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信威
显示威力。信,通“ 伸 ”。《史记·春申君列传》:“今王使 盛桥 守事於 韩 , 盛桥 以其地入 秦 ,是王不用甲,不信威,而得百里之地。王可谓能矣。” 汉 贾谊 新书·解县:“将吏戍者或介胄而睡,而 匈奴 欺侮侵掠,未知息时于焉,望信威广德难。”后汉书·文苑传·杜笃:“信威於征伐,展武乎荒裔。” 李贤 注:“信读曰申。”
《國語辭典》:威胁(威脅)  拼音:wēi xié
以威力胁迫。《晋书。卷九八。王敦传》:「而敦曾无臣子追远之诚,……将以威胁朝廷,倾危宗社。」《聊斋志异。卷二。聂小倩》:「小倩,姓聂氏,十八夭殂,葬寺侧,辄被妖物威胁,历役贱务。」
《國語辭典》:淫威  拼音:yín wēi
1.形容威势之大。《诗经。周颂。有客》:「既有淫威,降福孔夷。」
2.滥用权力,威刑过度。唐。柳宗元〈贞符诗。序〉:「孰称古初朴蒙空侗而无争,厥流以讹,越乃奋敚,斗怒振动,专肆为淫威?」《聊斋志异。卷六。聂政》:「过十馀日,竟无消息,心始安。王自是淫威亦少杀云。」
《國語辭典》:劫略  拼音:jié lüè
1.以威力胁制。《史记。卷九七。郦生陆贾列传。陆贾》:「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略诸侯,遂诛项羽灭之。」
2.抢劫掠夺。《后汉书。卷七一。皇甫嵩朱俊列传。皇甫嵩》:「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三国志。卷八。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公孙度》:「渊遣使南通孙权,往来赂遗。」裴松之注引《魏略》:「逆贼孙权,遭遇乱阶,因其先人劫略州郡,遂成群凶,自擅江表,含垢藏疾。」
《國語辭典》:劫制  拼音:jié zhì
以威力胁制。《新唐书。卷一一五。狄仁杰等传。赞曰》:「武后乘唐中衰,操杀生柄,劫制天下而攘神器。」
《國語辭典》:馀威(餘威)  拼音:yú wēi
剩馀的威力。如:「别看太阳已经下山,馀威仍在。」
分類:未尽威力
《國語辭典》:气性(氣性)  拼音:qì xìng
1.性情、脾气。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只是我那媳妇儿气性最不好惹的,既是他不肯招你儿子,教我怎好招你老人家。」《红楼梦》第三二回:「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
2.禀性、气质。《抱朴子。外篇。清鉴》:「或外候同而用意异,或气性殊而所务合。」汉。王充《论衡。无形》:「人以气为寿,形随气而动,气性不均,则于体不同。」
《漢語大詞典》:决浮云(決浮雲)
截断浮云。常用以形容宝剑之威力。庄子·说剑:“上决浮云,下絶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 唐 李白 《古风》之三:“ 秦皇 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亦省作“ 决云 ”。 唐 卢纶 《难绾刀子歌》:“轻冰薄玉状不分,一尺寒光堪决云。”
《漢語大詞典》:燀威
扬威,显示威力。 宋 王安石 《上集贤相公启》:“ 淮西 入命, 晋公 大宣慰之名; 朔方 燀威, 子仪 开幕府之盛。”
《漢語大詞典》:弓势(弓勢)
(1).似弓之形。 唐 白居易 《秋思》诗:“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2).弓的威力。 金 赵秉文 《庐州城下》诗:“角势寒水动,弓势断鸿惊。”
分類:威力
《漢語大詞典》:寒势(寒勢)
严寒的威力。 唐 司空图 《新岁对写真》诗:“生情暗隔千重恨,寒势常欺一半春。”
分類:严寒威力
《漢語大詞典》:威折
以威力使之折服。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 范蠡 对曰:‘ 唐 虞 卜地, 夏 殷 封国, 古公 营城 周雒 ,威折万里,德致八极,岂直欲破彊敌收邻国乎?’”
分類:威力折服
《國語辭典》:权能(權能)  拼音:quán néng
权利之行使作用,称为「权能」。
《漢語大詞典》:修威
同“脩威”。
施加威力。
分類:施加威力
《漢語大詞典》:脩威
施加威力。 宋 范仲淹 《陈乞邓州状》:“朝廷以彼戎款顺,方用柔怀,不欲脩威,恐成生事。”
分類:施加威力
《国语辞典》:特强(特强)  拼音:tè qiáng
比一般强或好的。多指效果、功能或威力等。如:「这种新上市的纸尿裤吸收力特强,很受消费者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