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8
词典
1
分类词汇
27
共27,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显状
聘定
媒证
百年之约
三星约
下书
冥契
定盟
私约
定婚
行茶
约婚
允帖
订婚
啮臂盟
《漢語大詞典》:
显状(顯狀)
指公开确定的婚约。
《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八年
》
:“ 房玄龄 等奏称:‘许嫁 陆氏 ,无显状,大礼既行,不可中止。’ 爽 亦表言初无婚姻之议。”
分類:
公开
确定
婚约
《國語辭典》:
聘定
拼音:
pìn dìng
已经定亲,尚未完成婚礼。《红楼梦》第一五回:「不想金哥已受了原任长安守备的公子的聘定。」
分類:
订婚
婚约
信物
《漢語大詞典》:
媒证(媒證)
亦作“ 媒証 ”。
(1).婚约。
《元典章·户部·婚姻》
:“今照得各处见申,军户召到养老出舍女婿,因而争告,事发到官,於内多无婚书,虽有原立媒証,其间情弊不无,或有身死事故,难以归结,深为未便。”
(2).婚姻介绍人。 元
乔吉
《金钱记》
第三折:“也不须媒证结婚姻,指日佳人就此亲。”
分類:
婚姻
婚约
介绍人
《漢語大詞典》:
百年之约(百年之約)
即婚约。 清
李渔
《蜃中楼·双订》
:“小生不揣,要与小姐订百年之约,不知可肯俯从。”参见“ 婚约 ”。
分類:
婚约
《國語辭典》:
婚约(婚約)
拼音:
hūn yuē
结婚双方为将来共同生活所订的约定。《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讨求朝廷奉写一纸婚约,待敝友们都押了花字,一同做个證见。」
分類:
婚约
男女
双方
婚姻
约定
《漢語大詞典》:
三星约(三星約)
犹言婚约。
《天雨花》
第十回:“今宵就订三星约,三更小姐到园亭。”参见“ 三星在天 ”。
分類:
婚约
《漢語大詞典》:
三星在天
《诗·唐风·绸缪》
:“绸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孔 传:“三星,参也。在天,谓始见东方也。男女待礼而成,若薪芻待人事而后束也。三星在天可以嫁娶矣。” 郑玄 笺:“三星,谓心星也。心有尊卑、夫妇、父子之象,又为二月之合宿,故嫁娶者以为候焉。”后以“三星在天”为男女婚期之典。
《全唐诗》
卷八六二载 嵩岳 诸仙
《嫁女》
诗:“三星在天银河迴,人间曙色东方来。” 明
杨珽
《龙膏记·错媾》
:“护 蓝桥 五云低院,耿银河三星在天。”
分類:
男女
婚期
《國語辭典》:
下书(下書)
拼音:
xià shū
投递书信。《水浒传》第四○回:「昨日下书人已回,妖人宋江教解京师。」《西游记》第二九回:「兄弟,你还不教下书哩!」
分類:
下书
投递
致送
书信
婚约
《國語辭典》:
冥契
拼音:
míng qì
口虽不言,心相契合。《晋书。卷一二三。慕容垂载记》:「自古君臣冥契之重,岂甚此邪?」
分類:
默契
意气相投
内心
阴间
天机
缔结
相投
暗相
天意
至诚
投合
知音
婚约
好友
《国语辞典》:
定盟
拼音:
dìng méng
1.两方缔结盟约。如:「自从两大强国定盟之后,世界和平已有了保障。」
2.男女缔结婚约。《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崔公即求聘兴娘为子妇。防禦欣然相许。崔公以金凤钗一只为聘礼。定盟之后,崔公合家多到达方为官去了。」
分类:
男女
缔结
结盟
结婚
盟约
婚约
《漢語大詞典》:
私约(私約)
(1).私下约定。
《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
:“ 王稽 知 范雎 贤,谓曰:‘先生待我於 三亭 之南。’与私约而去。”
(2).无媒妁而由男女双方私下议订的婚约。
《明律·户律·男女婚姻》
:“若许嫁女已报婚书,及有私约而輒悔者,笞五十。”
分類:
私下
媒妁
下约
约定
男女
双方
下议
婚约
《漢語大詞典》:
定婚
亦作“ 定昏 ”。 订立婚约。 南朝 齐
王俭
《太宰文简褚彦回碑文》
:“ 袁 既延誉於遐邇; 文 亦定昏於皇家,选尚 餘姚公主 ,拜駙马都尉。” 唐
无名氏
《秀师言记》
:“﹝ 李仁钧 ﹞遂定婚 崔氏 。” 冰心
《我的学生》
:“出乎意外的,在暑假中,她和一位 P先生 宣布定婚。”
分類:
定婚
订立
婚约
《漢語大詞典》:
行茶
(1).递送茶水。 唐
白居易
《春尽劝客酒》
诗:“尝酒留闲客,行茶使小娃。” 宋
洪迈
《夷坚甲志·石氏女》
:“京师民 石 氏,开茶肆,令幼女行茶。”
(2).旧指婚约决定后男方送定礼。 明
杨柔胜
《玉环记·提领央媒》
:“下礼行茶都莫提,我自有施为。”
分類:
递送
茶水
婚约
决定
男方
定礼
《漢語大詞典》:
约婚(約婚)
订立婚约。 宋
王曾
《笔录》
:“朕后宫中有诸女,当约婚以示无閒,庶几异日无累公等。” 清
姚鼐
《张贞女传》
:“今律与人约婚而中背者有刑。”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
:“他看得译书好像订婚,自己首先套上约婚戒指了,别人便莫作非分之想。”
分類:
订立
婚约
《漢語大詞典》:
允帖
(1).妥贴,妥当。
《北史·袁翻传》
:“又 北京 制置,未皆允帖,缮修草创,以意良多。”
(2).旧日议婚时女方家长交给男方表示同意结成婚约的帖子。
《天雨花》
第十八回:“但姪女许婚,自应他父亲出与允帖。”
分類:
旧日
妥贴
议婚
妥当
女方
方家
家长
交给
男方
方表
同意
成婚
婚约
帖子
《國語辭典》:
订婚(訂婚)
拼音:
dìng hūn
在结婚仪式前,双方所举办的订定婚约仪式,是民间由来已久的习俗,不具任何的法律效力。也称为「过定」、「文定」。
分類:
订婚
男女
订立
婚约
《國語辭典》:
齧臂盟
拼音:
niè bì méng
咬臂出血以表示坚定的决心或极为诚信的盟约。语本《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馀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齧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后用以指男女私订的婚约。如:「他们虽曾有过齧臂盟,但因战乱而分离,始终无法结成连理。」
分類:
男女
女相
相爱
订立
出血
婚约
诚信
《國語辭典》:
齧臂
拼音:
niè bì
1.咬手臂。《魏书。卷五九。刘昶传》:「虽在公堂,诸王每侮弄之,或戾手齧臂,至于痛伤,笑呼之声,闻于御听。」
2.自咬手臂以示决心的坚定。参见「齧臂盟」条。唐。
骆宾王
上廉使启
:「虽噬指思归,空轸倚闾之望。而齧臂求仕,非图高盖之荣。」
分類:
出血
臂膀
诚信
坚决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