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小女从幼养娇了,直待老婢自去唤他。」
2.轻视或辱骂他人的话。《晋书。卷九八。列传。王敦》:「敦闻,怒曰:『我兄老婢耳,门户衰矣!』」
《國語辭典》:婢妾  拼音:bì qiè
通常指小妾、婢女。晋。张华轻薄篇〉:「童仆馀粱肉,婢妾蹈绫罗。」《三国演义》第三八回:「徐氏遣婢妾请览入府。」
分類:婢妾使女
《漢語大詞典》:鱼婢(魚婢)
(1).鳑鲏鱼的俗称。尔雅·释鱼“鱊鮬,鱖鯞” 晋 郭璞 注:“小鱼也,似鮒子而黑,俗呼为鱼婢, 江 东呼为妾鱼。”按,鱊鮬、鳜鯞,即鳑鲏鱼。
(2).泛指小鱼。 宋 陆游 《村居书事》诗之二:“春深水暖多鱼婢,雨足年丰少麦奴。” 清 赵翼 《青山庄歌》:“跳波鱼婢能知乐,挂槛鸚哥解劝餐。”
《骈字类编》:一婢
宋 林逋 暮春寄怀曹南通任寺丞 赤脚我犹无一婢,黑头君合作三公。
《漢語大詞典》:灶婢(竈婢)
女厨工。 宋 周必大 《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坐间成四韵》:“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 清 谭嗣同 《仁学》二十:“向以为米盐凌杂,鸡豚詬誶,特老媪灶婢之所用心,及泛览于今之士大夫,乃莫不然。”
分類:女厨
《国语辞典》:僮婢  拼音:tóng bì
供使唤的奴婢。《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月给用度,赐绢万疋,僮婢百人。」也作「童婢」。
分类:使唤奴婢
《國語辭典》:爨婢  拼音:cuàn bì
专门掌理炊事的婢女。宋。范成大 书事三绝之一:「爨婢请淘酒米,园丁催算花钱。」
《漢語大詞典》:家婢
家中的婢女。旧唐书·舒王元名传:“ 元名 保傅等谓 元名 曰:‘尚宫品秩高者,见宜拜之。’ 元名 曰:‘此我二哥家婢也,何用拜为?’”
分類:婢女
《漢語大詞典》:婢使
婢妾;使女。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进军界桥”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文帝 《典略》:“ 绍 母亲为婢使, 绍 实微贱,不可以为人后。”
分類:婢妾使女
《漢語大詞典》:赤脚婢(赤腳婢)
韩愈 《寄卢仝》:“一奴长鬚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后因称婢女为“赤脚婢”。 宋 梅尧臣 《次韵答长文内翰遗石器八十八件》:“唯应赤脚婢,收拾怨常酷。”亦作“ 赤脚婢 ”。 清 陈寅 《驭仆篇》:“半饱当门黄脸童,敝衣行市赤脚婢。”亦省称“ 赤脚 ”。 宋 陆游 《农家》:“苍头供井臼,赤脚解缝纫。”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四:“ 杨诚斋 自秘书监将漕 江 东,年未七十,退休 南溪 之上,老屋一区,仅庇风雨,长鬚、赤脚纔三四人。”
分類:赤脚婢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