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分2页显示 2 下一页
大威德
大威德法
大威德者
大威德咒
大威德尊
大威德生印
大威德明王
大威德陀罗尼经
大威德迦楼罗王
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
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
大众威德畏
金毗罗童子威德经
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
佛类词典
一切虚空极微尘数出生金刚威德大宝三昧大威德
大威德法
大威德者
大威德咒
大威德尊
大威德生印
大威德明王
大威德陀罗尼经
大威德迦楼罗王
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
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
大众威德畏
金毗罗童子威德经
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
一切虚空极微尘数出生金刚威德大宝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称大日如来所入南方灌顶智大福德门之大宝三昧也。由此而出生宝生如来。见摄真实经上。
(术语)称大日如来所入南方灌顶智大福德门之大宝三昧也。由此而出生宝生如来。见摄真实经上。
大威德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有伏恶之势,谓之大威。有护善之功,谓之大德。明王中之大威德,菩萨中之大威德,迦楼罗王中之大威德,各以其性德而名之。
【佛学常见辞汇】
大威与大德。有伏恶之势曰大威,有护善之功曰大德。
(术语)有伏恶之势,谓之大威。有护善之功,谓之大德。明王中之大威德,菩萨中之大威德,迦楼罗王中之大威德,各以其性德而名之。
【佛学常见辞汇】
大威与大德。有伏恶之势曰大威,有护善之功曰大德。
大威德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大威德明王之修法也。
(修法)大威德明王之修法也。
大威德者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百光遍照真言也。见百光遍照王条。
(术语)谓百光遍照真言也。见百光遍照王条。
大威德咒
【佛学大辞典】
(经名)消灾陀罗尼之别名也。彼陀罗尼之本尊为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
(经名)消灾陀罗尼之别名也。彼陀罗尼之本尊为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
大威德尊
【佛学大辞典】
(明王)大威德明王也。
(明王)大威德明王也。
大威德生印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来大威生印之异称。
(术语)如来大威生印之异称。
大威德明王
【佛学大辞典】
(明王)五大明王之一。配于西方,本地为阿弥陀。三面六臂。乘大白牛。梵名阎曼德迦。别称降阎魔尊,六足尊等。(参见:降焰魔尊)
(明王)五大明王之一。配于西方,本地为阿弥陀。三面六臂。乘大白牛。梵名阎曼德迦。别称降阎魔尊,六足尊等。(参见:降焰魔尊)
降焰魔尊
【佛学大辞典】
(明王)又曰焰漫德迦,又曰六面尊,六足尊,大威德王。圣阎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验念诵法曰:「圣阎曼德迦威怒王。」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仪轨品曰:「阎曼德迦忿怒王。」又曰:「大威德尊。」大日经疏六曰:「降焰摩尊。」秘藏记末曰:「阎摩德迦尊。」仁王经仪轨上曰:「威怒六足金刚。」此尊为阿弥陀如来之教令轮身。其自性轮身为文殊师利菩萨。在五方中为西方。补陀落海会轨曰:「六足尊无量寿佛忿怒,自性轮文殊师利菩萨。」彼尊降伏焰摩,故名降焰摩尊。赞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仪轨品曰:「忿怒暴怖事,能坏嚧那啰。亦断阎摩命,忿猛为常业。」Ya%ma%ntaka。
