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妮子  拼音:ní zi
1.旧时指婢女。《新五代史。卷一七。晋家人传。高祖皇后李氏传》:「吾有梳头妮子,窃一药囊以奔于晋,今皆在否?」
2.女孩。《水浒传》第四五回:「你这贱人!贼妮子!好歹是我结果了你。」
《漢語大詞典》:闺妮(閨妮)
方言。指女儿。《中国歌谣资料·山西平定民歌·十人看见十人伤》:“十人看见十人伤,炸死女人田埂上,两岁孩子叨着奶,五岁闺妮哭亲娘。”
分類:方言女儿
《漢語大詞典》:亲妮(親妮)
亲热昵爱。 明 文徵明 《敕封承德郎工部都水司主事陈君墓表》:“事兄 冠 尤极恭顺, 冠 亦诚篤亲妮,事必资君。” 峻青 《小侦察员》:“同志们亲妮地抚摸着他的头。”参见“ 亲暱 ”。
分類:亲热昵爱
《國語辭典》:亲昵(親昵)  拼音:qīn nì
1.亲密、亲热。也作「亲昵」。
2.十分亲近的人《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我一二亲昵甥舅,不遑启处。」也作「亲昵」。
《國語辭典》:亲昵(親暱)  拼音:qīn nì
1.亲密、亲热。《左传。闵公元年》:「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国语。楚语下》:「合其嘉好,结其亲昵。」也作「亲昵」。
2.十分亲近的人。《左传。襄公十四年》:「士有朋友庶人工商皂隶牧圉,皆有亲昵,以相辅佐也。」也作「亲昵」。
《漢語大詞典》:姻妮
见“ 姻昵 ”。
《漢語大詞典》:姻昵
亦作“ 姻妮 ”。 近的姻亲。 晋 庾亮 《让中书令表》:“今之尽败,更由姻昵。”宋书·天文志三:“是时 琅邪王 辅政,王妃从兄 国宝 以姻昵受宠。” 唐 欧阳詹 《送蔡沼孝廉及第后归闽觐省序》:“人则姻昵,家惟里閭。”明史·熊文灿传:“初, 文灿 徙 蘄水 ,与邑人 姚明恭 为姻妮。”
分類:姻亲
《漢語大詞典》:我妮
见“ 我伲 ”。
《漢語大詞典》:我伲
亦作“ 我妮 ”。 方言。我们。《革命民歌集·天不怕地不怕》:“老虎凳,绞刑架,我伲咬紧钢牙。” 柯岩 《奇异的书简·东方的明珠(二)》:“我天天看我家的猫,呵,它的神态变化可多啦!为啥我妮绣出来的格呆板?”
分類:我们
《漢語大詞典》:狎妮
亲近。 宋 苏洵 《上韩枢密书》:“ 狄公 在枢府,号为宽厚爱人,狎妮士卒,得其欢心。” 明 文徵明 《太傅王文恪公传》:“不宜狎妮羣小,游燕无度。”
分類:亲近
《國語辭典》:小妮子  拼音:xiǎo ní zi
1.称年轻女子。《醒世恒言。卷一二。佛印师四调琴娘》:「趁他今日有调戏琴娘之意,若得他与这小妮子上得手时,便是出家不了。」《儒林外史》第五一回:「夜静了,你这小妮子船上没有人,你也不怕么?」
2.婢女。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楔子》:「又有个小妮子,是自幼伏侍孩儿的,唤做红娘。」
《国语辞典》:安妮的日记(安妮的日记)  拼音:ān ní de rì jì
书名。荷兰籍犹太人安妮。佛兰克的日记。叙述德军占领阿姆斯特丹时,她与家人躲藏的艰辛生活。透过其少女心境,呈现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
《國語辭典》:婢妮  拼音:bì ní
即女婢。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都市钱陌》:「金银七十四,珠珍、雇婢妮、买虫蚁六十八,文字五十六陌,行市各有长短使用。」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九。顾觅人力》:「府宅官员、豪富人家,欲买宠妾、歌童、舞女、厨娘、针线供过、粗细婢妮。」
分類:婢女
《漢語大詞典》:妮婢
婢女。《宣和遗事》后集:“帝观翫,忽有一妮婢,衣褐衣,口称 韦夫人 遣来,手持一合子。”
分類:婢女
《漢語大詞典》:梳头妮子(梳頭妮子)
旧时指使女。新五代史·晋高祖皇后李氏传:“吾有梳头妮子,窃一药囊以奔于 晋 ,今皆在否?”
分類:指使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