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婢女  拼音:bì nǚ
古时家中供使唤的女孩子,即今之女佣。
《國語辭典》:双鬟(雙鬟)  拼音:shuāng huán
旧时女童于头的两侧梳双发髻,因此以双鬟作为女童的代称。唐。白居易续古诗〉一○首之五:「窈窕双鬟女,容德俱如玉。」清。吴梅临江仙。短衣羸马边尘紧〉词:「新词琢就付双鬟。紫箫声里,但看六朝山。」
《國語辭典》:侍女  拼音:shì nǚ
服侍他人及供人使唤的女仆。唐。温庭筠郭处士击瓯歌〉:「宫中近臣抱扇立,侍女低鬟落翠花。」《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那朱十老家有个侍女,叫做兰花,年已二十之外。」也称为「侍儿」。
《國語辭典》:专房(專房)  拼音:zhuān fáng
1.独占宠幸眷爱。《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纪》:「后专房妒忌,帝幸宫人李氏,生皇子保,遂鸩杀李氏。」
2.专门在室内侍奉人的婢妾、仆役。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请下车来。专房,好好伏侍夫人到后堂中插戴去。」
分類:婢女
《國語辭典》:女奴  拼音:nǚ nú
1.女奴隶。古代因犯罪或受牵连而被没入官府为奴工的女子。《周礼。天官。冢宰》:「女酒三十人。」汉。郑玄。注:「女酒,女奴晓酒者。古者从坐,男女没入县官为奴。」
2.婢女。《新唐书。卷二二四。叛臣列传上。李锜》:「苍头女奴,名马工车,惴惴常畏捕取。」《太平广记。卷四九一。非烟传》:「烟数以细过挞其女奴。奴阴衔之,乘间尽以告公业。」
3.猫的别名。唐。张泌〈妆楼记。女奴〉:「猫,一名女奴。」
《國語辭典》:丫头(丫頭)  拼音:yā tou
1.古代女孩头上常梳丫形发髻,因而称女孩为「丫头」。如:「黄毛丫头」。唐。刘禹锡〈寄赠小樊〉诗:「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
2.婢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日前见歙县汪汝鸾家有个丫头,时常到溪边洗东西。」《红楼梦》第四回:「因那日买了一个丫头,不想是拐子拐来卖的。」
3.父母对自己的子女,或长辈对关系非常亲密的女孩的昵称。如:「丫头,爷爷奶奶很想你,有空回来走走。」
《國語辭典》:丫鬟  拼音:yā huan
婢女。《红楼梦》第三回:「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著三个姊妹来了。」也称为「鸦鬟」。
《國語辭典》:使女  拼音:shǐ nǚ
供任差遣的女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其馀家僮使女尽行杀尽,只留得王氏一个。」《儒林外史》第三六回:「祁府送了女儿到署完姻,又赔了一个丫头来。自此,孺人才得有使女听用。」
分類:使女婢女
《國語辭典》:妮子  拼音:ní zi
1.旧时指婢女。《新五代史。卷一七。晋家人传。高祖皇后李氏传》:「吾有梳头妮子,窃一药囊以奔于晋,今皆在否?」
2.女孩。《水浒传》第四五回:「你这贱人!贼妮子!好歹是我结果了你。」
《漢語大詞典》:童妾
婢女;小妾。国语·郑语:“府之童妾,未既齓而遭之,既笄而孕。”史记·周本纪:“ 褒 人有罪,请入童妾所弃女子者於王以赎罪。” 明 方孝孺 《借竹轩记》:“第宅,传舍也;童妾,赘疣也;轩冕,倘来也。”
分類:婢女
《漢語大詞典》:仙妾
指仙宫的婢女。 唐 李贺 《天上谣》:“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採香垂珮缨。”
分類:仙宫婢女
《漢語大詞典》:野方
养娘;婢女。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四二出:“野方久居深院,长守幽闺。若得随夫人到任,多少是好。”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第四五出:“[丑]只教养娘扶出来看便了。[外]野方,你去扶它出来。”
分類:婢女戏文
《漢語大詞典》:獠女
指粗蠢的婢女。 宋 姜夔 《念奴娇·毁舍后作》词:“獠女供花,傖儿行酒,卧看青门辙。一丘吾老,可怜情事空切。”
分類:婢女
《國語辭典》:赠嫁(贈嫁)  拼音:zèng jià
陪嫁。出嫁时,娘家赠送的物品或陪侍。《儒林外史》第一三回:「此时采蘋已嫁人去了,只有双红一个丫头做了赠嫁。」
分類:陪嫁婢女
《國語辭典》:女婢  拼音:nǚ bì
女佣人、女仆人。如:「他的母亲从前曾在大户人家充当女婢。」
分類:女婢婢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