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56,分231页显示  上一页  163  164  165  166  167  169  170  171  172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何如瑛
那提三藏(别称 布如乌伐邪 )
僧如海( 周 )
释本如
唐温如( 温如 )
僧万回( 万回、法云公、如意通 国公 别称 小万回 )
释如净
刘如璿
杨相如
李如璧
释守如
释如一
沈如筠
僧乘如( 萧 )
桑如圭
何如瑛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康州新兴人。少失怙,好读兵书,善骑射。从江右观察使李勉为折冲都尉,迁左威将军,充桂州防遏使。卢慎微代勉节度岭南,言其入广州时,多匿货宝,遂杀之。搜查其家,得珠琲,乃其父寓合浦时所遗。观察使徐浩为之讼冤,代宗下诏厚恤其家。
那提三藏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中印度人,梵名布如乌伐邪,略为那提,唐曰福生。少出家,名师开悟。高宗永徽六年至京师,住慈恩寺,协助译佛经。显庆元年,帝有疾,以其识异药,令往昆仑诸国采集。既至,南海诸国王归敬之,为别立寺,弘宣佛法。龙朔三年还长安。未几,南海真腊国王复请其往,遂不返。译有《大乘集义论》。
续高僧传·卷第四 译经篇四
那提三藏。唐曰福生。具依梵言。则云布如乌代邪。以言烦多故。此但讹略而云那提也。本中印度人。少出家。名师开悟。志气雄远弘道为怀。历游诸国务在开物。而善达声明通诸诂训。大夏召为文士。拟此土兰台著作者。性汎爱好奇。尚闻有涉悟。不惮远夷。曾往执师子国。又东南上楞伽山。南海诸国随缘达化。善解书语。至即敷演。度人立寺。所在扬扇。承脂那东国盛转大乘佛法崇盛赡洲称最。乃搜集大小乘经律论五百馀夹合一千五百馀部。以永徽六年创达京师。有敕令于慈恩安置所司供给。时玄奘法师。当途翻译声华腾蔚。无有克彰。掩抑萧条。般若是难。既不蒙引返充给使。显庆元年敕往昆崙诸国采取异药。既至南海。诸王归敬为别立寺度人授法。弘化之广又倍于前。以昔被敕往理须返命。慈恩梵本拟重寻研。龙朔三年还返旧寺。所赍诸经。并为奘将北出。意欲翻度。莫有依凭。惟译八曼荼罗礼佛法阿吒那智等三经。要约精最可常行学。其年南海真腊国。为那提素所化者。奉敬无己。思见其人。合国宗师假涂远请。乃云。国有好药唯提识之。请自采取。下敕听往。返亦未由。余自博访大夏行人云。那提三藏。乃龙树之门人也。所解无相与奘颇返。西梵僧云。大师隐后。斯人第一深解实相善达方便。小乘五部毗尼外道四韦陀论。莫不洞达源底通明言义。词出珠联理畅霞举。所著大乘集义论。可有四十馀卷。将事译之。被遣遂阙。夫以抱麟之叹。代有斯踪。知人难哉。千龄罕遇。那提挟道远至。投俾北冥既无所待。乃三被毒载充南役。崎岖数万频历瘴气。委命斯在。呜呼惜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俗姓周。始为僧,其父夺其志,使仕,至成都主簿。天宝之乱,复为僧。尝居京师西明寺,又居岣嵝山,终居龙安寺。柳宗元有《龙安海禅师碑》。

人物简介

东国僧尼录·名僧
本如禅师。南岳让禅师法嗣。
唐温如 朝代: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全唐诗》收《题龙阳县青草湖》诗一首,列为世次爵里无考作者。今人据元赖良《大雅集》、清钱谦益《列朝诗集》甲前集考證,唐温如,名珙,字温如,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元末明初间诗人。见《中山大学学报》1987年第一期。《全唐诗》误收作唐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虢州阌乡人,俗姓张。据说其兄久戍辽阳,母忧甚,万回朝往视之,暮持兄书归,因号万回。高宗时得度,武则天时诏入内道场,号法云公。