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56,分231页显示 上一页 153 154 155 156 157 159 160 161 162 下一页
十种真如
真如门
二真如熏
一动不如一静
吉祥如意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如入宝山空手回
求人不如求己
作如是观
称心如意
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
二种如如
三意──如来乞食三意
三如来藏
佛类词典(续上)
诸法真如十种真如
真如门
二真如熏
一动不如一静
吉祥如意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如入宝山空手回
求人不如求己
作如是观
称心如意
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
二种如如
三意──如来乞食三意
三如来藏
诸法真如
【佛学常见辞汇】
以法空观,观法空之后,所得的真如,叫法空真如,若观诸法皆空,即得诸法真如。
以法空观,观法空之后,所得的真如,叫法空真如,若观诸法皆空,即得诸法真如。
十种真如
【佛学次第统编】
圆成实性,即诸法胜义。所谓一真法界,亦即名为真如。言真如者,真实而不虚妄,如常而无变易也。十真如者,虽真如性实无差别,而随胜德假立十种:
一、遍行真如 谓此真如二空所显,无有一法而不在故。
二、最胜真如 谓此真如具无边德,于一切法最为胜故。
三、胜流真如 谓此真如所流教法,于馀教法极为胜故。
四、无摄受真如 谓此真如,无所系属,非我执等所依取故。
五、类无别真如 谓此真如,类无差别,非如眼等类有异故。
六、无染净真如 谓此真如,本性无染,亦不可说后方净故。
七、法无别真如 谓此真如,虽多教法,种种安立,而无异故。
八、不增减真如 谓此真如,离增减执,不随净染有增减故,即此亦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谓若證得此真如已,现相现土俱自在故。
九、智自在所依真如 谓若得此真如已,于无碍解得自在故。
十、业自在等所依真如 谓若證得此真如已,普于一切神通作业总持定门皆自在故。
圆成实性,即诸法胜义。所谓一真法界,亦即名为真如。言真如者,真实而不虚妄,如常而无变易也。十真如者,虽真如性实无差别,而随胜德假立十种:
一、遍行真如 谓此真如二空所显,无有一法而不在故。
二、最胜真如 谓此真如具无边德,于一切法最为胜故。
三、胜流真如 谓此真如所流教法,于馀教法极为胜故。
四、无摄受真如 谓此真如,无所系属,非我执等所依取故。
五、类无别真如 谓此真如,类无差别,非如眼等类有异故。
六、无染净真如 谓此真如,本性无染,亦不可说后方净故。
七、法无别真如 谓此真如,虽多教法,种种安立,而无异故。
八、不增减真如 谓此真如,离增减执,不随净染有增减故,即此亦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谓若證得此真如已,现相现土俱自在故。
九、智自在所依真如 谓若得此真如已,于无碍解得自在故。
十、业自在等所依真如 谓若證得此真如已,普于一切神通作业总持定门皆自在故。
真如门
【佛学次第统编】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无有相。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 问曰:「若如是义者,诸众生等,云何随顺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法,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亦无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无有相。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 问曰:「若如是义者,诸众生等,云何随顺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法,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亦无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
二真如熏
【佛学次第统编】
真如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自体相熏习,二者、用熏习。
一、自体相熏习者 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作境界之性。依此二义,恒常熏习。以有力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问曰:「若如是义者,一切众生悉有真如,等皆熏习,云何有信无信?无量前后差别,皆应一时自知有真如法,勤修方便,等入涅槃。」答曰:「真如本一,而有无量无边无明。从本已来,自性差别,厚薄不同,故过恒河沙等上烦恼,依无明起差别。我见爱染烦恼,依无明起差别。如是一切烦恼,依于无明所起前后无量差别,唯如来能知故。又诸佛法有因有缘,因缘具足,乃得成办。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无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烧木,无有是处。众生亦尔,虽有正因熏习之力,若不遇诸佛菩萨善知识等,以之为缘,能自断烦恼入涅槃者,则无是处。苦虽有外缘之力,有内净法未有熏习力者,亦不能究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若因缘具足者,所谓自有熏习之力,又为诸佛菩萨等慈悲愿护故,能起厌苦之心,信有涅槃,修习善根。以修善根成熟故,则值诸佛菩萨,示教利喜,乃能进趣向涅槃道。」
二、用熏习者 即是众生外缘之力。如是外缘,有无量义。略说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差别缘,二者平等缘。
一、差别缘者 此人依于诸佛菩萨等,从初发意始求道时,乃至得佛,于中若见若念,或为眷属父母诸亲,或为给使,或为知友,或为冤家,或起四摄,乃至一切所作无量行缘,以起大悲熏习之力,能令众生增长善根。若见若闻,得利益故。此缘有二种,云何为二?
