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宏纵(宏縱)
博大奔放。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五:“先生精於説理,长於论事。惟其天材宏纵,横説竪説,逗尽底里,沛然不穷。”
分類:博大奔放
《漢語大詞典》:驱迈(驅邁)
亦作“駈迈”。 犹奔放。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三:“ 明远 得 景阳 之诡諔,含 茂先 之靡嫚,骨节强於 谢混 ,駈迈疾於 颜延 ,总四家而并美,跨两代而孤出。” 清 曾国藩 《覆吴南屏书》:“其不厌人意者,惜少雄直之气,驱迈之势。”
分類:奔放
《漢語大詞典》:舞凤飞龙(舞鳳飛龍)
犹龙飞凤舞。气势奔放雄壮的样子。 宋 张孝祥 《鹧鸪天·赠钱横州子山》词:“舞凤飞龙五百年,尽将锦锈裹山川。”
《國語辭典》:悬河泻水(懸河瀉水)  拼音:xuán hé xiè shuǐ
比喻说话滔滔不绝或辩才无碍,流畅奔放。《晋书。卷五○。郭象传》:「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也作「口如悬河」、「口若悬河」、「悬河」、「悬河注水」、「言类悬河」、「言若悬河」。
《國語辭典》:一泻千里(一瀉千里)  拼音:yī xiè qiān lǐ
1.形容水的奔流通畅快速。如:「黄河之水,浩浩荡荡,一泻千里。」《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回时乘著水势,一泻千里,好不顺溜。」
2.比喻行文畅达,气势奔放。明。焦竑《玉堂丛语。卷一。文学》:「其文如源泉奔放,一泻千里。」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五。苏东坡诗》:「坡诗放笔快意,一泻千里,不甚锻鍊。」
3.比喻口才的雄辩。如:「他一上场就口若悬河,一泻千里,逼得对方百口莫辩。」
《漢語大詞典》:雄宕
谓气魄宏伟,感情奔放。 清 吴汝纶 《〈毛西垣诗〉序》:“窃见 西垣 负綺艷雄宕聪明妙解之才,出而视当世之人,罕能与儷者。”
《国语辞典》:排奡纵横(排奡纵横)  拼音:pái ào zōng héng
诗文书画笔力奔放率劲,不受拘束。《清史稿。卷五○四。艺术传三。释道济传》:「画山水奥境奇辟,缅邈幽深,引人入胜。道济排奡纵横,以奔放胜,髡残沉著痛快,以谨严胜,皆独绝。」
《国语辞典》:收放自如  拼音:shōu fàng zì rú
形容对情感的控制,无论收敛或奔放都自然合宜,不拘泥、不做作。如:「在这部戏中,她的演技收放自如,演活了剧中的女主角。」
《国语辞典》:浮云惊龙(浮云惊龙)  拼音:fú yún jīng lóng
飘浮的云彩,惊动的神龙。多用以形容书法的遒劲、奔放。语本《晋书。卷八○。王羲之传》:「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国语辞典》:汪洋闳肆(汪洋闳肆)  拼音:wāng yáng hóng sì
形容人的气度或文辞宽宏奔放。宋。陆游〈吕居仁集序〉:「故其诗文,汪洋闳肆,兼备众体,间出新意,愈奇而愈浑厚。」也作「汪洋自恣」、「汪洋自肆」。
《国语辞典》:汪洋自恣  拼音:wāng yáng zì zì
形容人的气度或文辞宽宏奔放。《清史稿。卷五○一。遗逸传二。余增远传》:「为诗文,机锋电激,汪洋自恣,寓言十九。」也作「汪洋闳肆」、「汪洋自肆」。
《国语辞典》:豪放派  拼音:háo fàng pài
一种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以雄豪奔放、率真质朴为特色,作品大多感情深沉,气势雄伟。如词家苏轼、辛弃疾即属此派,曲家马致远、贯云石亦是。
《漢語大詞典》:峨峨汤汤(峨峨湯湯)
亦作“峩峨汤汤”。 形容乐声高亢奔放。 宋 周密 《志雅堂杂钞·图画碑帖》:“中有琴,徽以玉,峩峩汤汤弹此曲,寄声知音同所欲。”
《漢語大詞典》:峨峨洋洋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 伯牙 善鼓琴, 钟子期 善听。 伯牙 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 曰:‘善哉!峩峩兮若 泰山 。’志在流水, 钟子期 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宋 苏轼 《山坡陁行》:“余行詰曲兮欲知余者稀,峨峨洋洋,余方乐兮,譬余繫舟於水,鱼潜鸟举亦不知。”
《漢語大詞典》:横跞(横躒)
横溢奔放。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上:“ 洛阳 人 尹洙 ,意气横躒,好辩人也。”
分類:横溢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