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河北人,字修奇。少孤,奉母至孝。博通诸经,志在著述,始注《孝经》、《论语》,颇传于世。后赴召,太尉高允称其通识远致,非凡学所及。秘书监游雅,始颇好之,引入秘省,欲授以史职。后与论典诰,奇屡屈雅,雅恶之而不用。坐谤书被杀。
常珍奇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汝南人。初为南朝宋孝武帝刘骏之司州刺史,献文帝时以拥立刘子勋,未成,投北魏。为持节平南将军、豫州刺史、河内公。后复叛归南朝宋,烧城东门,斩三百余人,为魏将元石所破,匹马逃免。
全宋文·卷五十四
珍奇,汝南人,大明中为司州刺史。泰始初,与薛安都袁顗等举兵,应晋安王子勋。子勋败,遣使请降于魏,魏以为平南将军、豫州刺史、河内公。明年,征其质子,不遣,为元石所破,逃免。
王僧奇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全后魏文·卷五十二
僧奇,熙平初为四门小学博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6—611 【介绍】: 隋安定鹑觚人,字里仁。其先世本姓尞。父允仕西魏,赐姓牛。弘性宽和,好学博闻。入隋为秘书监。尝请开献书之路。奉敕修五礼。正新乐,立明堂,议其得失。拜吏部尚书,封奇章郡公。奉炀帝诏修《大业律》十八篇。从幸江都,大业六年十二月卒。谥宪。
全隋文·卷二十四
弘字里仁,本姓尞,安定鹑觚人。仕周,为中外府记室、内史上士。转纳言上士,加威烈将军、员外散骑侍郎,袭父允爵临泾公。宣政初,转内史下大夫,进位使持节、大将军、仪同三司。隋受禅,迁散骑常侍、秘书监。拜礼部尚书,除太常卿。寻授大将军,拜吏部尚书。炀帝即位,进位上大将军,改右光禄大夫。大业六年卒,赠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文安侯,谥曰宪。有《集》十二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5—648 【介绍】: 唐定州安平人,字重规。李德林子。幼多病,祖母以百药名之。七岁能属文,号奇童。隋时授太子舍人兼东宫学士,后归唐。受谮,流泾州。太宗重其才名,召拜中书舍人,赐爵安平县男,诏修定《五礼》、律令,撰《齐书》。累官至宗正卿,爵为子。百药以名臣之子,才行相继,四海名流,莫不宗仰。藻思沉郁,尤长于五言诗。卒谥康。所撰《齐书》行于时。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565—648 字重规,定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人。隋内史令、安平公李德林之子。幼年多病,故以“百药”为名。七岁解属文,号“奇童”。隋开皇初,授东宫通事舍人,迁太子舍人,兼东宫学士。后袭父爵,进礼部员外郎。炀帝即位。因忤旨贬为桂州司马,废还乡里。后又授建安郡丞。入唐,为泾州司户。太宗贞观元年(627),召为中书舍人。二年,迁礼部侍郎。四年,授太子右庶子。十年,以撰《北齐书》成,加散骑常侍,行太子右庶子。后数年自请致仕,以诗酒自适。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隋书·李德林传》附、《大唐新语》卷八。百药才行显世,好奖荐后进。系太宗时代著名诗人,藻思沉郁,尤长五言。现存诗作,以应制奉和诗居多,以咏怀古迹诗称佳,代表作为《郢城怀古》、《晚秋登古城》。原有集30卷,已佚。后人辑为《李百药集》1卷。《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
唐诗汇评
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隋内史令李德林子。七岁能属文。开皇初,授太子通事舍人,兼学士,辄谢病去。召袭父爵,署礼部员外郎。炀帝即位,废还乡里。入唐,太宗即位,拜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大子左、右庶子,散骑常侍,宗正卿。有《李百药集》三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二
百药字重规。隋内史令德林子。开皇时袭爵安平公。武德中授泾州司户。太宗朝累官宗正卿。贞观二十二年卒。年八十四。谥曰康。

作品评论

卢照邻《南阳公集序》
李长于五言,下笔无滞。
《大唐新语》
李百药,德林之子,才行相继,海内名流莫不宗仰。藻思沉蔚,尤工五言。太宗常制《帝京篇》,命其和作,叹其精妙,手诏曰:“卿何身之老而才之壮,何齿之宿而意之新?”及悬车告老,怡然自得,穿地筑山,以诗酒自适,尽平生之志。
唐音癸签
李安平藻思沉郁,尤长五言,如“柳色迎三月,梅花隔二年”,含巧于硕,才壮意新,真不虚人主品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7—674 【介绍】: 或作独逻、习农乐。唐时南诏国创建者。九隆五族人。姓蒙氏,名奴逻,“细”为大首领称号。耕于巍山之麓,孳牧繁息,部众日盛,代张氏立国,号曰封民,称南诏。太宗贞观时迁居珑玗图山。高宗时,遣子入侍,赐锦袍,授巍州刺史。卒,南诏谥高祖,又称奇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沂州临沂人。初为卢龙军裨将,后投薛嵩,嵩卒,事田承嗣。及田悦拒命,马燧败之洹水,令奇使子符璘引兵降燧。悦怒,执令奇,令奇临刑色不变,卒年七十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嵩。唐睦州新安人,字子奇,号檀栾子。皇甫湜子。工词。有《醉乡日月》、《大隐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子奇,自称檀栾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皇甫湜之子,或曰牛僧孺表甥。事迹略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一、《唐诗纪事》卷五二。《新唐书·艺文志三》、《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一著录其《醉乡日月》3卷,《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大隐赋》1卷,今佚。《全唐诗》存诗13首,断句1联,词18首(内诗词重收者4首)。《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
唐诗汇评
皇甫松,生卒年不详,一作皇甫嵩,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西)人。皇甫淡之子。举进士不第,终身布衣。松工诗词,《花间集》录其词十二首,近人辑有《檀栾子词》一卷。有《醉乡日月》三卷,今但存辑本。《全唐诗》存诗十三首。