一者、近缘 速得度故。
二者、远缘 久远得度故。
是近远二缘,分别复有二种,云何为二?
一者、增长行缘。
二者、受道缘。
二、平等缘者 一切诸佛菩萨,皆愿度脱一切众生,自然熏习,常恒不舍,以同体智力故,随应见闻而现作业。所谓众生依于三昧,乃得平等见诸佛故。
真如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自体相熏习,二者、用熏习。
一、自体相熏习者 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作境界之性。依此二义,恒常熏习。以有力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问曰:「若如是义者,一切众生悉有真如,等皆熏习,云何有信无信?无量前后差别,皆应一时自知有真如法,勤修方便,等入涅槃。」答曰:「真如本一,而有无量无边无明。从本已来,自性差别,厚薄不同,故过恒河沙等上烦恼,依无明起差别。我见爱染烦恼,依无明起差别。如是一切烦恼,依于无明所起前后无量差别,唯如来能知故。又诸佛法有因有缘,因缘具足,乃得成办。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无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烧木,无有是处。众生亦尔,虽有正因熏习之力,若不遇诸佛菩萨善知识等,以之为缘,能自断烦恼入涅槃者,则无是处。苦虽有外缘之力,有内净法未有熏习力者,亦不能究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若因缘具足者,所谓自有熏习之力,又为诸佛菩萨等慈悲愿护故,能起厌苦之心,信有涅槃,修习善根。以修善根成熟故,则值诸佛菩萨,示教利喜,乃能进趣向涅槃道。」
二、用熏习者 即是众生外缘之力。如是外缘,有无量义。略说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差别缘,二者平等缘。
一、差别缘者 此人依于诸佛菩萨等,从初发意始求道时,乃至得佛,于中若见若念,或为眷属父母诸亲,或为给使,或为知友,或为冤家,或起四摄,乃至一切所作无量行缘,以起大悲熏习之力,能令众生增长善根。若见若闻,得利益故。此缘有二种,云何为二?
一者、近缘 速得度故。
二者、远缘 久远得度故。
是近远二缘,分别复有二种,云何为二?
一者、增长行缘。
二者、受道缘。
二、平等缘者 一切诸佛菩萨,皆愿度脱一切众生,自然熏习,常恒不舍,以同体智力故,随应见闻而现作业。所谓众生依于三昧,乃得平等见诸佛故。
一动不如一静
【俗语佛源】
据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记载:南宋孝宗皇帝一日到天竺和灵隐礼佛,经过飞来峰,问陪同的和尚僧辉:「既是飞来,如何不飞去 ?」僧辉对道 :「一动不如一静。」一般地说,佛家反对身、口、意因妄而造业。僧人所居的寺庙,梵名Aranyaka,意译为寂静处,僧人所修的禅定,梵名Dhyana,意译为静虑。「静虑」这一意译,当从《礼记·大学》而来:「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佛教也有「因定发慧」之说,后引用「一动不如一静」,系指不必多此一举,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况且下水顺风,相去已百里之遥,一动不如一静,劝你息了心罢!」王西彦《春寒》:「一动不如一静,看看事态的发展再说。」(李明权)
据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记载:南宋孝宗皇帝一日到天竺和灵隐礼佛,经过飞来峰,问陪同的和尚僧辉:「既是飞来,如何不飞去 ?」僧辉对道 :「一动不如一静。」一般地说,佛家反对身、口、意因妄而造业。僧人所居的寺庙,梵名Aranyaka,意译为寂静处,僧人所修的禅定,梵名Dhyana,意译为静虑。「静虑」这一意译,当从《礼记·大学》而来:「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佛教也有「因定发慧」之说,后引用「一动不如一静」,系指不必多此一举,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况且下水顺风,相去已百里之遥,一动不如一静,劝你息了心罢!」王西彦《春寒》:「一动不如一静,看看事态的发展再说。」(李明权)
