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威凤(威鳳)  拼音:wēi fèng
1.凤有威仪,故称为「威凤」。《宋书。卷二八。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获威凤。」
2.比喻难得的人才。
分類:瑞鸟威仪
《國語辭典》:容貌  拼音:róng mào
面貌、相貌。《三国演义》第一○回:「吾观此人容貌魁梧,必有勇力。」
《漢語大詞典》:令仪(令儀)
(1).谓整肃威仪。《诗·小雅·湛露》:“其桐其椅,其实离离。岂弟君子,莫不令仪。” 孔颖达 疏:“虽得王之燕礼,饮酒不至於醉。莫不善其威仪,令可观望也。”
(2).指美好的仪容、风范。 唐 司空图 《障车文》:“夫人琁躔濬发,金缕延长,令仪淑德,玉秀兰芳。” 宋 秦观 《蔡氏哀词》:“惟夫人之高谊兮,真一时之女英;既富有此好德兮,又申之以令仪。” 明谢谠《四喜记·冰壶重会》:“玉堂重瞻令仪,百朋锡懽情难拟。”
(3).盛美的典礼。《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周朝飨乐章》:“衣冠济济,鐘磬洋洋,令仪克盛,嘉会有章。”
《漢語大詞典》:汉仪(漢儀)
汉 官威仪。泛指 中国 礼仪制度。 唐 李白 《赠张相镐》诗:“庶同 昆阳 举,再覩 汉 仪新。”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文非文,史非史,譬夫 乌孙 造室,杂以 汉 仪,而刻鵠不成,反类於鶩者也。” 明 高启 《奉天殿进〈元史〉》诗:“书成一代存 殷 鉴,朝列千官备 汉 仪。” 孙中山 《大总统告海陆军士文》:“﹝ 文 ﹞赖国人之力,得返故土,重覩 汉 仪。”参见“ 汉官威仪 ”。
《國語辭典》:汉官威仪(漢官威儀)  拼音:hàn guān wēi yí
本汉代官吏的礼仪制度,泛指正统的礼仪制度。《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
《漢語大詞典》:等威
与一定的身分、地位相应的威仪。左传·文公十五年:“伐鼓于朝,以昭事神,训民事君,示有等威,古之道也。” 杜预 注:“等威,威仪之等差。” 晋 葛洪 抱朴子·仁明:“服牛马以息负步,序等威以镇祸乱。” 宋 叶适 《纪年备遗序》:“凡民人家国之用,制度等威之异,皆为説以处之。”清史稿·圣祖纪一:“帝王致治,在维持风化,辨别等威。”
《漢語大詞典》:象王
(1).象中之王。佛经中常用以比喻佛的进退威仪。法苑珠林卷十五引《胜天王经》:“二十七,进止如象王;二十八,容仪如师子王;二十九,行步如鹅王。”
(2).佛教语。喻佛或菩萨。《涅槃经》卷二三:“是大涅槃,唯大象王能象其底。大象王者,谓诸佛也。” 唐 李峤 《洛州昭觉寺释迦牟尼佛金铜瑞像碑》:“以牺帝龙颜之相,謁象王螺髻之容。”
(3).引申为像佛那样救世的人。 沈曾植 《寄太夷》诗:“物论有齐鯤子小,人间何世象王来。”
《漢語大詞典》:肃括(肅括)
恭敬而有法度。指人的威仪。亦用于治学和书法、文辞等。 汉 扬雄 《法言·修身》:“或问:士何如斯可以禔身?曰:其为中也弘深,其为外也肃括,则可以禔身矣。” 李轨 注:“肃,敬也;括,法也。” 宋 曾巩 《御史中丞制》:“某强毅肃括以禔其身,博学精识通於世用。” 清 钱谦益 《温如先生陈公墓志铭》:“其为学弘深而肃括,经传洽熟,颂礼详明。” 清 王澍 《论书賸语·论古》:“ 有唐 一代书,格律森严,多患方整;至 宋 四家,各以其超逸之姿,破除成法,盖拓向外来,而 晋 唐 谨严肃括之意亡矣。” 金一 《文学上之美术观》:“铭之为物,远古思邃,徵寿於鐘鼎;季近文敷,施藻於山岳。鐘鼎灵长,故弘润而简贵;山岳气壮,乃肃括而华腴。”
《漢語大詞典》:与与(與與)
(1).繁盛貌。《诗·小雅·楚茨》:“我黍与与,我稷翼翼。” 郑玄 笺:“黍与与,稷翼翼,蕃廡貌。” 汉 张衡 《南都赋》:“其原野则有桑漆麻苧,菽麦稷黍。百穀蕃廡,翼翼与与。”
(2).威仪合度貌。论语·乡党:“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邢昺 疏:“与与,威仪中适之貌。既当君在之所,故恭敬使威仪中适,不敢解惰也。” 唐 韩愈 《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襃衣危冠,与与如也。”
(3).犹豫不决貌。老子“与兮若冬涉川” 汉 河上公 注:“举事輒加重慎,与与兮若冬涉川,心犹难之也。”《淮南子·兵略训》:“故善用兵者,见敌之虚,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击其犹犹,陵其与与。”
《漢語大詞典》:无仪(無儀)
没有威仪。《诗·小雅·斯干》:“乃生女子……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詒罹。” 毛 传:“妇人质无威仪也。”一说,没有专善。 郑玄 笺:“仪,善也。妇人无所专於家事,有非,非妇人也;有善,亦非妇人也,惟议酒食尔,无遗父母之忧。” 朱熹 集传:“仪,善……盖女子以顺为正,无非足矣,有善则亦非吉祥可愿之事也。”
分類:威仪
《國語辭典》:六欲  拼音:liù yù
佛家指凡夫的六种情欲。《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九:「六欲者:一者色欲;二形貌欲;三威仪恣态欲;四言语音声欲;五细滑欲;六人相欲。此六欲能生六种著。」
《分类字锦》:端扆
唐太宗 幸武功庆善宫诗 端扆朝四岳,无为任百司。
分类:威仪
《漢語大詞典》:圣仪(聖儀)
帝王的威仪。亦用为天子的代称。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金驾揔駟,圣仪载佇。” 吕向 注:“圣仪,天子也。”《旧唐书·音乐志四》:“送文迎武递参差,一始一终光圣仪。”
分類:帝王威仪
《漢語大詞典》:仪品(儀品)
(1).礼制;品级。汉书·梅福传:“ 叔孙通 遁 秦 归 汉 ,制作仪品。”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若问以﹞朝廷宗庙之大礼,郊祀禘祫之仪品……则怳悸自失,喑呜俛仰,蒙蒙焉,莫莫焉。”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二年:“然 雄 朝无仪品,爵位滥溢。”宋史·职官志二:“ 元祐 三年,復置南、北院使,仪品恩数如旧制。”
(2).威仪与品节。 唐 司空图 《唐宣州观察使王公行状》:“极天人之仪品,不陷於浮;挺文学之宗师,不炫其价。”
《漢語大詞典》:肄仪(肄儀)
古代王者因事举行祭祀,例须预习威仪,谓之“肄仪”。周礼·春官·小宗伯:“凡王之会同、军旅、甸役之祷祠,肄仪为位。”
《漢語大詞典》:帝义(帝義)
指帝王的威仪尊严。 汉 贾谊 新书·匈奴:“﹝ 匈奴 户口三十万﹞未及 汉 千石大县也,而敢岁言侵盗,屡欲亢礼,妨害帝义,甚非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