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村头(村頭)
《韵府拾遗 尤韵》:藏头(藏头)
西湖志馀灯品苏福为冠又深闺巧娃剪纸为灯尤为精妙有以绢灯剪为诗词时寓讥诮及画人物藏头隐话戏弄行人
《國語辭典》:历头(曆頭) 拼音:lì tóu
1.记载年、月、日、时、节气等可供查考的书。宋。朱敦儒〈鹧鸪天。检尽历头冬又残〉词:「检尽历头冬又残,爱他风雪忍他寒。」《水浒传》第二四回:「既是许了乾娘,务要与软娘做了。将历头去,叫人拣个黄道好日,奴便与你动手。」也称为「历书」。
2.历书的开头,或指岁首。如:「秦朝的历法,以孟冬为历头。」
2.历书的开头,或指岁首。如:「秦朝的历法,以孟冬为历头。」
《漢語大詞典》:手历(手歷)
宋 时官署印发给纳盐亭户的取钱凭证。《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二年》:“壬戌,詔 浙东 提举监司体访 浙西 提举 薛元鼎 措置印给亭户纳盐手歷式样,将合支本钱尽数称下支给,毋致积压拖欠。”《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二年》:“先是 元鼎 印给手歷,徧给亭户,令賫歷就称下支钱,至是復令 浙东 行之。”
《國語辭典》:头脑(頭腦) 拼音:tóu nǎo
1.头颅。《后汉书。卷七七。酷吏列传。序》:「若其揣挫彊埶,摧勒公卿,碎裂头脑而不顾,亦为壮也。」
2.脑筋、思想。唐。杜牧 〈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诗:「我初到此未三十,头脑钐利筋骨轻。」宋。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诗〉六○首之五八:「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铜买酒回。」
3.头绪、条理。如:「他办事很有头脑。」《醒世恒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长安》:「好几日饭不得饱吃,东奔西趁,没个头脑。」
4.首领、主脑人物。《红楼梦》第五六回:「单你们有一百个也不成个体统,难道没有两个管事的头脑带进大夫来?」《九命奇冤》第一三回:「这里又有聚仙馆的林大有,他是个私贩烟土的头脑。」
5.结婚的对象。《水浒传》第八回:「万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头脑,自行招嫁,莫为林冲误了贤妻。」《警世通言。卷一四。一窟鬼癞道人除怪》:「婆子道:『教授方才二十有二,却像三十以上人。想教授每日价费多少心神!据老媳妇愚见,也少不得一个小娘子相伴。』」
6.理由、原因。《警世通言。卷二○。计押番金鳗产祸》:「押番不知头脑,走出房门看时,周三让他过一步,劈脑后便剁。」《二刻拍案惊奇》卷一○:「果然莫翁在莫妈面前,寻个头脑,故意说丫头不好,要卖他出去。」
7.主顾。《醒世恒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长安》:「似这寸金田地,偏有卖主,没有受主,敢则经纪们不济,须自家出去寻个头脑。」
8.一种用肉与杂味配合的酒。《水浒传》第五一回:「那李小二,人丛里撇了雷横,自出外面赶碗头脑去了。」《金瓶梅》第九八回:「王六儿安排些鸡子肉圆子,做了个头脑,与他扶头。」也称为「头脑酒」。
2.脑筋、思想。唐。杜牧 〈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诗:「我初到此未三十,头脑钐利筋骨轻。」宋。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诗〉六○首之五八:「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铜买酒回。」
3.头绪、条理。如:「他办事很有头脑。」《醒世恒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长安》:「好几日饭不得饱吃,东奔西趁,没个头脑。」
4.首领、主脑人物。《红楼梦》第五六回:「单你们有一百个也不成个体统,难道没有两个管事的头脑带进大夫来?」《九命奇冤》第一三回:「这里又有聚仙馆的林大有,他是个私贩烟土的头脑。」
5.结婚的对象。《水浒传》第八回:「万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头脑,自行招嫁,莫为林冲误了贤妻。」《警世通言。卷一四。一窟鬼癞道人除怪》:「婆子道:『教授方才二十有二,却像三十以上人。想教授每日价费多少心神!据老媳妇愚见,也少不得一个小娘子相伴。』」
6.理由、原因。《警世通言。卷二○。计押番金鳗产祸》:「押番不知头脑,走出房门看时,周三让他过一步,劈脑后便剁。」《二刻拍案惊奇》卷一○:「果然莫翁在莫妈面前,寻个头脑,故意说丫头不好,要卖他出去。」
7.主顾。《醒世恒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长安》:「似这寸金田地,偏有卖主,没有受主,敢则经纪们不济,须自家出去寻个头脑。」
8.一种用肉与杂味配合的酒。《水浒传》第五一回:「那李小二,人丛里撇了雷横,自出外面赶碗头脑去了。」《金瓶梅》第九八回:「王六儿安排些鸡子肉圆子,做了个头脑,与他扶头。」也称为「头脑酒」。
