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指法  拼音:zhǐ fǎ
学习技艺时,运用手指的各种技巧。如弹琴的指法、打字的指法及中医针灸时捻针的指法。《老残游记》第一○回:「初听还在算计他的指法,调头,既而便耳中有音,目中无指。」
《漢語大詞典》:水龙吟(水龍吟)
(1).词碑名。又名《小楼连苑》《龙吟曲》等。双调一百零二字,仄韵。
(2).曲牌名。俗称《大开门》《发点》。戏曲乐队所用的伴奏乐曲。有调无词。以唢呐演奏,锣鼓配合,高官统帅升堂升帐时用,如京剧《空城计》 诸葛亮 的升帐。
《漢語大詞典》:调曲(調曲)
演奏乐曲。 宋 欧阳修 《于刘功曹家见杨直讲女奴弹琵琶戏作呈圣俞》诗:“娇儿两幅青布裙,三脚木牀坐调曲。”
《漢語大詞典》:递奏(遞奏)
交替奏乐。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族居递奏,金鼓迭起。”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递,迭也。” 三国 魏 卞兰 《许昌宫赋》:“兴七盘之递奏,观轻捷之翾翾。” 宋 晏殊 《中园赋》:“舞长袖兮相属,命欢謡兮递奏。”
《漢語大詞典》:十反
(1).亦作“ 十返 ”。谓反复或往返多次。列子·黄帝:“ 列子 师 老商氏 ,友 伯高子 ;进二子之道,乘风而归。 尹生 闻之,从 列子 居,数月不省舍。因间请蘄其术者,十反而十不告。”《三国志·蜀志·董和传》:“ 董幼宰 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新唐书·西域传上·吐谷浑:“其相 天柱王 用事,拘天子行人鸿臚丞 赵德楷 ,帝遣使晓敕,十返,无悛言。”
(2).十种反常现象。 宋 倪思 经鉏堂杂志:“贵人十反:夜当卧而饮宴;早当起而醉卧;心当逸而劳;身当劳而逸;吝束脩不请师教子弟,而以大钱顾教声妓;药饵无病而服,有病不肯服;果蔬尚新不待熟;食物取细失正味;山水不喜真境而喜图画;器用不贵金银而贵铜甆。”
(3).即十番鼓,民间器乐合奏乐名。 清 吴伟业 《望江南》词之八:“一曲轻圆同伴少,十反麤细听人多。絃索应云锣。”详“ 十番鼓 ”。
《漢語大詞典》:十番鼓
一种器乐合奏名。因演奏时轮番用鼓、笛、木鱼等十种乐器,故名。起于 明 万历 时,今仍流行于 苏 、 浙 、 闽 等地。初以打击乐器为主,后亦杂以多种管弦乐器,其种类因时因地而异,所用乐器亦有不限于十种者。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吹洞簫,唱时曲,酒半,打十番鼓。” 清 何洯 《竞渡歌》:“《伊凉曲》杂十番鼓,引出翩翩游冶郎。” 清 吴伟业 《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此地繇来盛歌舞,子弟三班十番鼓。”亦省作“ 十番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选优》:“我们君臣同乐,打一回十番何如?”红楼梦第十一回:“现叫奴才找了一班小戏儿并一档子打十番的,都在园子里戏臺上预备着呢。” 冰心 《往事二》四:“我梦中停足倾耳,自然赞叹,这是‘十番’,究竟还是东方的古乐动人!”参阅 清 叶梦珠 《阅世编·纪闻》、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
《漢語大詞典》:钟人(鍾人)
周 代掌钟鼓奏乐之人。仪礼·燕礼:“宾所执脯以赐钟人於门内霤,遂出。” 郑玄 注:“钟人,掌以钟鼓奏九夏。”
《國語辭典》:合头(合頭)  拼音:hé tóu
1.传统套数中,当数曲连用时,开头的一、二句均采用相同的曲调,此相同部分称为「合头」。
2.南曲曲牌最后的几句唱腔,加入数人齐唱。也称为「合头」。
《漢語大詞典》:律准(律準)
古人奏乐时,用以测定声调高低、使发音准确无误的乐器。新五代史·周臣传·王朴:“又詔 朴 考正雅乐, 朴 以谓十二律管互吹,难得其真,乃依 京房 为律準,以九尺之絃十三,依管长短寸分设柱,用七声为均,乐成而和。”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音律:“后来人不解逐律吹, 京房 始有律準,乃先做下一箇,母子调得正了,后来只依此为準。”
《國語辭典》:乐队(樂隊)  拼音:yuè duì
指演奏音乐所组成的团队。如军乐队、管乐队、爵士乐队等。
《漢語大詞典》:繁手
弹奏乐器的一种变化复杂的手法。文选·马融〈长笛赋〉:“繁手累发,密櫛叠重。” 吕延济 注:“繁手,手指繁捻而累举如梳齿也。”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繁手超於北里,妙舞丽於《阳阿》。”
《漢語大詞典》:警场(警場)
(1).古代帝王祭祀行大礼前夕奏乐严鼓,侍卫警夜,止人清场,谓之“警场”。 宋 洪适 《转对札子》:“今所用鼓吹警场诸工,凡一千一百五十有九人。” 宋 洪迈 容斋五笔·冥灵社首凤:“ 光尧 上仙,於梓宫发引前夕,合用警场导引鼓吹词。”
(2).指负责警夜守鼓的卫士。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车驾宿大庆殿:“又置警场於 宣德门 外,谓之武严兵士。”宋史·乐志十五:“国家大饗、乘舆斋宿必设警场,肃仪而严祀事。”
《國語辭典》:武场(武場)  拼音:wǔ cháng
1.戏曲伴奏乐队中的打击乐部分。如京剧的单皮鼓、檀板、大锣、小锣、铙钹、水钗、堂鼓等。
2.清时考武科的场所。
《國語辭典》:坠子(墜子)  拼音:zhuì zi
1.挂在器物末端,做为装饰的小东西。如:「耳坠子」、「扇坠子」。《红楼梦》第五八回:「昨儿是他摆弄了那坠子半日,就坏了。」也称为「坠脚」。
2.耳坠子。《红楼梦》第三一回:「把宝兄弟的袍子穿上,靴子也穿上,额子也勒上,猛一瞧,倒像是宝兄弟,就是多两个坠子。」
3.源于河南的一种曲艺。参见「坠子戏」条。
《國語辭典》:吹打  拼音:chuī dǎ
1.吹奏、敲击各种乐器。《西游记》第四四回:「只听得那里吹打,悄悄的爬起来。」《儒林外史》第四六回:「戏子吹打已毕,奉席让坐。」也作「吹弹」。
2.曲牌名。是戏曲中常用的伴奏乐曲。凡迎宾、送客、朝拜、升帐、升堂、庆功等场面吹奏此曲。
《漢語大詞典》:豫和
唐 代祭天神所奏乐曲名。旧唐书·音乐志一:“祭天神奏《豫和》之乐,地祇奏《顺和》,宗庙奏《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