安乐公主将谋逆,回遇之唾曰:“腥不可近!”不久安乐果诛。玄宗在藩,曾私谒万回,回预言玄宗将为五十年太平天子。卒,赐号国公,图形集贤院。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32—712 唐初僧人。俗姓张,虢州阌乡(今河南灵宝西)人。有异术,言则成谶,多有应验。高宗与武后年间,常应诏入内道场,赐号法云公。睿宗景云二年十二月八日(712年1月20日)卒于长安,赠虢国公。《宋高僧传》卷一八、《景德传灯录》卷二七有传。《祖庭事苑》卷六存万回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虢州阌乡张氏子。幼年气貌昏浊。涎沫涕洟满面。踉蹡狂走。或笑或哭。无常时。邻里群童皆以其不慧而侮辱之。父母以为憾。而回则安之。未尝恤。年十岁。其兄久戍辽阳。绝音好。家为设斋祈福。回忽谓其母曰。兄起居状。极易知耳。母奚庸忧。斋馀竟裹饼饵出门去。然莫知其所往也。晚归出其兄书袖中。问所从得不对。及辽阳役罢。兄言回是日至。𢹂饼饵共啖。且急索书告反。终亦不能察其何自也。夫辽虢相去万里。其往反不啻过东西舍。此岂非神通力欤。万回之名。由是始著。而朝野闻之。皆敬异。高宗之季。则天屡召入内。赐锦袍玉带。两宫女左右侍。及绍周历。诏赐号法云公。当是时。大开告密之门。酷吏罗织。群臣之位望高者。靡或脱。博陵崔玄炜之母卢氏。命玄炜邀回问祸福。母泣拜。以金匕箸施。回遽下阶掷匕箸堂屋上。掉臂去。其家意以为不祥。他日使人梯屋取匕箸。因得谶纬书匕箸下。趣焚之。俄而有司果遣胥卒。入其家大索谶纬。尽发瓦无所见乃已。盖酷史投此而欲诬之以罪也。神龙二年。诏薙落。特为开坛受具戒。时韦庶人与朝政。回每谩骂曰。奈何反悖。会将斫尔头去。金城公主。出降吐蕃。驾送至始平崔日。用武平一。宋之问。沈佺期。岑义。薛稷。皆从回以迎驾。立道左。诸公愿求一言。回抚佺期曰。汝真才子。谓平一曰。汝宜名佛童无忧也。目羲稷有不喜之色。上间问回。僧伽何如人。曰观音化身也。睿宗居潜邸。或出游。回则先唱于所至之地曰。天子来也。临淄王尝阶张炜等。谒回。回亟呼杖。遂出炜等。手拽王入。反扃之。而抚王背曰。五十年天子。后即不知也。炜等窃于门外闻之。由是倾戴益谨。道遇大平安乐二公主车骑。辄趋避。连咄曰。血腥血腥。太平请为造宅怀远坊中。独处之自若。景龙二年。示疾。忽大呼求饮乡里水。侍者念。道远不易得。恲𢥏计无所出。回指堂前地曰。此即是矣。于是凿之汲水进。饮尽一器以卒。讣闻。上震悼。诏赠司徒虢国公。图形集贤院。先是贞观间。三藏玄奘法师。游天竺石藏寺。偶阅一房。见胡床锡杖而已。从问其人。居此者今何在。曰在震旦之阌乡。法师归而访之信。法师之将访也。回宿戒其家扫洒。且诱治蔬饭曰。明日有胜客至。法师至。则与语天竺山川之详。回之所举。虽法师。有所未遍历者。事备别传。
宋高僧传·卷第十八 感通篇第六之一
释万回。俗姓张氏。虢州阌乡人也。年尚弱龄白痴不语。父母哀其浊气。为邻里儿童所侮。终无相竞之态。然口自呼万回。因尔字焉且不言寒暑。见贫贱不加其慢富贵不足其恭。东西狂走终日不息。或笑或哭略无定容。口角恒滴涎沫。人皆异之。不好华侈尤少言语。言必谶记事过乃知。年始十岁兄戍辽阳。一云安西久无消息。母忧之甚。乃为设斋祈福。回倏白母曰。兄安极易知耳。奚用忧为。因裹斋馀出门径去。际晚而归。执其兄书云。平善。问其所由默而无对。去来万里。后时兄归云。此日与回言适从家来。因授饼饵其啖而返。举家惊喜。自尔人皆改观。声闻朝延。中宗孝和皇帝。诏见崇重。神龙二年敕别度。回一人而已。自高宗末天后时。常诏入内道场。赐绵绣衣裳。宫人供事。先为儿时。于阌乡兴国寺累瓦石为佛塔入内之后其塔遂放光明。因建大阁而覆之。然其施作皆不可辄量。出言则必有其故。敕赐号为法云公。外人莫可得见。先是天后朝任酷吏行罗织事。官稍高隆者日别妻子。博陵崔玄炜位望俱极。其母庐氏贤而忧之曰。汝可一日迎万回。此僧宝志之流。以可观其举止知其祸福也。乃召到家。母垂泣作礼兼施中金匕箸一双。回忽下阶掷其匕箸向堂屋上。掉臂而去。一家谓为不祥。经数日令升屋取之。匕箸下得书一卷。观之乃谶纬书也。遽令焚之。数日有司忽来其家大索图谶。