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52,分251页显示  上一页  170  171  172  173  174  176  177  178  17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红头阿三
红头军
红头签
红头文件
红头巡捕
红头涨脸
红头子
恨如头醋
横头横脑
汗青头白
嗐头
憨头憨脑
憨头狼
含着骨头露着肉
禾头生耳
《國語辭典》:红头阿三(紅頭阿三)  拼音:hóng tóu ā sān
吴语。称英租界中的印度巡捕。也称为「红头」、「红头黑炭」。
《漢語大詞典》:红头巡捕(紅頭巡捕)
指旧 上海 租界巡捕房的 印度 籍巡捕。《海上花列传》第十一回:“﹝ 小云 ﹞正要发喊,那鬼倒走到亮里来,方看清是红头巡捕。” 郭沫若 《阳春别》:“教授好像比青年还要悲愤的样子,他指着楼口上站着的一位红头巡捕又接着说道。”
《漢語大詞典》:红头军(紅頭軍)
指红巾裹头的农民起义军。《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同文社学和淳风社学》:“ 甘先 那时还年青,他也是打番鬼的少年好汉,以后是红头军的一路首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纺织工人参加抗英斗争》:“闻说他打了番鬼以后,又参加 陈开 、 李文茂 的红头军。”《太平天囯故事歌谣选》《自从来了红头军》
《漢語大詞典》:红头签(紅頭簽)
古时御厨中的一种食品。 宋 陆游 《南唐书·杂艺方士节义列传》:“﹝御厨﹞食味,有鷺鷥饼、天喜饼、駞蹄餤、春分餤、蜜云饼、鐺糟炙、瓏璁餤、红头签、五色餛飩、子母馒头。”
《漢語大詞典》:红头文件(紅頭文件)
指党、政领导机关下发的文件。因版头名称常印成红字,故称。《人民日报》1984.7.5:“受旧的传统习惯势力束缚,离开‘红头文件’不走路的人,长期以来采取等待、观望的态度,加上某些职能部门的条条框框,成为企业改革中的‘梗阻’。”
《漢語大詞典》:红头巡捕(紅頭巡捕)
指旧 上海 租界巡捕房的 印度 籍巡捕。《海上花列传》第十一回:“﹝ 小云 ﹞正要发喊,那鬼倒走到亮里来,方看清是红头巡捕。” 郭沫若 《阳春别》:“教授好像比青年还要悲愤的样子,他指着楼口上站着的一位红头巡捕又接着说道。”
《高级汉语词典》:红头涨脸
发怒时面色泛红的样子
《國語辭典》:红头子(紅頭子)  拼音:hóng tóu zi
旧时占领山头为王的盗贼。因以红巾缠头,故称为「红头子」。《水浒传》第三四回:「红头子敢如此无礼!不须公祖忧心,不才便起军马,不拿了这贼,誓不再见公祖。」
《國語辭典》:红头(紅頭)  拼音:hóng tóu
吴语。称英租界中的印度巡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只见那去叫巡捕的家人来说:『此刻是交班的时候,街上没有巡捕。』龙光道:『你到门口站著,有了就叫进来,不问是红头白脸的。』」也称为「红头黑炭」、「红头阿三」。
《高级汉语词典》:恨如头醋
比喻非常可恶,令人恨得切齿
《漢語大詞典》:横头横脑
显得粗暴蛮横、自以为是的冒昧行为。例如:不能容忍一个美国佬的小学教师在纯粹是英国人的事情上这样横头横脑地随便插嘴。
《漢語大詞典》:汗青头白(汗青頭白)
谓书成人老。语出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阁笔相视,含毫不断。故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 明 张居正 《纂修事宜疏》:“庶人有定守,事易考成,在各官可免汗青头白之讥,而臣等亦得以逭旷职素飱之咎矣。”
分類:成人
《漢語大詞典》:嗐头(嗐頭)
方言。即号筒。 鲁迅 《朝花夕拾·无常》:“这乐器好像喇叭,细而长,可有七八尺,大约是鬼物所爱听的罢……所以我们叫它‘目连嗐头’。”
分類:方言号筒
《漢語大詞典》:憨头憨脑(憨頭憨腦)
纯朴老实;呆头呆脑。 杨朔 《北线》十六:“ 李全喜 也不多说,憨头憨脑地笑着朝后楼一个小窗指了指。” 陈世旭 《打赌》:“你这个每天只晓得缩在角落里,憨头憨脑地用锉刀创造噪音的人,是享受不到无花果的。”
《高级汉语词典》:憨头狼
傻小子
《漢語大詞典》:含着骨头露着肉(含着骨頭露着肉)
比喻闪烁其词,不明不白。红楼梦第八八回:“你要我收下这个东西,须先和我説明白了。要是这么‘含着骨头露着肉’的,我倒不收。”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列公,请想这桩‘套头裹脑’的事,这段‘含着骨头露着肉’的话……此外就得让説书的还知道个影子了。”《三侠五义》第一一八回:“你不用合我含着骨头露着肉的。你既有心,我也有意。”
分類:不明不白
《漢語大詞典》:禾头生耳(禾頭生耳)
亦称“ 禾生耳 ”。 谓庄稼遭雨后禾头长出卷曲如耳形的芽蘖。古谚有所谓“秋雨甲子,禾头生耳。”见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一。禾生耳,预示收成不好。 唐 杜甫 《秋雨叹》诗之一:“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南唐 李建勋 《闲出书怀》:“溪田雨涨禾生耳,原野鶯啼黍熟时。” 宋 杨万里 《明发石山》:“便恐禾生耳,寧论客断魂。”一说,“禾头生耳”之“禾”,乃“木”字之误。参阅 明 陈士元 《俚语解》卷二及九家集注杜诗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