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牛头山
【佛学大辞典】
(地名)梵名瞿室伽Gosrin%ga,又译牛角山。在新疆和阗市南十三里。西域记第十二所谓:「王城西南二十馀里,有瞿室伽山,唐言牛角。山峰两起,岩隒四绝。于崖谷间建一伽蓝,其中佛像,时放光明。昔如来曾至此处,为诸天人略说法要,悬记此地当建国土,敬崇遗法,遵习大乘」是也。大集经第四十五所谓:「复以阎浮提于阗国中水河岸上牛头山边近河岸侧瞿摩娑罗香大圣人支提住处,付属吃利呵婆达多龙王,令守护供养。(中略)如来今以于阗国牛角峰山瞿摩娑罗乾陀牟尼大支提处付嘱我。」与之相合。旧华严经菩萨住处品有曰:「边夷国土,有菩萨住处,名牛头山。」新华严经第三十二有曰:「疏勒国有一住处,名牛头山。」疏勒于阗,地虽不同,然境域相近,恐即一山也。【又】在江苏江宁南三十里。双峰对峙,宛如牛角,故名。又称双峰,天阙,破头山。后世呼为牛首山。相传梁武帝曾于此建精舍,古来高僧驻锡者不少。华严探玄记第十五所谓:「润州江南有牛头山,彼中现有佛窟寺,又有四辟支佛影,时时出现」者。即是也。唐贞观中,法融禅师于(幽栖寺)北岩石室,闻四祖道信之教,后在此地振宗风。为所谓牛头禅之一派。日本传教大师传入日本之禅即其法流也。又见景德传灯录四,祖庭事苑一,五灯会元四等。
牛头山法
【佛学大辞典】
(流派)牛头山法融禅师之一派。(参见:牛头禅)
牛头禅
【佛学大辞典】
(流派)以牛头山法融为祖之禅派。又称牛头宗。四祖道信下旁出之禅宗也。初,法融入金陵牛头山幽栖寺北岩石室枯坐,有百鸟衔花之祥。唐贞观中,四祖道信闻之,往寻访,因附法。自是法席大盛。法融下,智岩,慧方,法持,智威,慧忠,六世相付。慧忠下,有维则。则下有云居智。又智威之门有玄素。素下有道钦。钦开径山,受代宗之信仰,赐号国一。钦门有鸟窠道林,与白居易问答有名。牛头门风,虽一时振于唐代,而其末遂不盛。宗密之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曰:「牛头宗之意,体诸法如梦。本来无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迷之为有,即见荣枯贵贱等事。事迹既有相连相顺,故生爱恶等情。情生则为诸苦所系。梦作梦受,何损何益。虽有此能了之智,亦如梦心。乃至设有一法过于涅槃者,亦如梦如幻。既达本来无事,理宜丧己忘情。情忘即绝苦因,方度一切苦厄,此以忘情为修也。」即此可以见其宗风。南宗诸师,颇诋击牛头一派。彼黄檗希运:「如四祖下牛头融大师,横说竖说,犹未知向上关捩子。有此眼脑,方辨得邪正宗党。」即其一例。又见传灯录四及九,祖庭事苑一等。
牛头香
【佛学大辞典】
(植物)牛头栴檀也。(参见:牛头栴檀)
牛头天王
【佛学大辞典】
(天名)祇园精舍之守护神。谓为乐师如来之化身。
牛头栴檀
【佛学大辞典】
(植物)又称赤栴檀。栴檀为香树名,出自牛头山,故曰牛头栴檀。名义集三曰:「正法会经云:此洲有山名曰高山,高山之峰多有牛头栴檀,以此山峰状如牛头于此峰中生栴檀树,故名牛头。华严云:摩罗耶山出栴檀香名曰牛头,若以涂身,设入火坑火不能烧。大论云:除摩梨山无出栴檀香。」智度论十八曰:「除摩黎山一切无出栴檀木。」西域记十曰:「国南海滨有秣刺耶山,崇崖峻岭洞谷深涧,其中则有白檀树。栴檀你婆树,树类白檀,不可以别。唯于盛夏登高远瞻,其有大蛇萦者,于是知之。犹其木性凉冷,故蛇盘也。既见已射箭为记,冬蛰之后,方乃采伐。」观佛三昧海经一谓:「牛头栴檀,生伊兰丛中,牙茎枝叶,如阎浮提竹笋。仲秋月满,卒从地生,成栴檀树。众人皆闻牛头栴檀上妙之香。」梵Gos/i^rs!aka-candana。
毛头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毛道。凡夫子异名。(参见:毛道)。又,禅家之职,剃净人之毛发者。亦曰毛头。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毛道。(参见:毛道)