不获得雪。时酷吏多令盗投蛊道物。及伪造秘谶用以诬人。还令诬告得实屠戮。籍没其家者多。崔氏非圣人掷匕箸何由知其伪图谶也。中宗末尝骂韦后为反悖逆。斫尔头去寻而诛死太平公主为造宅于怀远坊中与主宅前后尔。又孝和亲送金城公主出降吐蕃幸始平回出迎驾。时崔日用武平一宋之问沈佺期岑羲薛稷。皆肃揖郑重。问讯诸公曰。各欲求圣人一言以定吉凶。摭沈背曰。汝真才子。沈不胜其喜。曰圣人与我受记。诸子不可更争。又谓武曰。与汝作名佛童。当无忧也。目羲稷有不善之色。岑以马避之。目稷云。此多是野狐。其言何足惧也。乃顾云。汝亦不免及羲稷之诛。人益贵重。同时有僧伽化迹不恒。中宗问回曰。此何人也。回曰。观音之化身也。贞观中三藏奘师西归云。天竺有石藏寺。奘入时见一空房。有胡床锡杖而已。因问此房大德咸曰。此僧缘阙法事罚在东方国名震旦。地号阌乡。于兹万回矣。奘归求见回。便设礼问西域。宛如目瞩。奘将访其家。回谓母曰。有客至请备蔬食俄而奘至神异之迹多此类也。正谏大夫明崇俨者。道术之士。谓人曰。万回神僧也。玄宗潜龙时。与门人张炜等同谒。回见帝甚至亵黩。将漆杖呼且逐之。同往者皆被驱出。曳帝入反扃其户。悉如常人更无他重。摭背曰。五十年天子自爱。已后即不知也。张公等门外历历闻其言。故倾心翼戴焉。五十年后盖指禄山之祸也。睿宗在邸时。或游行人间。回于聚落街衢中高声曰。天子来。或曰圣人来。其处信宿閒。帝必经过徘徊也。惠庄太子乃睿宗第二子也。天后曾抱示回曰。此儿是西域大树精养之。宜兄弟也。安乐公主玄宗之季妹。附会韦后。热可炙手。道路惧焉。回望车骑连唾之曰。腥腥不可近也。不旋踵而祸灭。及之帝愈知回非常人也。出二官人日夕侍奉之。特敕于集贤院图形焉。暨回垂卒。而大呼遣求本乡河水。门人徒侣求觅无所。回曰。堂前即是河水。何不取耶。众于阶下掘井。河水涌出。饮毕而终。回宅坊中井皆咸苦。唯此井甘美。后有假托或称小万回。以惑市里多至诛死焉。至于终后右常侍徐彦伯为碑。立阌乡玉涧西路矣。 系曰。日行万里非人必矣。为鬼神邪。为仙术邪。通曰。观行知人。回无邪行。非鬼神也。无故作意。非仙术也。此得通耳。故智度论中此通有四。一身能飞行如鸟无碍。二移远令近不往而到。三彼没此出。四一念能至。或曰。四中回具何等。通曰。俱有哉。故号如意通矣。瑜伽论神境同也。云或罗汉有大堪能现三神变焉。
神僧传·卷第七
万回师。阌乡人也。俗姓张氏。初母祈于观音像因妊回。回生而愚。八九岁方言语。父母亦以豚犬畜之。及长父令耕田。回耕直去不顾。口惟连称平等。因耕一陇长数十里。遇沟坑见阻乃止。其父怒而击之。回曰。总耕何分彼此。乃止击而罢耕。回兄戌役于安西。音问隔绝父母谓其亡矣。日夕涕泣忧思不止。回顾父母感念之甚。忽跪而言曰。涕泣岂非忧兄耶。父母且信且疑。曰然。回曰。详思我兄所要者衣装糗粮之属请悉备焉。某将往视之。忽一日朝赍所备而往。夕返其家。告父母曰。兄善矣。发书视之乃兄迹也。一家异之。弘农抵安西。盖万馀里。以其万里而回故。号曰万回。先是玄奘向佛国取经。见佛龛题曰。菩萨万回。谪向阌乡地教化。奘驰驿至阌乡。问此有万回无。令呼之。万回至奘礼之。施三衣瓶钵而去。后则天追入内语事多验。时张易之大起第宅。万回尝指曰。将作。人莫之悟。及易之伏诛以其宅为将作监。尝谓韦庶人及安乐公主曰。三郎斫汝头。韦庶人以中宗第三。恐帝生变遂鸩之。不悟为玄宗所诛也。天后朝任酷吏行罗织事。官稍高隆者日别妻子。时崔日用武平一宋之问沈佺期岑羲薛稷。见回皆肃揖郑重问讯。诸公曰。各欲圣人一言以定吉凶。抚沈背曰。汝真才子。沈不胜其喜。曰圣人与我受记。诸弟子不可更争。又谓武曰。与汝作名佛童。当无忧也。目羲稷有不善之色。岑以马避之。目稷云。此是野狐。其言何足惧也。乃顾云。汝亦不免及羲稷之诛。人益贵重。玄宗潜龙时与门人张炜等同谒。回见帝甚至亵渎。将漆杖呼且逐之。同往皆被驱出。曳帝入反扃其户。抚帝背曰。五十年太平天子自爱。已后即不知也。张公等门外历历闻其言。故倾心翼戴焉。五十年后盖指禄山之祸也。及睿宗在藩邸时。或游行人间。万回于聚落街中高声曰。天子来。或曰。圣人来。其处信宿间。睿宗必经过徘徊也。惠庄太子。即睿宗第二子也。初则天以示万回。回曰。此儿是西域大树精养之。宜兄弟。后生申王。仪形瑰伟善于饮啖。