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标的物(标的物)  拼音:biāo dì wù
契约的主体。如:「签订契约时,须书明标的物内容。」
《国语辞典》:保险金(保险金)  拼音:bǎo xiǎn jīn
保险人依据保险契约的约定而对被保险人支付的赔偿金额。如:「这些人串通起来想要诈领巨额保险金,结果被揭发了。」
《国语辞典》:保险人(保险人)  拼音:bǎo xiǎn rén
经营保险事业的各种组织。保险人在保险契约成立时,有收取保险费的权利。在承保事故发生时,有依其承诺负担赔偿的义务。
《国语辞典》:砖契(砖契)  拼音:zhuān qì
以毛笔书写契约文字在正方形片状红砖上作为建造宗祠的契约。其内容注明订立契约的时间和见證人的姓名,埋在宗祠祖龛土座正中央的地砖下,可作为鉴定建筑年代的凭据。
《国语辞典》:工厂法(工厂法)  拼音:gōng chǎng fǎ
规定工厂工人的工资、工时、休息、休假、童工女工保护、安全、卫生、终止契约预告等劳动条件的法律。
《国语辞典》:保险给付(保险给付)  拼音:bǎo xiǎn jǐ fù
当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人依契约规定,所履行给付义务者。一般给付都以现金为主,若有其他方式,依契约规定处理。
《国语辞典》:主契约(主契约)  拼音:zhǔ qì yuē
与他种契约的成立与否无关,而独立发生效力的契约,如买卖、借贷等。
《国语辞典》:经销商(经销商)  拼音:jīng xiāo shāng
以买方的身分与卖方订立经销契约,在一定期间,一定区域内,享有销售卖方特定商品权利的商人。
《国语辞典》:违约金(违约金)  拼音:wéi yuē jīn
当事人于缔结契约之际,约定如债务人不于适当时期或不依适当方法履行债务时,即须支付一定金钱,作为损害赔偿额预定或处罚之承诺。
《国语辞典》:要约人(要约人)  拼音:yāo yuē rén
双方当事人中,向他方先为缔结契约意思表示之一方,称为「要约人」。
《国语辞典》:写字儿(写字儿)  拼音:xiě zì ér
签订契约的俗称。
分类:签订契约
《国语辞典》:协议书(协议书)  拼音:xié yì shū
经由双方协同商议后订立的书面契约。如:「转让协议书」。
《漢語大詞典》:断骨契(斷骨契)
将房屋田地彻底出卖,载明永不回赎或再行找补的契约。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张九罔人田》:“ 广都 人 张九 ,典同姓人田宅。未几,其人欲加质。嘱官侩作断骨契以罔之。”
《漢語大詞典》:杜绝契
1.旧时出卖田地房产,写明不能赎回的契约。
《漢語大詞典》:换佃
封建地主借口原租佃契约条件已变,逼迫佃户重立新约,借以加强剥削。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地主用地租和高利贷剥削、束缚着佃农,而且还可以用‘换佃’的办法相威胁,加重盘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