毛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毛头。凡夫之异名。谓凡夫行心不定,犹如轻毛之随风而东西也。然依梵本则有婆罗Ba%la,缚罗Va%la,之二音。婆罗为愚之义,缚罗为毛之义。古译人误婆罗为缚罗。译为毛。不知婆罗宜译为愚夫也。唯识枢要上本曰:「金刚经云毛道生,今云愚夫生,梵云婆罗(去声),此云愚夫,本错云缚罗乃言毛道。」玄应音义四曰:「毛道,此名误也。旧译云婆罗必利他伽阇那(Ba%lapr!thagjana),此云小儿别生,以痴如小儿不同圣生也,论中作小儿凡夫是也。正言婆罗必栗托仡娜,婆罗此云愚,必栗托此云异,仡那此云生,应言愚异生。以愚痴闇冥无有智慧,但起我见不生无漏故,经言生与不生是也,亦名婴愚凡夫。凡夫者义译也,案梵语,毛言嚩罗,愚名婆罗,但毛与愚梵言相滥,此译人之失,致有斯谬也。法集等经言毛道头凡夫,或言毛头凡夫者误也。」慧琳音义十曰:「毛道此言译者误也。案梵云嚩啰,此云毛,婆罗此云愚,以毛与愚梵音相滥故误译此为毛,义翻为毛道,或云毛头,皆非也,此译者之失矣。正梵音云婆罗必哩他仡娜,婆罗此云愚,必哩他此云异,仡那此云生,唐云愚生是也,言毛道凡夫者义不明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毛头,是凡夫的别名,因凡夫的心念不定,犹如轻毛随风飘舞不定。
石头
【佛学大辞典】
(人名)唐希迁禅师,端州陈氏子,居衡山南寺,寺东有石,状如台,结庵其上,时人号为石头和尚。著参同契二百馀言行世。传灯录曰:「邓隐峰参石头和尚,马祖止之曰:石头路滑。既往,果为石头所困,无一语而还。」
申头罗
【佛学大辞典】
(杂名)作飞行空中之幻者。央掘魔罗经二注曰:「申头罗者外国幻人,戏空中来去往反。」Sindu%ra。
百尺竿头
【佛学大辞典】
(杂语)喻极高也。传灯录招贤大师偈曰:「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谓已造其极,更须增添功夫,向上进一步也。
灰头土面
【佛学大辞典】
(杂语)修行悟道之后,为济度众生能投尘中,不顾自己之污秽也。如言和光同尘,拖泥带水。碧岩录四十三则之颂评曰:「曹洞下有出世不出世,有垂手不垂手。若不出世,则目视云霄。若出世,便灰头土面。目视云霄,即是万仞峰头。灰头土面,即是垂手边事。有时万仞峰头即是灰头土面。」
【俗语佛源】
犹言蓬头垢面,形容肮脏相。如宋·葛长庚《菊花新》词云:「灰头土面,千河水,把我如何洗。」也写作「灰头土脸」。或引申为晦气相。如《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晁大舍送了珍哥到监,自己讨了保,灰头土脸,瘸狼渴疾,走到家中。」此语出于禅宗。大乘佛教指出,修行成就后,还要发大悲心,返回尘世中去救度众生。灰头土面即指应众生缘而化现的凡夫形象。如宋·圆悟《碧岩录》第四三则:「若不出世,则目视云霄;若出世,便灰头土面。目视云霄,即是万仞峰头;灰头土面,即是垂手边事。」禅宗又提倡「随缘任运」、「无修为修」的方式,把吃饭穿衣、斫柴兆水都视为佛法,内外打成一片。灰头土面在禅宗那里有时也含有真人不露相的意思。如《五灯会元》十八:「个汉灰头土面,寻常不欲露现。」(李明权)
死对头
【佛学大辞典】
(杂语)死路危急之时也。永觉续寱言曰:「愤然如遇著死对头,道须灭此而后相食。」
米头
【佛学大辞典】
(职位)禅林之目。司米榖之役。
光帝襆头
【佛学大辞典】
(公案)同光帝谓兴化存奘禅师曰:「寡人收得中原一宝,只是无人酬价。」化曰:「借陛下宝看。」帝以两手引襆头脚。化曰:「君王之宝,谁敢酬价?」从容录六。
究罗檀头
【佛学大辞典】
(人名)巴Ku%t!adanta,婆罗门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