景龙中时时出入。士庶贵贱竞来礼拜。万回披锦袍。或笑骂或击鼓。然后随事为验。太平公主为造宅于己宅之右。景云中卒于此宅。临终大呼遣求本乡河水。弟子徒侣觅无。万回曰。堂前是河水。便于阶下掘井忽然河水涌出。饮竟而终。此坊井水至今甘美。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姓氏乡里。未暇详考。先是京师行智首律师四分律疏。至魏郡法砺律师。著疏别行。似亦微有枘凿矣。隋唐之际。道宣律师。本首大疏。著删补钞三卷。贞观以来。江淮闽蜀多传唱之。后怀素者。奘三藏弟子也。咸亨中。别述开四分律记。学者趋向焉。号其书曰新疏。以宣公之书。为旧疏故也。于是新旧二疏。互相长短。大历十三年。诏集两街临坛大德定夺。时推净为宗主。建中二年。奏二疏并行。盖以相国元载。笃重素公。而净不得已。而从之也。载且俾净为新疏作传。
宋高僧传·卷第十五 明律篇第四之二
释如净。不详何许人也。甫参法位。当纳戒津明练毗尼砥砺名节。时恒讲勖徒侣云屯。辞笔偕长博达儒典。先是关中行智首律师四分律疏。魏郡法砺律师著疏别行。尔时关辅河北各竞宗派。微似参辰。隋末唐初道宣律师。以首大疏为本。造删补律钞三卷。稍为会要。行事逗机。贞观已来三辅江淮岷蜀多传唱之。次装三藏弟子怀素者。先习钞宗。后委弃宣砺之学。于咸亨年中别述开四分律记。后号新章欤。至代宗大历中新章旧疏互相长短。十三年敕。集三宗律匠。重定二家隆杀。时净推为宗主。语在圆照传。至建中二年奏二疏并行净之力也。盖以国相元公载笃重素公崇其律教。乃命净为新疏主作传焉。
刘如璿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秦州上邽人。解褐唐昌尉,迁乾封尉。历侍御史、吏部员外郎、夏官郎中。武则天时,左授都城令,转南郑令。迁司仆、司农二少卿。万岁通天元年,官秋官侍郎,受诏议毁《老子化胡经》事。樊氏子因父为来俊臣诬以谋反诛,自刳腹死,如璿见之泪下,俊臣奏其党恶,当绞。则天宥其死,流瀼州。征还,复秋官侍郎,辞疾,授兖州都督。好著述,有文集。
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五
如璿。武后朝太中大夫秋官侍郎。为来俊臣所诬。流汉州。
杨相如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南昌人。中宗神龙初进士。补当涂尉,屡上书言事,改历晋陵、陆浑。又上《君臣政要》。拜左拾遗,上书言宇文融搜刮逃亡户为不便。玄宗开元末复上书,语益切直,出为怀州别驾。
全唐文·卷三百三
相如。洪州南昌人。神龙初进士。补当涂尉。徙晋陵陆浑。召拜右拾遗。开元末出为怀州别驾。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武阳(今河北大名北)人。睿宗时为监察御史,时崔日知犯赃,曾弹劾之。玄宗开元中任京兆司录,时京兆人权梁山称帝反,理当连坐,幸为宋璟所释免。事迹散见新、旧《唐书·崔日用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上》、颜真卿《有唐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右丞相上柱国赠太尉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铭》。《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闽人。住同爱寺。善劝诱闽中士民慕悦之。纾急解难。若己饥渴。精舍庵庐所至有成就。开元十年议于其寺。开浴室以便大众。然地势视他处隆亢。泉出其下。且远不易致。虽枯槔瓶绠无用也。既而卑远之源一夕顿涸。忽清泉迸出。去浴室二十馀步。而近。识者以为如诚德所感云。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开元末。尝典福州钟山。床座俄有僧。疥癞被体。衣服破垢。而脓血虱虮狼藉。见者去之。他僧之与居者。皆相戒不肯亵近。一独抚视加厚。时为浣濯扪拭。又求善药使传治。满夏遂辞去。一问所归地。曰大乘寺东之庵也。一曰。我习知此地。然无所谓庵者。曰公不我信。则他日宜一来。后一果往。则其僧已迎笑户外。楼阁殿堂壮丽。留信宿。其僧送出山。既挥手别。稍回顾。则但丹崖翠壁。老树奇石而已。
