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迷头认影
【俗语佛源】
这是《楞严经》里所说的宝罗城狂人演若达多的一则故事。故事的大意是:演若达多是个从来不爱梳洗的人,蓬头垢面。古代没有镜子,他也无法认识自己的面目。一天,他口渴了,走到河边喝水,河水清澈见底,当他俯下身子的时候,看见水里有一蓬头垢面、狰狞可怕的影像,演若达多转身就跑,逢人便说:河里有一鬼魅,是如何如何的形象。他哪里知道,水里的「鬼魅」便是他自己的「尊容」。故事用以比喻迷失本性,不见自己的本来面目。《五灯会元·泐潭洪英禅师》说:「诸祖相继,至于达摩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语言,岂不是先圣方便之道?自是当人不信,却自迷头认影,奔逐狂途,致使,流浪生死。」同书卷六说:「不识家珍,迷头认影。」后来用「迷头认影」形容十分糊涂。(无名氏)
烧头香
【俗语佛源】
「烧头香」又叫做「烧头炉香」。这是一种民间的风俗,拜佛、敬神等都有。谓信徒赶早到寺、观或神祠,争上第一炉香,以示虔诚。此风俗由来已久,在宋代已盛行。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州西灌口二郎生日,最为繁盛……夜五更争烧头炉香,有在庙止宿,夜半起以争先者。」又如清·袁枚《子不语·烧头香》:「凡世俗神前烧香者,以侵早第一枝为头香,至第二枝便不敬。有山阴沈姓者,必欲到城隍庙烧头香,屡起早往,则已有人先烧矣,闷闷不乐。」又如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十五:「(韩元英)遣一亲信仆持香往岱岳祈谢,谓曰:『圣帝惟享头炉香。』……按此知世俗有烧头香之说,由来久矣。」(李明权)
虚头
【俗语佛源】
遮人眼目的骗局、花招,俗谓之「虚头」。如《西游记》第三二回:「好大圣!你看他弄个虚头,把眼揉了一揉,揉出些泪来。」也指虚假不实的部分。如叶圣陶《四三集·感同身受》:「你可知道,我每天同它要碰几回面——不说虚头,平均总有两百回。」「虚头」出于禅宗的《景德传灯录2全豁禅师》:「德山曰:『梨是昨日新到否?』曰:『是。』德山曰:『什么处学得遮个虚头来!』」虚头,与真参实修相对而言。(李明权)
冤有头,债有主
【俗语佛源】
语出禅宗。《五灯会元·法云本禅师法嗣》:「上堂,众集定,喝一喝曰:『冤有头,债有主』。」原意当为找准目标,对机。后谓报仇、讨债要找准冤家、债主,不累及他人。如曹禺《日出》第四幕:「谁叫你跟他们说好话?冤有头,债有主。我自己没求过他们,要你去求?」也写作「冤各有头,债各有主」。如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五:「是呀,你们冤各有头,债各有主,各算各的,不就结了?」这句俗语还反映出佛家「因果报应」的说教。佛家认为,前世造恶「欠债」,今生就会碰上冤家对头来「讨债」。(李明权)
摇头摆尾
【俗语佛源】
形容喜悦或悠然自得的样子。《五灯会元·夹山会禅师法嗣·洛甫元安禅师》中载:临济大师的侍者元安,原来很受大师的赏识,元安因此自鸣得意起来,以致一次竟然向临济大师「唱」起来,被大师斥责处罚后,元安当下辞行去南方。第二天,临济大师上堂,贬元安的行为是「临济门下有个赤梢鲤鱼,摇头摆尾向南方去,不知向谁家[韭]翁里淹杀?」以后人们把摇头摆尾作为得意轻狂、悠然自得的形容词。如元·孙仲章《堪头巾》第一折:「若是间人啊,无过是摇头摆尾弄精神。」又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他出来一见了,便摇头摆尾的说道:此所谓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李君冈)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俗语佛源】
谓行善得乐报,作恶得苦报,不会没有报应,只是报应有快有慢而已。佛教说「三是因果报应」。依善恶业力的大小,或现世受报,称为「现报」;或来生受报,称为:「生报」;或隔二生以上才受报,称为「后报」。这就是所谓「来早」或「来迟」的不同。如元·无名氏《砂担》第二折:「休将奸狡昧神,祸福如同烛影随;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这句俗语的变式较多,且举数例。如明·张景《飞丸记》第十六出:「善恶终有报,只争早与迟。自家押解的便是。世藩丈夫相权,善作威福,缙绅切齿,台谏舌缩。不意天意昭昭,祸来忽倏。」又如《飞龙全传》第八回:「可怜二魏平日千般凶恶,万种强梁,今日双双俱遭郑恩之手,了命归阴。正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善恶必报,迟速有期。」也省为「善恶到头终有报」。如峻青《写在百花重放的时候》:「我们中国有一句老话:善恶到头终有报」。(李明权)