吉祥如意
【俗语佛源】
「吉祥」与「如意」的复合词,谓诸事吉利顺遂。吉祥,梵语Sri,音译作室利、师利,又称为吉羊。据说释尊成道时即坐于吉祥草上,系由吉祥童子刈割并敷陈于释尊的座位上(见《中阿含经》卷五十回、《华严经疏卷》十二等)。如意,为说法及法会之际,讲师手持之器具。此物原为印度古时之爪杖,巴利语为anuruddha(阿那律)系由骨、角、竹、木等所制,柄长三尺,形状如云,或如手形,乃搔背止痒所用,以其能补手不能到之处,而搔抓如意,故称为如意(见《优婆塞戒经》卷五)。后一般多用作祝福之辞。北齐·张成《造像题字》:「为亡父敬造观音像一区,合家大小八口人等共养,吉祥如意」,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再休想吉祥如意,多管是你恶限临逼。」(李君冈)
「吉祥」与「如意」的复合词,谓诸事吉利顺遂。吉祥,梵语Sri,音译作室利、师利,又称为吉羊。据说释尊成道时即坐于吉祥草上,系由吉祥童子刈割并敷陈于释尊的座位上(见《中阿含经》卷五十回、《华严经疏卷》十二等)。如意,为说法及法会之际,讲师手持之器具。此物原为印度古时之爪杖,巴利语为anuruddha(阿那律)系由骨、角、竹、木等所制,柄长三尺,形状如云,或如手形,乃搔背止痒所用,以其能补手不能到之处,而搔抓如意,故称为如意(见《优婆塞戒经》卷五)。后一般多用作祝福之辞。北齐·张成《造像题字》:「为亡父敬造观音像一区,合家大小八口人等共养,吉祥如意」,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再休想吉祥如意,多管是你恶限临逼。」(李君冈)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俗语佛源】
这是一个富有哲理性的比喻,是说通过直接的亲身体验,才能理解得明白亲切。《坛经·行由品》:「慧能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犹恁么)时,那(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后亦作「如鱼饮水,冷暖自知」。鲁迅《热风·题记》:「对于周围的感受和反应,又大概是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这是因文章内容而活用成语的例子。(禹振声)
这是一个富有哲理性的比喻,是说通过直接的亲身体验,才能理解得明白亲切。《坛经·行由品》:「慧能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犹恁么)时,那(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后亦作「如鱼饮水,冷暖自知」。鲁迅《热风·题记》:「对于周围的感受和反应,又大概是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这是因文章内容而活用成语的例子。(禹振声)
如入宝山空手回
【俗语佛源】
比喻在良好的机遇、条件下却一无所获。语本《心地观经·离世间品》:「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无信手者,虽遇三宝,无所得故。」此中「宝山」,比喻佛法宝藏;「信手」比喻对佛法的信仰之力。有手,才能入山探宝而回,同样,有信力,才能得到佛法的真谛。佛法的实践以「信」为前提,分信、解、行、證四个阶段。好比入山取宝,必须用手。元·杨显之《酷寒亭》楔子:「正是当权若不行方便,如入宝山空手回。」郭沫若《苏联纪行·前记》「我真有点『如入宝山空手回』的样子。」也简作「宝山空回」、「宝山空手回」。《艺风堂友朋书札·恽祖翼二》:「凡开嘉兴泖河,筑绍兴石塘,积谷筹赈、有益于民之事,亦次第办竣,尚非宝山空回矣。」宋·张方平《送僧南游雪窦》诗云:「便从古道扬眉去,莫到宝山空手回。」(禹振声)
