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诸倩(諸倩)
各个女婿。《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往四五日,天雨, 黄氏 诸倩见 建 家京下方石,即弄之, 建 亦欲效之,效之不能起,即復置之。” 裴駰 集解:“ 徐广 曰:‘倩者,女婿也。’ 駰 案:《方言》曰‘东 齐 之閒,壻谓之倩。’ 郭璞 曰‘言可假倩也。’” 宋 苏轼 《驸马都尉张敦礼节度观察留后》:“进居两使之间,增重诸倩之遇。”
《国语辞典》:令婿  拼音:lìng xù
称谓。敬称别人的女婿。《儒林外史》第二回:「只这申老爹的令郎,就是夏老爹的令婿。」
《漢語大詞典》:葛麻
①见“葛①”。②戏曲传统剧目。暴发户马铎嫌未来女婿张大洪贫穷,企图赖婚。长工葛麻设计,使马铎退婚不成,还赔了银两。楚剧整理本影响较大。
《漢語大詞典》:国婿(國婿)
皇帝的女婿。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 秦閔王 妃﹞遂封 度 ( 辛道度 )为駙马都尉,赐金帛车马,令还本国。因此以来,后人名女婿为駙马。今之国婿,亦为‘駙马’矣。”
分類:女婿帝王
《國語辭典》:招女婿  拼音:zhāo nǚ xù
为女儿招赘或招人为婿。如:「伯父招女婿又要相貌堂堂,又要小有积蓄,这可难了!」
《漢語大詞典》:国甥(國甥)
皇室的女婿。魏书·奚斤传:“父 簞 ,有宠於 昭成皇帝 。时国有良马曰‘騧騮’,一夜忽失,求之不得。后知南部大人 刘库仁 所盗,养於窟室。 簞 闻而驰往取马, 库仁 以国甥恃宠,惭而逆击 簞 。”
分類:皇室女婿
《國語辭典》:小婿  拼音:xiǎo xù
称谓:(1)对人谦称自己的女婿。《三国演义》第三七回:「老夫在小婿家观梁父吟,记得这一篇。」《儒林外史》第一回:「前日小婿来家,带两斤乾鹿肉来见惠,这一盘就是了。」(2)女婿自称之辞。《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小婿不好说得,但问令爱便知。」
《漢語大詞典》:禁脔婿(禁臠壻)
指帝王女婿。 唐 李颀 《赠别张兵曹》诗:“君为禁臠壻,争看玉人游。”参见“ 禁臠 ”。
分類:帝王女婿
《國語辭典》:禁脔(禁臠)  拼音:jìn luán
晋元帝镇守建康时,食物缺乏,每得一豚便视为珍品,猪脖子上的肉尤为精美,群臣不敢食而荐于帝,当时称为「禁脔」,指帝王所钟爱者。见《晋书。卷七九。谢安传》。后用于比喻私自享有,不许他人染指的东西。唐。杜甫〈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前后百卷文,枕籍皆禁脔。」
《漢語大詞典》:岳婿
亦作“岳婿”。 山名。史记·封禅书:“ 汧 洛 二渊, 鸣泽 、 蒲山 ……之属,为小山川,亦皆岁祷塞泮涸祠,礼不必同。”汉书·郊祀志上作“岳壻”。或说后世丈人、女婿之称本此。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杂辩:“俗呼人之妇翁曰岳丈,曰泰山。説者以为 泰山 有 丈人峰 ,故有是称。然古者通谓尊长曰丈人,非特妇翁也……按《汉·郊祀志》大山川有 岳山 ,小山川有 岳壻山 。岳而有壻,则岳可以谓之妇翁矣。世俗之称谓,未必不以是。又因 岳山 而转为 泰山 耳。”按,今丈人、女婿之“岳婿”,字作“岳”,不用“岳”。
《国语辞典》:坦腹东床(坦腹东床)  拼音:tǎn fù dōng chuáng
当女婿。晋时郗鉴派人到王导家选女婿,王家子弟闻讯后,都显得很矜持,只有王羲之若无其事的坦腹卧于东床而食,因此被郗鉴选为女婿。见《晋书。卷八○。王羲之传》。明。高明《琵琶记。牛小姐愁配》:「书生愚见,忒不通变。不肯坦腹东床,谩自去哀求金殿。」亦可用于指女婿。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二五出:「我操国柄佐圣明,我是九棘三槐位里人,要择个坦腹东床,岂无个贵戚王孙。」也作「东床」、「东床坦腹」、「东床娇客」、「东床娇婿」、「坦腹」。
《漢語大詞典》:养女婿(養女壻)
入赘的女婿。《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莘善 因为自家无子,要寻个养女壻,来家靠老。只因女儿灵巧多能,难乎其配。”
分類:入赘女婿
《國語辭典》:新姑爷(新姑爺)  拼音:xīn gū yé
敬称刚成亲的女婿。
分類:女婿
《国语辞典》:人尽可夫(人尽可夫)  拼音:rén jìn kě fū
春秋时,郑大夫祭仲专权跋扈,郑厉公欲藉祭仲女婿雍糺将之除去。雍糺之妻雍姬得悉后十分为难,求教于母亲。其母晓以「人尽夫也,父一而已」之义,雍姬便舍夫妇之情而向父亲告密,造成雍糺冤死,郑厉公出奔。见《左传。桓公十五年》。后用以形容不守贞节的妇女或指过皮肉生涯的妓女。
《国语辞典》:屏开金孔雀(屏开金孔雀)  拼音:píng kāi jīn kǒng què
比喻挑选女婿。参见「雀屏中选」条。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六出:「屏开金孔雀,围春昼。」
《国语辞典》:女婿有半子之劳(女婿有半子之劳)  拼音:nǚ xù yǒu bàn zǐ zhī láo
(谚语)女婿当孝顺岳父岳母,以克尽人子的义务。《三侠五义》第二八回:「郑新便向我说:『女婿有半子之劳,惟恐将来别人不服,何不将周字改个郑字,将来也免得人家讹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