作品评论

诗人主客图
广大教化主。白居易。……及门十人:费冠卿、皇甫松、殷尧藩、施肩吾、周光范、祝天膺、徐凝、朱可名、陈标、童翰卿。
刘之奇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善画山水。
吕梦奇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八百四十
梦奇。后唐明宗授幽州节度判官。迁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出祁之张氏。方三岁。能暗诵大云经。殊通利天后闻之。诏使见为抚顶。赐紫伽黎。俾出家于太原之崇福寺。稍长充寺上座。气貌刚介。见者畏惮之。行市井。见二众。或失仪矩。必惩戒。不小贷。晚脩禅寂尤谨。已而卒。年八十馀矣。其遗影并赐衣。俱存于寺之九子母院。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读诵篇第八之一
释慧警。姓张氏。祁人也。少而聪悟襁褓能言。二亲鞠爱。邻党号为奇童。属新译大云经。经中有悬记女主之文。天后感斯圣莂。酷重此经。警方三岁有教其诵通。其含嚼纡郁调致天然也。遂彻九重乃诏讽之。帝大悦抚其顶。敕授紫袈裟一副。后因出家。气貌刚介学处坚固充本寺上座。拯顿颓纲人皆畏惮。或于街陌见二众失仪片招讥丑。必议惩诫断无宽理。后修禅法。虚室生白。终时已八十馀龄矣。九子母院有遗影并赐紫衣存焉。
薛奇章 朝代: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见薛奇童。
唐诗汇评
薛奇章,一作薛奇童,生卒年不详,字灵孺,河东(今山西永济)人。玄宗朝官至大理司直。官终慈州刺史。《全唐诗》存诗七首。

作品评论

诗薮
国秀集》有太子司仪薛奇童,似是人名。然唐又有蒋奇童,岂亦人名耶?诗话评薛五言律“禁苑春风起”云:“如此丽则,不谓奇章而何?”则不得为名,审矣。薛又有《云中行》七言古,在王勃、李峤间;《玉阶怨》五咨绝,得太白、昌龄调。盖初、盛之超然者,时名字湮没不传,可为浩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温其。唐成都人。赵公祐子。幼颖悟,绰有父风。于成都寺观所绘壁画,世称高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滑州胙人。刘政会子。武周长寿中为天官侍郎,曾荐张鷟、司马锽为监察御史,二人因申屠玚以谢,奇正色曰:“举贤本无私,何见谢?”闻者皆竦。后为酷吏所陷,被杀。
僧义忠 朝代:武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潞州襄垣人。俗姓尹。有奇操,通经论。住京兆大慈恩寺,末年归潞,年七十二卒。有《成唯识论纂要》、《成唯识论钞》、《法华经钞》、《无垢称经钞》。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生潞之襄垣尹氏。甫九岁。即依淄州沼阇梨出家。沼使诵涅槃大经。未几而习复。无小脱误。时年十三矣。年二十受具足戒。深研四分律。旁通十二门论。且为众开演。沼谓之曰。蹄涔之水。恶足以容吞舟之鱼。慈恩基师方有声海宇。遂相与𢹂持而就学焉。阅五年。而受法华无垢称等经。百法因明俱舍成实唯识等论。高座屡登。长筵每展。于是著成唯识纂要。成唯识论钞。法华经钞。无垢称钞。百法论疏。忠平常必向西北方。行坐冥心。兜率内院以祈往生。一日晨兴澡漱讫。望空拜如有所祷。顷之跏趺命诸子。教戒忽异香充庭。光影烛室。忠合掌仰瞩曰。秽弱比丘。何烦大圣。躬至接引。遂逝。时年七十二。
宋高僧传·卷第四 义解篇第二之一
释义忠。姓尹氏。潞府襄垣人也。年始九岁宿殖之性志愿出家。得淄州沼阇梨为师。若凤巢中之生鹓雏也。少秉奇操慧解不伦。沼授与大涅槃经。时十三岁矣相次诵彻四十卷。众皆惊骇。号空门奇童也。二十登戒学四分律义理淹通。旁习十二门论。二本即当讲演。沼师知是千里之骏。学恐失时。闻长安基师新造疏章门生填委声振天下。乃师资相将同就基之讲肆。未极五年。又通二经五论。则法华无垢称及百法因明俱舍成唯识唯识道等也。由兹开奖弟子繁多。讲树别茂于枝修。义门旁开于关窍。乃著成唯识论纂要。成唯识论钞三十卷。法华经钞二十卷。无垢称经钞二十卷。百法论疏。最为要当。移解二无我归后。是以掩慈恩之繁。于今盛行勿过忠本。所谓列群玉贯众花。王装琼树之林。花缀蜀机之锦。辈流首伏声彩悠飏。况基师正照于太阳。忠也旁衔于龙烛。四方美誉千里归心者不可胜算矣。传持靡怠。仅五十馀年。计讲诸教七十许遍。至年七十二。忽起怀土之心。归于昭义。示同初夏诵戒行道。每一坐时。面向西北。仰视兜率天宫。冥心内院。愿舍寿时得见天主。永离凡浊终得转依。一日晨兴澡洗讫。整肃容仪望空礼拜。如有哀告之状。少顷结加趺坐。嘱付流通教法之意毕。忽异香满室彩云垂空。忠合掌仰视曰。秽弱比丘何烦大圣躬来引接。言尽而化。乡人道俗建塔供养。全身不坏。至今河东乡里高冈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