(明王)又曰焰漫德迦,又曰六面尊,六足尊,大威德王。圣阎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验念诵法曰:「圣阎曼德迦威怒王。」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仪轨品曰:「阎曼德迦忿怒王。」又曰:「大威德尊。」大日经疏六曰:「降焰摩尊。」秘藏记末曰:「阎摩德迦尊。」仁王经仪轨上曰:「威怒六足金刚。」此尊为阿弥陀如来之教令轮身。其自性轮身为文殊师利菩萨。在五方中为西方。补陀落海会轨曰:「六足尊无量寿佛忿怒,自性轮文殊师利菩萨。」彼尊降伏焰摩,故名降焰摩尊。赞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仪轨品曰:「忿怒暴怖事,能坏嚧那啰。亦断阎摩命,忿猛为常业。」Ya%ma%ntaka。
大威德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十卷,隋阇那崛多译。佛为阿难说陀罗尼之法本。一一法中示多种之名,多种之义,亦广说末世恶比丘之事,及说菩萨住于母胎中之楼阁庄严。
(经名)二十卷,隋阇那崛多译。佛为阿难说陀罗尼之法本。一一法中示多种之名,多种之义,亦广说末世恶比丘之事,及说菩萨住于母胎中之楼阁庄严。
大威德迦楼罗王
【佛学大辞典】
(异类)法华经序品所列四迦楼罗王之一。
(异类)法华经序品所列四迦楼罗王之一。
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
【佛学大辞典】
(佛名)消灾陀罗尼之本尊也。略曰金轮佛顶。亦曰炽盛光佛顶。
(佛名)消灾陀罗尼之本尊也。略曰金轮佛顶。亦曰炽盛光佛顶。
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代失译。消灾经二译之一。说金轮佛顶尊之消灾陀罗尼。
(经名)一卷,唐代失译。消灾经二译之一。说金轮佛顶尊之消灾陀罗尼。
大众威德畏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五怖畏)
【三藏法数】
谓初学菩萨,或于王庭执理之处,或于善解法义人前,申宗敌论,唯恐有失,是名大众威德畏。
(术语)(参见:五怖畏)
【三藏法数】
谓初学菩萨,或于王庭执理之处,或于善解法义人前,申宗敌论,唯恐有失,是名大众威德畏。
五怖畏
【佛学大辞典】
(名数)初学之菩萨,有五怖畏:一、不活畏,行布施者,恐己不能过活,而不能尽所有。二、恶名畏,恐已恶名,不能为和光同尘之行。三、死畏,虽发广大之心,然恐死而不能舍身命。四、恶道畏,恐己堕于恶道,而对治不善法。五、大众咸德畏,恐众多之人或威德之人,不能于其前为狮子吼。
【三藏法数】
(出百法论钞并毗婆沙论)
〔一、不活畏〕,谓初学菩萨,虽行布施之行,而不能尽己所有,又恐自己不能过活,是名不活畏。
〔二、恶名畏〕,谓初学菩萨,虽欲与众生同事而摄化之,入诸酒肆等,恒惧讥谤,不得似大菩萨安行自若,是名恶名畏。(同事者,同其所作,即酒肆等事也。若大菩萨證果之后,以同事摄诸众生,逆行顺化,屠坊酒肆,无往不可,所以安行自若也。)
〔三、死畏〕,谓初学菩萨,虽欲运广大心,内外俱施,然有时施以财物,而于身命顾惜,不能自舍,是名死畏。(内外施者,内则身命等,外则财物等也。)
〔四、恶道畏〕,谓初学菩萨,惧生恶道,于不善法分别对治,令其不生,是名恶道畏。
〔五、大众威德畏〕,谓初学菩萨,或于王庭执理之处,或于善解法义人前,申宗敌论,唯恐有失,是名大众威德畏。
(名数)初学之菩萨,有五怖畏:一、不活畏,行布施者,恐己不能过活,而不能尽所有。二、恶名畏,恐已恶名,不能为和光同尘之行。三、死畏,虽发广大之心,然恐死而不能舍身命。四、恶道畏,恐己堕于恶道,而对治不善法。五、大众咸德畏,恐众多之人或威德之人,不能于其前为狮子吼。
【三藏法数】
(出百法论钞并毗婆沙论)
〔一、不活畏〕,谓初学菩萨,虽行布施之行,而不能尽己所有,又恐自己不能过活,是名不活畏。
〔二、恶名畏〕,谓初学菩萨,虽欲与众生同事而摄化之,入诸酒肆等,恒惧讥谤,不得似大菩萨安行自若,是名恶名畏。(同事者,同其所作,即酒肆等事也。若大菩萨證果之后,以同事摄诸众生,逆行顺化,屠坊酒肆,无往不可,所以安行自若也。)
〔三、死畏〕,谓初学菩萨,虽欲运广大心,内外俱施,然有时施以财物,而于身命顾惜,不能自舍,是名死畏。(内外施者,内则身命等,外则财物等也。)
〔四、恶道畏〕,谓初学菩萨,惧生恶道,于不善法分别对治,令其不生,是名恶道畏。
〔五、大众威德畏〕,谓初学菩萨,或于王庭执理之处,或于善解法义人前,申宗敌论,唯恐有失,是名大众威德畏。
金毗罗童子威德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金毗罗童子威德经,一卷,唐不空译。说释迦化现千头千臂金毗罗童子之念诵法。
(经名)佛说金毗罗童子威德经,一卷,唐不空译。说释迦化现千头千臂金毗罗童子之念诵法。
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地天水天等十二天之供养法者。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地天水天等十二天之供养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