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47,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妇家
主妇
幼妇词
三妇艳
世妇
哲妇
莱妇
妇寺
野妇
馌妇
去妇
闺妇
幼妇辞
二妇
贫妇
《國語辭典》:妇家(婦家)  拼音:fù jiā
夫称妻之家或翁姑称媳妇之家。《后汉书。卷八五。东夷列传。高句骊》:「其婚姻皆就妇家,生子长大,然后将还,便稍营送终之具。」
《國語辭典》:主妇(主婦)  拼音:zhǔ fù
1.正室、正妻。《礼记。曾子问》:「非宗子,虽无主妇可也。」《战国策。魏策一》:「今臣之事王,若老臣之事其主妇者。」
2.一家的女主人。如:「家庭主妇」。唐。韩愈示儿〉诗:「主妇治北堂,膳服适戚疏。」
《漢語大詞典》:幼妇词(幼婦詞)
见“ 幼妇辞 ”。
《漢語大詞典》:幼妇辞(幼婦辭)
亦作“ 幼妇词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 魏武 尝过 曹娥 碑下, 杨修 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齏臼’八字…… 修 曰:黄绢,色丝也,於字为絶;幼妇,少女也,於字为妙;外孙,女子也,於字为好;齏臼,受辛也,於字为辞。所谓絶妙好辞也。”后泛指极好的诗文。 明 王世贞 《项子出新编索序余病未能讽咏来美聊成短述》诗:“浮名人自惜,孤调晚堪疑。欲定《三都》价,难评幼妇辞。” 清 黄遵宪 《己亥续怀人诗》:“平生著述老经师,絶妙文章幼妇词。”
分類:极好诗文
《漢語大詞典》:三妇艳(三婦豔)
乐府相和歌辞篇名。古诗《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的后段,都有大妇、中妇、小妇等辞。《三妇艳》即专取此古诗的后六句为式。亦省作“ 三妇 ”。 唐 骆宾王 《和孙长史秋日卧病》:“调絃《三妇》至,置驛五侯来。” 丁以布 《题三子游草》诗:“还应乐府歌《三妇》,六逸高风未渺漫。”
《國語辭典》:世妇(世婦)  拼音:shì fù
宫中的女官。《礼记。曲礼下》:「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周礼。春官。世妇》:「世妇掌女宫之宿戒,及祭祀,比其具。」
《國語辭典》:哲妇(哲婦)  拼音:zhé fù
1.多谋深虑的妇人。《诗经。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2.贤德的妇人。《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序》:「贤妃助国君之政,哲妇隆家人之道。」
《漢語大詞典》:莱妇(萊婦)
即莱妻。文选·任昉〈刘先生夫人墓志〉:“既称 莱 妇,亦曰 鸿 妻。” 张铣 注:“ 老莱子 妇, 梁鸿 妻,并古之贤妇人也。” 晋 陶潜 《与子俨等疏》:“但恨邻靡二 仲 ,室无 莱 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参见“ 莱妻 ”。
《國語辭典》:莱妻(萊妻)  拼音:lái qī
老莱子的妻子。曾劝阻其夫接受楚王官爵。见汉。刘向《古列女传。卷二。贤明传。楚老莱妻》。北周。庾信和裴仪同秋日〉诗:「蒙吏观秋水,莱妻纺落毛。」也称为「莱妇」。
分類:老莱子
《國語辭典》:妇寺(婦寺)  拼音:fù sì
1.宫中的妇女近侍。《诗经。大雅。瞻卬》:「匪教匪诲,时维妇寺。」
2.妇人与宦官。《金史。卷一三一。宦者传。序》:「古之宦者皆出生于刑人,刑馀不可列于士庶,故掌官寺之事,谓之『妇寺』焉。」
《漢語大詞典》:野妇(野婦)
村野妇女。 明 何景明 《古松行》:“傍枝出地子成树,野妇山樵摧作薪。”
分類:村野妇女
《漢語大詞典》:馌妇(饁婦)
往田野送饭的妇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耘苗之候,饁妇众矣。” 清 贝青乔 《哀甬东》诗:“耕男饁妇猛一省,髑髏饮寃死犹警。”
《漢語大詞典》:去妇(去婦)
旧时被丈夫休弃的妇女。汉书·王吉传:“东家有树, 王杨 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復还。” 唐 王建 《路中上田尚书》诗:“去妇何辞见六亲,手中刀尺不如人。”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十:“ 务观 一日至园中,去妇闻之,遣遗黄封酒、果饌,通慇懃。”
《漢語大詞典》:闺妇(閨婦)
妇女。
分類:妇女
《漢語大詞典》:幼妇辞(幼婦辭)
亦作“ 幼妇词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 魏武 尝过 曹娥 碑下, 杨修 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齏臼’八字…… 修 曰:黄绢,色丝也,於字为絶;幼妇,少女也,於字为妙;外孙,女子也,於字为好;齏臼,受辛也,於字为辞。所谓絶妙好辞也。”后泛指极好的诗文。 明 王世贞 《项子出新编索序余病未能讽咏来美聊成短述》诗:“浮名人自惜,孤调晚堪疑。欲定《三都》价,难评幼妇辞。” 清 黄遵宪 《己亥续怀人诗》:“平生著述老经师,絶妙文章幼妇词。”
分類:极好诗文
《骈字类编》:二妇(二妇)
北史彭城太妃传:神武迎蠕蠕公主还,尔朱氏迎于木井北,与蠕蠕公主前后别行,不相见。公主引角弓仰射翔䲭,应弦而落。妃引长弓斜射飞鸟,亦一发而中。神武喜曰:我此二妇,并堪击贼。
《漢語大詞典》:贫妇(貧婦)
贫穷的妇人。《晋书·夏侯湛传》:“吝江河之流,不以濯舟船之畔;惜东壁之光,不以寓贫妇之目。” 明 吴宽 《重建延绿亭记》:“而弱夫贫妇,又岂无不胜其沮洳而相对以怨咨者乎?” 清 唐甄 《景州兴福寺立秋》诗:“独有空闺贫妇嘆,倚栏日望远人还。”
分類:贫穷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