《國語辭典》:头路(頭路) 拼音:tóu lù
1.端绪、线索、办法。《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平空不见了五十绽大银,见今著落临安府提捉贼人,十分紧急,没有头路得获,累害了多少人。」
2.门路。《西游记》第四○回:「八戒道:『正是,趁早散了,各寻头路,多少是好。那西天路无穷无尽,几时能得到?』」
3.对象。《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我今苟延性命,与死无二,便多活几年,没甚好处。不如早早死了,出脱了娘子。他也得趁少年美貌,别寻头路。」
4.投靠的人,主人。《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他家许多人,都存住不得,各自四散去了。你何不也别了他,另寻头路?」
5.闽南方言。指职业。
2.门路。《西游记》第四○回:「八戒道:『正是,趁早散了,各寻头路,多少是好。那西天路无穷无尽,几时能得到?』」
3.对象。《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我今苟延性命,与死无二,便多活几年,没甚好处。不如早早死了,出脱了娘子。他也得趁少年美貌,别寻头路。」
4.投靠的人,主人。《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他家许多人,都存住不得,各自四散去了。你何不也别了他,另寻头路?」
5.闽南方言。指职业。
《漢語大詞典》:头纲(頭綱)
(1).指惊蛰前或清明前制成的首批贡茶。 宋 苏轼 《七年九月自广陵召还汶公乞诗乃复用前韵》之一:“上人问我迟留意,待赐头纲八饼茶。” 查慎行 注:“ 熊蕃 《北苑茶録》:‘每岁分十餘纲,淮白茶,自惊蛰前兴役,浹日乃成,飞骑疾驰,不出仲春,已至京师,号为头纲。’《苕溪渔隐丛话》:‘北苑细色茶,五纲,凡四十三品,共七千餘饼。粗色茶,七纲,凡五品,共四万餘饼。 东坡 《题汶公诗卷》‘待赐头纲八饼茶’,即今粗色红綾袋饼八者是也。’” 清 沈初 《西清笔记·纪庶品》:“龙井新茶,向以穀雨前为贵,今则於清明节前,采者入贡,为头纲。”
(2).泛指优质春茶。 清 黄遵宪 《番客篇》:“饮酪拣灌顶,烹茶试头纲。”
(2).泛指优质春茶。 清 黄遵宪 《番客篇》:“饮酪拣灌顶,烹茶试头纲。”
《漢語大詞典》:长头(長頭)
犹言高个子。《后汉书·贾逵传》:“自为儿童,常在太学,不通人閒事。身长八尺二寸,诸儒为之语曰:‘问事不休 贾长头 。’”《南史·范岫传》:“ 南乡 范云 谓人曰:‘诸君进止威仪,当问 范长头 。’以 岫 多识前代旧事也…… 岫 长七尺八寸,资容奇伟。”后以喻博学者。 宋 苏轼 《迨砚铭》:“得之艰,岂轻授。旌苦学,畀长头。” 宋 汪应辰 《〈石林燕语〉序》:“盖公文章大手,学问长头。” 宋 陆游 《秋晚寓叹》诗:“一端聊自慰,问事有长头。”
指领先的人。 唐 王建 《织锦曲》:“大女身为织锦户,名在县官供进簿。长头起样呈作官,闻道官家中苦难。”
指花销后剩馀的零头。《天雨花》第六回:“ 毛成 又来吃茶,称出几分银子,要 陈济川 去买十香糕一匣。 济川 贪有长头赚,买了香糕就转程。”
指领先的人。 唐 王建 《织锦曲》:“大女身为织锦户,名在县官供进簿。长头起样呈作官,闻道官家中苦难。”
指花销后剩馀的零头。《天雨花》第六回:“ 毛成 又来吃茶,称出几分银子,要 陈济川 去买十香糕一匣。 济川 贪有长头赚,买了香糕就转程。”
《國語辭典》:鼻头(鼻頭) 拼音:bí tóu
1.鼻梁下半部,靠鼻孔的部分。唐。白居易 〈自觉诗〉二首之二:「结为肠间痛,聚作鼻头辛。」《宋书。卷三一。五行志二》:「赵王伦既篡,洛中童谣曰:『虎从北来鼻头汗,龙从南来登城看,水从西来何灌灌。』」
2.鼻子的尖端。也称为「鼻尖」、「鼻端」。
3.鼻子。《西游记》第六一回:「哪吒见说,将缚妖索子解下,跨在他那颈项上,一把拿住鼻头,将索穿在鼻孔里,用手牵来。」《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三一回:「那些犀牛见了蜈蚣虫,就是指头儿捺上了双锽锁,不是知音不得闻。一个个都钻到犀牛的鼻头里面去了。」
4.器物上突起的部位。宋。魏了翁《仪礼要义。卷三三。丧服经传六》:「絇者,屦鼻头有饰,为行戒。」《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一七回:「还要百十根综缆,每根要吊桶样的粗大,穿起锚的鼻头来,才归一统。」
2.鼻子的尖端。也称为「鼻尖」、「鼻端」。
3.鼻子。《西游记》第六一回:「哪吒见说,将缚妖索子解下,跨在他那颈项上,一把拿住鼻头,将索穿在鼻孔里,用手牵来。」《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三一回:「那些犀牛见了蜈蚣虫,就是指头儿捺上了双锽锁,不是知音不得闻。一个个都钻到犀牛的鼻头里面去了。」
4.器物上突起的部位。宋。魏了翁《仪礼要义。卷三三。丧服经传六》:「絇者,屦鼻头有饰,为行戒。」《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一七回:「还要百十根综缆,每根要吊桶样的粗大,穿起锚的鼻头来,才归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