十二头陀行
【三藏法数】
(出十二头陀经)
梵语头陀,华言抖擞。谓能抖擞烦恼之尘垢也。盖比丘当离愦闹,不乐饰好,心绝贪求,无诸憍慢,清净自活,以求无上正真之道,故有十二种之行焉。(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住阿兰若处〕,梵语阿兰若,华言寂静处。谓比丘当住于空闲寂静之处,身离愦闹,心离欲尘,永绝攀缘,求无上道,是为头陀行也。
〔二、常行乞食〕,谓比丘离诸贪求,不受他请,常行乞食,以资色身,助成道业。若得食时,或好或恶,不起分别增减之念;若不得食,亦无嫌恨,得与不得,心常平等,是为头陀行也。
〔三、次第乞食〕,谓比丘乞食之时,不著于味,不轻众生,不择贫富,常平等一心次第而乞,是为头陀行也。
〔四、一食〕,谓比丘修道,应作是念:我求一食尚多有所妨,何况小食、后食,若不自损,则失半日之功,不能一心行道。是故断数数食,受一食法,是为头陀行也。(小食者,晨时食也;后食者,过中食也。)
〔五、节量食〕,谓比丘所乞之食,当作三分。若见渴乏者,以一分施之。又减一搏食,至空静处,置净石上,施诸禽兽。若不见困乏者,但食三分之二,亦留一分,不得尽食。如此,则身轻安隐,易消无患,不废行道。若贪心极啖,则腹胀气塞,妨损道业。是故节食为头陀行也。
〔六、过中不饮浆〕,浆即果浆、蜜浆之类,谓比丘修道,于种种浆,日若过中,悉不得饮。若饮者,则心乐著,贪求无厌,不能一心修习善法,是故过中不饮浆,为头陀行也。
〔七、著弊衲衣〕,谓比丘不贪服饰,不求好衣,但于聚落中拾陈旧废弃之物,浣濯令净,作为衲衣,覆除寒露而已。若贪新好,则多追求,以损道行;又能招致贼盗,是故著弊衲衣为头陀行也。
〔八、但三衣〕,三衣者,九条、七条、五条袈裟之衣也。谓比丘少欲知足,衣取盖形,不多不少。如白衣之人,畜种种衣,及外道苦行,裸形无耻,皆不合中道。是故佛弟子舍此二边,但受三衣为头陀行也。(梵语袈裟,华言不正色,言九条、七条、五条者,此袈裟上中下之等第也。)
〔九、冢间坐〕,谓无常苦空之观,是佛法之初门,能令厌离三界。比丘住于冢间,常见死尸,臭烂狼籍,火烧鸟啄,则无常不净之想,易得成就,是故冢间坐为头陀行也。(无常者,谓五阴之身,终归坏灭也。苦者,谓由此身而受生死逼迫等苦也。空者,谓此身由四大假合而成,毕竟不有也。)
〔十、树下坐〕,谓比丘于冢间不得道者,当至树下,思惟求道。如佛生时,成道、转法轮、般涅槃,皆在树下。有如是因缘,是故比丘如佛所行,当树下坐,为头陀行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十一、露地坐〕,谓比丘在树下坐,如住半舍,荫覆凉乐,故生爱著;又虑雨漏湿冷,鸟屎污身,毒虫所扰,于是思惟露地而坐,随意快乐,月光遍照,令心明利,易入空定。是故露地坐为头陀行也。
〔十二、但坐不卧〕,谓比丘四威仪中,坐为第一,食易消化,气息调和,可以入道。若懈怠睡眠,诸烦恼贼常伺其便。若行若立,心动难摄。是故比丘常当安坐,胁不至席,为头陀行也。(四威仪,即行住坐卧之威仪也。)
散位独头意识
【三藏法数】
谓意识不缘五尘之境,但散乱遍计诸法,或缘空华水月等诸色相,或缘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法,此非定中,又非梦境,是名散位独头意识。
梦中独头意识
【三藏法数】
谓不对诸尘,而于梦中见种种境界,此亦心王性境变现而有诸相,是名梦中独头意识。
提头赖吒天王
【三藏法数】
梵语提头赖吒,又云提多罗吒,华言持国。谓能护持国土也,亦云安民,谓令人民悉得安隐也。居须弥山东黄金山。(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独头无明,亦名不共无明
【三藏法数】
谓未有六尘之境相对,而意识独缘想诸尘之境,识与境不相应,故曰独头无明。
头上华萎
【三藏法数】
谓诸天众宝冠珠翠,彩色鲜明。福尽寿终之时,头上冠华,自然萎悴,是为大衰相也。
头喻眼
【三藏法数】
头喻眼者,谓龟以头藏于甲中,以譬众生收摄眼根,不令观色,则不被一切色尘之所害也。
波头摩地狱
【三藏法数】
梵语波头摩,或云钵特摩,华言红莲华。谓受罪众生,由寒苦增极,肉色大拆,似此华也。
佛患头痛缘
【三藏法数】
佛言:过去远世,罗阅祇城谷贵人饥,掘百草根,以续微命。时彼城东,有吱(九支切)越村,人民众多。村东有多鱼池,故彼村人各将妻子,诣止池边,捕鱼食之。时捕鱼人取鱼在岸而跳,我为小儿,以杖打彼鱼头。时池中有两种鱼,一名麸(音夫)鱼,一名多舌;自相语曰:我等不犯人,横见苦我等,后世当报。时吱越村人,则今释种。是小儿者,则我身是。麸鱼者,流离王是。多舌鱼者,婆罗门恶舌是。尔时鱼跳,我以小杖打彼鱼头,以是因缘,受诸苦报,今虽得佛,由此残缘,流离王伐释种时,我即头痛也。(罗阅祇,梵语具云罗阅祇伽罗,华言王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