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34,分223页显示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73  74  75  7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摘头
折头
鱼头公
韵头
鸢头
冤头
表头
骲头
呈头
吃剑头
参头
鹳头
伧头
缠头客
差科头
《漢語大詞典》:摘头(摘頭)
谓摘去头上首饰。《金瓶梅词话》第七五回:“良久, 月娘 进里间内,脱衣裳,摘头。”
即搔头。 清 方以智 通雅·衣服:“搔头,一名擿头……仪礼‘櫛笄’注:‘榛笄有首者。’若今时刻鏤摘头矣。”参见“ 搔头 ”。
《國語辭典》:搔头(搔頭)  拼音:sāo tóu
1.搔抓头部。唐。杜甫秋日夔州咏怀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诗:「唤起搔头急,扶行几屐穿。」
2.发簪。三国魏。繁钦〈定情〉诗:「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唐。白居易长恨歌〉:「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國語辭典》:折头(折頭)  拼音:zhé tou
折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大约能设法弄个三十来万,讲个折头,也就了结了。」
分類:折扣
《漢語大詞典》:鱼头公(魚頭公)
见“ 鱼头参政 ”。
《國語辭典》:鱼头参政(魚頭參政)  拼音:yú tóu cān zhèng
宋代鲁宗道官拜参知政事,个性刚直,嫉恶敢言,贵戚用权的都怕他,因他姓鲁且骨鲠,故被称为「鱼头参政」。见《宋史。卷二八六。鲁宗道传》。
《國語辭典》:韵头(韻頭)  拼音:yùn tóu
韵母的介音部分。参见「介音」条。
《國語辭典》:韵母(韻母)  拼音:yùn mǔ
汉语字音中,除去声母、声调后所剩的部分,可分成韵头(介音)、韵腹和韵尾三部分。如欢(huan),u为介音,a为韵腹,n为韵尾,凡韵母必有韵腹,至于介音、韵尾则可有可无。如攀(pan),无介音,脱(tuo)则无韵尾。或单称为「韵」。
《骈字类编》:鸢头(鸢头)
夲草鸢尾根名鸢头保升曰草名鸢尾根名鸢头亦谓之鸢根
《國語辭典》:冤头(冤頭)  拼音:yuān tóu
冤家对头。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四出:「可笑香君才下楼来,偏撞两个冤头,这场是非免不了的。」
分類:仇人
《高级汉语词典》:表头  拼音:biǎo tóu
仪器仪表的供读取测量数字的部分
《國語辭典》:骲头(骲頭)  拼音:bó tóu
用骨制成的箭头。元。张宪〈许将军郊居〉诗:「细弓胶劲不须焙,手撚骲头寻雁声。」《儿女英雄传》第一一回:「一句话未完,只听得山腰里吱的一声骲头响箭,一直射在半空里去。」
《國語辭典》:骲箭  拼音:bó jiàn
用骨制成箭头的箭。因将骨镂穴,所以射出时可发出响声,作为信号箭。参见「嚆矢」条。《资治通鉴。卷一三四。宋纪十六。宋顺帝升明元年》:「左右王天恩曰:『领军腹大,是佳射堋,一箭便死,后无复射,不如以骲箭射之。』帝乃更以骲箭射,正中其齐。」
《漢語大詞典》:呈头(呈頭)
(1).犹承当。呈,用同“ 承 ”。 元 曾瑞 《青杏子·骋怀》套曲:“痼疾长发,业贯将盈,努力呈头。”
(2). 清 代对行会头目的别称。
《漢語大詞典》:吃剑头(吃劍頭)
亦作“喫剑头”。 吃剑才。 元 无名氏 《锁魔镜》第三折:“若撞见那两箇妖魔吃剑头,半合儿也不勾,杀的那廝无处安身,有地难投。” 元高文秀《黑旋风》第四折:“则为这喫剑头,送得俺哥哥牢内囚,风也不透。”参见“ 吃剑才 ”。
《漢語大詞典》:吃剑才(吃劍才)
亦作“喫剑才”。 詈词。犹言该杀的家伙。 元 郑廷玉《金凤钗》第三折:“想昨宵吃剑才,人一般好看待,杀人贼你做来。”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二折:“﹝我﹞把你掳掠中军帐门外,似这等跋扈 襄阳 喫剑才。” 元 无名氏 《冤家债主》第一折:“你引着些帮閒汉,更和这喫剑才。”
分類:詈词家伙
《國語辭典》:参头(參頭)  拼音:cān tóu
禅宗寺院中负责指挥教导新到僧人、行者工作的僧人。《董西厢》卷二:「几个参头行者,著箭后即时坐化。」《喻世明言。卷二四。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思温听其语音,类东京人,问行者道:『参头,仙乡何处?』」
《骈字类编》:鹳头(鹳头)
陆玑诗疏夲草衍义云鹳头无丹项无乌带身如鹤者是兼不善唳但以喙相击而鸣多在楼殿上作窠
《漢語大詞典》:伧头(傖頭)
孱头,懦夫。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三折:“哎,原来这 子房 也是箇傖头。您待把一池緑水浑都佔,怎生来不放傍人下钓舟,却教喒何处吞钩?” 徐嘉瑞 《金元戏曲方言考·伧头》:“傖即孱也。汉书·张耳传‘吾王孱王也’ 孟康 曰:‘ 冀州 人谓懦为孱。’今谓下劣怯懦为孱头。”
分類:懦夫
《漢語大詞典》:缠头客(纏頭客)
旧指寻花问柳者。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五:“﹝ 颜鑑堂 ﹞《题楚莲香》云:‘蝶蜂也似缠头客,乱逐游踪上下狂。’”参见“ 缠头 ”。
分類:寻花问柳
《國語辭典》:缠头(纏頭)  拼音:chán tóu
1.古时舞者用彩锦缠头,当宾客宴集,赏舞完毕,常赠罗锦给舞者为彩,称为「缠头」。对于青楼歌妓,宾客也往往赐锦,或以财物代替。后把送给歌伎或妓女之财物称为「缠头」。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宋。陆游 梅花绝句一○首之四:「濯锦江边忆旧游,缠头百万醉青楼。」
2.回人以白布缠头,称为「缠头回子」。也称为「缠回」。
《漢語大詞典》:差科头(差科頭)
官府中征调赋役的头目。 唐 白居易 《自咏》之二:“一家五十口,一郡十万户。出为差科头,入为衣食主。”此以指郡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