比喻在良好的机遇、条件下却一无所获。语本《心地观经·离世间品》:「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无信手者,虽遇三宝,无所得故。」此中「宝山」,比喻佛法宝藏;「信手」比喻对佛法的信仰之力。有手,才能入山探宝而回,同样,有信力,才能得到佛法的真谛。佛法的实践以「信」为前提,分信、解、行、證四个阶段。好比入山取宝,必须用手。元·杨显之《酷寒亭》楔子:「正是当权若不行方便,如入宝山空手回。」郭沫若《苏联纪行·前记》「我真有点『如入宝山空手回』的样子。」也简作「宝山空回」、「宝山空手回」。《艺风堂友朋书札·恽祖翼二》:「凡开嘉兴泖河,筑绍兴石塘,积谷筹赈、有益于民之事,亦次第办竣,尚非宝山空回矣。」宋·张方平《送僧南游雪窦》诗云:「便从古道扬眉去,莫到宝山空手回。」(禹振声)
求人不如求己
【俗语佛源】
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与方外交佛印禅师同游杭州寺院。东坡见大殿上的观世音菩萨手持数珠,东坡觉得奇怪,便问道:「彼自是观音,自诵其号,未审何谓?」佛印答道:「求人不如求己。」见宋·苏轼《问答录》。本来,观世音菩萨是人们求拜的对象。佛印就「自诵其号」而借题发挥,答了一句颇含机锋的话:「求人不如求己」,体现了禅宗「自力自度」的特色。后用「求人不如求己」谓求别人帮忙还不如靠自己努力。如清·曹庭栋《老老恒言》卷二:「世情世态,阅历久,看应烂熟。心衰面改,老更奚求。谚云:求人不如求己。」又如陈登科《风雷》第一部三十章:「何老九又略加沉思一下,发狠道:『求人不如求己,俺去找素云问问清楚。』」(李明权)
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与方外交佛印禅师同游杭州寺院。东坡见大殿上的观世音菩萨手持数珠,东坡觉得奇怪,便问道:「彼自是观音,自诵其号,未审何谓?」佛印答道:「求人不如求己。」见宋·苏轼《问答录》。本来,观世音菩萨是人们求拜的对象。佛印就「自诵其号」而借题发挥,答了一句颇含机锋的话:「求人不如求己」,体现了禅宗「自力自度」的特色。后用「求人不如求己」谓求别人帮忙还不如靠自己努力。如清·曹庭栋《老老恒言》卷二:「世情世态,阅历久,看应烂熟。心衰面改,老更奚求。谚云:求人不如求己。」又如陈登科《风雷》第一部三十章:「何老九又略加沉思一下,发狠道:『求人不如求己,俺去找素云问问清楚。』」(李明权)
作如是观
【俗语佛源】
作这样的看法,表示对某一事物所持的观点。这句话出于《金刚经》中著名的「六如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意思是说,佛教徒应持这样的观点:所有事物现象,都是空幻的,生灭无常的。「如是」是指示代词,犹言如此,是这样。在佛经中,「如是」往往特指佛说的教义。过去注经者或谓当理为「如」,无非为「是」;或谓「真空」为「如」,「妙有」为「是」。文章中引用如鲁迅《而已集·大衍发微》:「将冠冕堂皇的『整顿学风』的盛举,只作如是观,虽然大煞风景,对不住『正人君子』们,然而我的眼光这样,也就无法可想。」(李明权)
作这样的看法,表示对某一事物所持的观点。这句话出于《金刚经》中著名的「六如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意思是说,佛教徒应持这样的观点:所有事物现象,都是空幻的,生灭无常的。「如是」是指示代词,犹言如此,是这样。在佛经中,「如是」往往特指佛说的教义。过去注经者或谓当理为「如」,无非为「是」;或谓「真空」为「如」,「妙有」为「是」。文章中引用如鲁迅《而已集·大衍发微》:「将冠冕堂皇的『整顿学风』的盛举,只作如是观,虽然大煞风景,对不住『正人君子』们,然而我的眼光这样,也就无法可想。」(李明权)
称心如意
【俗语佛源】
如意,梵语阿那律Aniruddha的音译,即爪杖,是出家僧侣百一用具之一。柄端作手指形,替手不能到之处搔痒,所以名为如意。又有柄端作「心」字形的,如《释氏要览》卷中说:「『如意』之制,盖心之表也;故菩萨皆执之,状如云叶,如此方篆书『心』字故。」同书又说:「今讲僧尚执之,多私记节文祝词于柄,备于勿忘,要时手执目对,如人之意,故名如意」。这一种如意,即如旧时官吏的手版备于遗忘的笏子。但佛家还有如意杖、如意珠、如意轮等不同名词和用具。近代多以玉石制作,长一二尺,柄端作「芝」形、或「云」形以供玩赏,取其名为吉祥,又称吉祥如意。今以「称心满意」谓心满意足,如愿以偿。(常正)
如意,梵语阿那律Aniruddha的音译,即爪杖,是出家僧侣百一用具之一。柄端作手指形,替手不能到之处搔痒,所以名为如意。又有柄端作「心」字形的,如《释氏要览》卷中说:「『如意』之制,盖心之表也;故菩萨皆执之,状如云叶,如此方篆书『心』字故。」同书又说:「今讲僧尚执之,多私记节文祝词于柄,备于勿忘,要时手执目对,如人之意,故名如意」。这一种如意,即如旧时官吏的手版备于遗忘的笏子。但佛家还有如意杖、如意珠、如意轮等不同名词和用具。近代多以玉石制作,长一二尺,柄端作「芝」形、或「云」形以供玩赏,取其名为吉祥,又称吉祥如意。今以「称心满意」谓心满意足,如愿以偿。(常正)
