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56,分231页显示  上一页  156  157  158  159  160  162  163  164  165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心如桥船
心如大海
身如虚空
能知如来密藏
色如聚沫喻
受如水泡喻
想如阳燄喻
行如芭蕉喻
识如幻事喻
如法而行
如法利养
如意语
如来自到境界
唯识真如
如理怜悯
心如桥船
【三藏法数】
谓愿我心如桥船,运度众生,不滞中流,达于彼岸。
心如大海
【三藏法数】
谓愿我心如大海,涵育众生,同得真源,沾于法味。
身如虚空
【三藏法数】
谓愿我身如虚空,包含万物,与诸众生,平等无二,同證法性。
能知如来密藏
【三藏法数】
谓闻是大涅槃微妙之法,则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乃至造极恶业、谤法、阐提,悉得成于佛道,如是等义,秘密甚深,今悉能了,是为能知如来密藏也。(阐提,梵语具云一阐提,华言信不具。)
色如聚沫喻
【三藏法数】
色即众生色身,沫即水沫。谓沫因风吹水成聚,虚有相状,体本不实。以譬众生色身亦如聚沫,虚假不实也。
受如水泡喻
【三藏法数】
受即领受之义,水泡即浮沤也。谓水因风动,或因物系忽尔成泡,须臾即没。以譬众生所受苦乐之事,亦如水泡起灭无常也。
想如阳燄喻
【三藏法数】
想即想念之义,阳燄即日光也。谓远望旷野,日光发燄如水溶漾,而实非水,渴者想为水。故以譬众生妄想,亦如阳燄本无实体,因念成想,皆是虚妄也。
行如芭蕉喻
【三藏法数】
行即造作之义,谓芭蕉体是危脆之物,无有坚实。以譬众生造作诸行,亦如芭蕉之虚脆而无坚实也。
识如幻事喻
【三藏法数】
识即分别之义,幻事即幻术之事也。谓如幻巾为马,幻草木为人,皆幻力所成,本无实体。以譬众生识心分别诸法,皆随境生灭,亦无有实也。
如法而行
【三藏法数】
谓诸众生既信受正法,思惟其义,复能如法精进修行,当得无上菩提之道,甚为希有,是为世间难得之宝。
如法利养
【三藏法数】
谓凡所有资生之物,乃至得少饮食,于同修梵行之人,情无彼此,悉皆共他受用,令他欢喜,是名如法利养。
如意语
【三藏法数】
谓如来于诸众生,凡所教诫,悉如其意,方便而说。如云我所诃责毁禁之人,令彼自责,护持禁戒,乃至说诸众生悉有佛性,为令不放逸故之类,是名如意语。
如来自到境界
【三藏法数】
谓诸如来,以性自性第一义心,成就世间、出世间上上之法,是名如来自到境界。(如来性自性者,性即不迁不变之义,谓如来以此之性,而为自性也。成就世间、出世间者,世间即示同人法而化他也。出世间即同声闻、缘觉、菩萨之三乘也。上上法者,唯佛与佛能究竟自到也。)
唯识真如
【三藏法数】
识,即心也。谓一切行业皆由识心而起,而此识心,全由真如之理变现,是名唯识真如。论云:了别一切行,唯是识性。是也。
如理怜悯
【三藏法数】
理即法也。谓菩萨于诸有情,如法怜悯,利益一切,而终不以非法、非律、非贤善行,劝化有情,乖违于理,是名如理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