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1
词典
7
分类词汇
32
佛典
1
其它
1
共41,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3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常德
红线
怙终
平行
共敝
系统
白椎
全贵
有首尾
终已不顾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无平不颇
一股劲儿
一客不烦两家
季子裘敝
《漢語大詞典》:
常德
谓始终不变的品德。
《老子》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復归於婴儿。”案: 马王堆 汉 墓帛书
《老子》
“常德”作“恒德”。 宋
欧阳修
《六一笔记·诲学说》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 宋
叶适
《宋邹乡墓志铭》
:“盖性有乐地,身有常德,质合道,器合仁,不教而自至也。”
分類:
常德
始终
品德
马王
帛书
《國語辭典》:
红线(紅線)
拼音:
hóng xiàn
1.红色的丝线。唐。
白居易
〈
新乐府。红线毯
〉:「拣丝练线红蓝染,染为红线红于蓝。」
2.俗谓男女婚姻关系的发生,是命中注定的,好像冥冥之中有条红线牵系著。
3.唐袁郊传奇小说《红线传》中的人物。为潞州节度使薛嵩家婢女,通经史。
分類:
红线
红色
色丝
男女
丝线
聘礼
贯穿
婚姻
始终
正确
前定
思想
仿佛
暗中
节度使
《国语辞典》:
怙终(怙终)
拼音:
hù zhōng
有过错却始终不知悔改。《书经。舜典》:「眚灾肆赦,怙终贼刑。」
分类:
有过
过错
始终
不知
悔改
《國語辭典》:
平行
拼音:
píng xíng
1.一路上平顺安全。《汉书。卷六一。张骞李广利传。李广利》:「自此而西,平行至宛城,兵到者三万。」
2.地位平等,没有高低从属关系。如:「内政部与外交部是平行机关。」
3.同时进行。如:「平行并作」。
4.数学上指二条线或二个平面距离相等。如:「平行线」、「平行平面」。
分類:
平行
同时
平等
数学
数学名词
时进
等级
相待
等同
平安
前行
平面
隶属
两条
条直
直线
任意
延长
始终
相交
《漢語大詞典》:
共敝
亦作“ 共弊 ”。
《
论语·公冶长
》
:“ 子路 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谓甘愿始终共享车马衣裘等物。后用为同甘共苦的典实。
《
北齐书·唐邕传
》
:“﹝ 显祖 ﹞尝解所服青鼠皮裘赐 邕 ,云:‘朕意在车马衣裘与卿共弊。’” 唐
张籍
《赠殷山人》
:“同袍还共弊,连轡每推先。”
分類:
车马
马衣
甘愿
始终
共享
衣裘
《國語辭典》:
系统(系統)
拼音:
xì tǒng
1.同类事物,按一定秩序相连属,而自成一整体。
2.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有关联的单元,为达成共同任务时所构成的完整体。
分類:
系统
一统
纪纲
血统
生物
始终
成体
体系
一贯
机体
世系
体内
能够
组织
条理
完成
有条不紊
同类
共同
同生
生理
理功
顺序
功能
秩序
多个
器官
组合
合成
整体
《漢語大詞典》:
白椎
亦作“ 白槌 ”。
(1).佛教仪式。办佛事时由长老持白杖以宣示始终。
《
祖庭事苑
》
八:“白槌,世尊律仪,欲辨佛事,必先秉白,为穆众之法也。今宗门白槌,必命知法尊宿以当其任。” 清
黄宗羲
《张仁庵〈古本大学说〉序》
:“ 道闇 寻谢世, 秀初 白椎升座,听讲常数百人,诸方所称 仁菴禪师 是也。”
(2).借指出家。 清
黄宗羲
《清溪先生墓志铭》
:“ 云怡 、 海岸 ,终为纲常人物; 可任 白椎秉拂,一往不返。”
分類:
佛教
出家
仪式
佛事
长老
宣示
始终
《漢語大詞典》:
全贵(全貴)
谓贵显始终不衰。
《
宋书·恩倖传·徐爰
》
:“﹝ 徐爰 ﹞故歷事七朝,白首全贵。”
分類:
贵显
始终
不衰
《國語辭典》:
有首尾
拼音:
yǒu shǒu wěi
1.有开头,有结尾。比喻贯彻到底,始终如一。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卢虽人物不扬,然观其文章有首尾,异日必贵。」
2.有勾结、有私情。《水浒传》第二六回:「原来县吏都是与西门庆有首尾的,官人自不必得说。」《金瓶梅》第一二回:「淫妇果然与小厮有首尾没有?你说饶了淫妇,我就饶了罢!」
分類:
始终
一贯
勾结
条理
《漢語大詞典》:
终已不顾
始终不曾回头。已,终止,到最后。顾,回头。例如:于是
荆轲
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战国策·燕策
》
分類:
始终
不曾
回头
终止
最后
《漢語大詞典》: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無平不陂,無往不復)
谓凡事没有始终平直而不遇险阻的,没有始终往前而不遇反复的。
《
易·泰
》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復。” 孔颖达 疏:“是初始平者,必将有险陂也;初始往者,必将有反復也。无有平而不陂,无有往而不復者。”
《洪秀全演义》
第十回:“弟已为足下起得一课,乃
《泰》
之三爻:‘无平不陂,无往不復。’足下尽可无事。”
分類:
凡事
始终
平直
不遇
遇险
险阻
《漢語大詞典》:
无平不颇(無平不頗)
谓凡事没有始终平直而不遇险阻的。
《
儿女英雄传
》
第三一回:“这大约总由於这一向因我家事机过顺,自我起不免有些不大经意,或者享用过度,否则存心自满,才有无平不颇的这番警戒。”参见“ 无平不陂,无往不復 ”。
分類:
凡事
始终
平直
不遇
遇险
险阻
《国语辞典》:
一股劲儿(一股劲儿)
拼音:
yī gǔ jìn ér
为做某事投注全部的精力,始终不懈怠。如:「他一股劲儿埋首工作,终获上司的赏识。」
分类:
精力
始终
不懈
懈怠
《漢語大詞典》:
一客不烦两家(一客不煩兩家)
谓一人全部承担或始终成全其事,不必另托他人。
《
续传灯录·堂远禅师
》
:“一鹤不栖双木,一客不烦两家。”后多作“一客不烦二主”。
分類:
一人
承担
始终
成全
不必
他人
《国语辞典》:
季子裘敝
拼音:
jì zǐ qiú bì
战国时人苏秦曾十次上书秦王,却始终不受重用,后来百斤黄金用尽,黑色貂裘也都穿破了,最后只好离秦而归。见《战国策。秦策一》。后用以比喻功名未遂且穷途潦倒。
分类:
苏秦
上书
始终
不受
受重
重用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