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以夷制夷  拼音:yǐ yí zhì yí
1.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冲突,削减力量,以便控制或攻伐。也作「以夷伐夷」、「以夷治夷」。
2.学习他国的长处,来克制他国。
《漢語大詞典》:以夷攻夷
(1).使夷人自相攻伐。本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一种民族分化政策。汉书·晁错传:“以蛮夷攻蛮夷,中国之形也。” 颜师古 注:“不烦华夏之兵,使其同类自相攻击也。” 宋 王安石 《宋翰林侍读学士知许州军州事梅公神道碑》:“公请择人,使 潘罗支 ,兵法所谓,以夷攻夷。”明史·李材传:“给事中 唐尧钦 等亦言:‘ 材 以夷攻夷,功不可泯。’”
(2).晚 清 时,亦指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对付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 清 魏源 《海国图志叙》:“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
《國語辭典》:用夏变夷(用夏變夷)  拼音:yòng xià biàn yí
以诸夏的文化影响外族。《孟子。滕文公上》:「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漢語大詞典》:玆夷
一种大山龟。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蟕蠵者,俗谓之玆夷,乃山龟之巨者。人立其背,可负而行。”
分類:大山
《漢語大詞典》:王夷甫识石勒(王夷甫識石勒)
晋 王衍 ,字 夷甫 ,位望隆重,有识鉴。 石勒 年十四,行贩 洛阳 ,倚啸上东门。 衍 见而异之,谓将为天下患。长而为群盗,归 刘渊 ,屡将兵陷州郡。 晋 太兴 中,自称 赵王 ,旋杀 刘曜 称帝,建立 后赵 政权,于十六国中,最为强盛。事见晋书·石勒载记后以“王夷甫识石勒”喻能预识心怀异志者。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匡赞》:“﹝ 九龄 ﹞因奏曰:‘ 禄山 狼子野心,而有逆相,臣请因罪戮之,冀絶后患。’ 玄宗 曰:‘卿勿以 王夷甫 识 石勒 之意,误害忠良。’” 元 白朴 《梧桐雨》楔子:“[ 张九龄 云]‘陛下,此人有异相,留他必有后患。’[正末云]‘卿勿以 王夷甫 识 石勒 ,留着怕做甚么?兀那左右,放了他者。’”
《分类字锦》:武夷迎诏(武夷迎诏)
宋史仪卫志以元符二年武夷君庙有仙鹤迎诏政和二年延福宫宴辅臣有群鹤自西北来盘旋于睿谟殿上及奏大晟乐而翔鹤屡至诏制瑞鹤旗
分类:
《分类字锦》:四夷咸宾(四夷咸宾)
刘公舆太常观四夷乐赋于以彰四夷之咸宾于以表五兵之载戢
分类:杂乐
《漢語大詞典》:四夷馆(四夷館)
(1). 北魏 时在 洛阳 城南所设的宾馆,以居四邻各国来归附的人。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龙华寺:“ 永桥 以南, 圜丘 以北, 伊 洛 之间,夹御道有四夷馆。道,东有四馆:一曰 金陵 ,二曰 燕然 ,三曰 扶桑 ,四曰 崦嵫 。”
(2). 明 永乐 五年所设专门翻译边疆少数民族及邻国语言文字的机构。初隶属翰林院,后以太常寺少卿提督馆事。内分 蒙古 、 女直 、 西番 、 西天 、 回回 、 百夷 、 高昌 、 缅甸 八馆,后增 八百 、 暹罗 二馆。参阅明史·职官志三
《分类字锦》:通道夷蛮(通道夷蛮)
书惟克商遂通道于九夷八蛮孔传皆通道路无远不服
分类:道路
《分类字锦》:殄草芟夷
周礼稻人掌稼下地凡稼泽夏以水殄草而芟夷之注殄病也绝也谓将以泽地为稼者必于夏六月之时大雨时行以水病绝草之后生者至秋水洞芟之明年乃稼
分类:耕穫
《漢語大詞典》:佟夷
对 满 人的蔑称。 满 族多 佟 姓,故称。 清 钱谦益 《送张处士赴辽东参谋序》:“ 辽 左自 佟 夷作难,破城丧师,势如燎毛。”
《分类字锦》:学堂莹夷(学堂莹夷)
见眉过目注
分类:相术
《分类字锦》:夷则之气(夷则之气)
陈氏乐书磬之为器昔人谓之乐石立秋之音夷则之气也
分类:
《漢語大詞典》:夷拔
攻破。魏书·城阳王鸾传:“进不能夷拔贼城,退不能殄兹小寇,亏损王威,罪应大辟。”
分類:攻破
《漢語大詞典》:夷刜
杀戮,屠杀。 清 姚鼐 《明赠太常卿张公祠碑文》:“ 明 崇禎 十一年冬,大 清 兵自 青山口 入畿甸,所过夷刜,蔑能防阻。”
分類:杀戮屠杀
《漢語大詞典》:夷姤
谓性情平和厚重。管子·地员:“士女皆好,其民工巧。其泉黄白,其人夷姤。” 郭沫若 等集校引 王绍兰 云:“説文:‘夷,平也。’……姤,读为‘垕’。‘垕’即‘厚’之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