宋高僧传·卷第十九 感通篇第六之二
释如一。不知何许人也。开元末为僧典床座。俄有僧遍身疮疥。衣服褴缕巡绕寺中。僧众睹之无不厌恶。唯一见而𢡞焉。延入常住别堂。安置度夏。夏末辞去。一问去何所。答曰。归庵中。又问。庵在何也。只在大乘寺东。一曰。某日前方自彼来勿见庵处。曰不信但来相访。某两日后专来。一遂往。果见前僧在岩口相候。因携手入一精舍。楼阁森耸殿堂交错。且非人间景物。三日遣一公下山。回首见悉是岩石方知圣寺耳。一由是倍力修进愿预圣流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句容人。官横阳主簿。有诗名,与孙处玄等十八人相唱和,其诗汇编成《丹阳集》。有《异物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句容(今属江苏)人,约玄宗时在世。官至横阳县主簿。善诗能文,与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友善,有诗寄酬。殷璠汇次其与包融、丁仙芝、蔡希周、孙处玄等18人诗为《丹阳集》。事迹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一五、《嘉泰吴兴志》卷一六。著有传奇,《新唐书·艺文志三》著录其《异物志》3卷、《古异记》1卷,均已佚。《全唐诗》存诗4首及断句2联。
唐诗汇评
沈如筠,生卒年不详,润州句容(今属江苏)人。早岁即以诗驰名,为吏部侍郎卢藏用所赏,又与道士司马承祯友善,然白首方得一尉。约开元末,官横阳主簿,有《正声集》,诗三百首,已佚。殷瑶集如筠及包融、储光羲等润州籍诗人十八人诗,编为《丹阳集》,亦佚。《全唐诗》存诗四首,残句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9 【介绍】: 唐僧。俗姓萧。精研律典,颇善讲宣。代宗大历间,入译场,从不空译经。敕为临坛大德。初住西明寺,自代宗永泰后为长安大安国寺上座僧。有集。
全唐文·卷九百十六
乘如。大历中河南登封县安国寺沙门。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六 护教科(二)
未详其氏族乡里。精研律部。尤能力行不怠。代宗朝。与翻译。兼应奉两街临坛度人之任。当是时。凡僧寺皆隶有司。故五众身亡。衣资什具。悉入官库。正同籍没。殊非律指。于是如上言。乞加釐革。大历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诏今后亡僧物。随以入僧。仍斑告中书省牒天下遵行者。积弊顿除。如之力于教门多矣。终于西明安国二寺上座。平生盛著述。圆照编集为三卷。行世。
宋高僧传·卷第十五 明律篇第四之二
释乘如。未详氏族。精研律部颇善讲宣。绳准缁徒罔不循则。代宗朝翻经如预其任。应左右街临坛度人弟子千数。先是五众身亡衣资什具悉入官库。然历累朝曷由釐革。如乃援引诸律。出家比丘生随得利死利归僧。言其来往来无物也。比丘贪畜自兹而𡞞者职由于此。今若归官例同籍没。前世遗事阙人举扬。今属文明乞循律法断其轻重。大历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敕下。今后僧亡物随入僧。仍班告中书门牒。天下宜依。如之律匠非上训二众而已。抑亦奋内众之遗事立功不朽。如公是乎。终西明安国二寺上座。有文集三卷。圆照鸠聚流布焉。
桑如圭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肃宗乾元三年,除邠州刺史。旋授邠宁节度副使,受诏与鄜坊节度副使杜冕分道招讨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