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
【俗语佛源】
「如来佛」即佛,「如来」是佛的十种尊号之一。神话小说《西游记》描写孙悟空神通广大,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但却无论如何也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此俗语比喻不管有多大本事,用尽解数,也摆脱不了某种力量的控制。如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六章:「果不出所料,眼前这一套全是美国顾问处的设计,可是不管严醉有天大本事,还是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李明权)
「如来佛」即佛,「如来」是佛的十种尊号之一。神话小说《西游记》描写孙悟空神通广大,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但却无论如何也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此俗语比喻不管有多大本事,用尽解数,也摆脱不了某种力量的控制。如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六章:「果不出所料,眼前这一套全是美国顾问处的设计,可是不管严醉有天大本事,还是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李明权)
二种如如
【三藏法数】
(出佛性论)
〔一、如如智〕,谓真如妙智,本来清净,无明不能覆,烦恼不能染。照了诸法,平等不二,以其智如如境,故名如如智。
〔二、如如境〕,谓真如妙境,常住一相,量等虚空,不迁不变,无灭无生,以其境如如智,故名如如境。
(出佛性论)
〔一、如如智〕,谓真如妙智,本来清净,无明不能覆,烦恼不能染。照了诸法,平等不二,以其智如如境,故名如如智。
〔二、如如境〕,谓真如妙境,常住一相,量等虚空,不迁不变,无灭无生,以其境如如智,故名如如境。
三意──如来乞食三意
【三藏法数】
(出法集经)
〔一、不贪珍味,美恶均等〕,谓如来乞食,入诸聚落,随施所得,不贪珍味,若美若恶,而无分别,是名不贪珍味,美恶均等。
〔二、为破我慢,贵贱同游〕,谓如来乞食,为破我慢自高,于富贵贫贱等家,皆无拣择,是名破我慢,贵贱同游。
〔三、慈悲平等,大作利益〕,谓如来无有饥渴羸损瘦乏等苦,为众生故,以平等慈悲,现行乞食,广作利益,是名慈悲平等,大作利益。
(出法集经)
〔一、不贪珍味,美恶均等〕,谓如来乞食,入诸聚落,随施所得,不贪珍味,若美若恶,而无分别,是名不贪珍味,美恶均等。
〔二、为破我慢,贵贱同游〕,谓如来乞食,为破我慢自高,于富贵贫贱等家,皆无拣择,是名破我慢,贵贱同游。
〔三、慈悲平等,大作利益〕,谓如来无有饥渴羸损瘦乏等苦,为众生故,以平等慈悲,现行乞食,广作利益,是名慈悲平等,大作利益。
三如来藏
【三藏法数】
(出圆觉经略疏)
如来者,即理性如来也,因中说果,故名如来。藏者,含藏之义。谓含藏一切善恶法也。的指其体,即第八识,名如来藏也。(第八识者,藏识也。)
〔一、隐覆藏〕,谓诸众生本有真如法身之理,在第八识中,为无明烦恼之所隐覆,而不能见,故名隐覆藏。
〔二、含摄藏〕,谓第八识为染净之所依止,以能含藏一切善恶种子,故名含摄藏。
〔三、出生藏〕,谓第八识为染净之本,遇缘熏习,则能出生世间、出世间,有情无情等法,故名出生藏。
(出圆觉经略疏)
如来者,即理性如来也,因中说果,故名如来。藏者,含藏之义。谓含藏一切善恶法也。的指其体,即第八识,名如来藏也。(第八识者,藏识也。)
〔一、隐覆藏〕,谓诸众生本有真如法身之理,在第八识中,为无明烦恼之所隐覆,而不能见,故名隐覆藏。
〔二、含摄藏〕,谓第八识为染净之所依止,以能含藏一切善恶种子,故名含摄藏。
〔三、出生藏〕,谓第八识为染净之本,遇缘熏习,则能出生世间、出世间,有情无情等法,故名出生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