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3
词典
1
分类词汇
12
分类词汇
螭头
螭首
大头
马面
小头
番佛
螺首
袁头币
凿子箭
马雅文字
鬼头银
鬼头靶法刀
《漢語大詞典》:
螭头(螭頭)
(1).古代彝器、碑额、庭柱、殿阶及印章等上面的螭龙头像。亦借指殿前雕有螭头形的石阶等。 唐
姚合
《寄右史李定言》
诗:“纔归龙尾含鸡舌,更立螭头运兔毫。” 明
王鏊
《
震泽长语·官制
》
:“我朝翰林皆史官,立班虽近螭头,亦远在殿下。”
《
红楼梦
》
第十七回:“青松拂檐,玉兰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 康有为
《游金陵明故宫及孝陵秦淮旧板桥》
诗:“虎踞龙盘犹有梦,摩桫翁仲立螭头。”
(2).见“ 螭头官 ”。
分類:
螭头
彝器
碑额
殿阶
印章
螭龙
龙头
头像
《漢語大詞典》:
螭头官(螭頭官)
唐 代史官起居郎、起居舍人的别称。 唐
李浚
《
松窻杂录
》
:“四季则用朱印联名牒送史馆,然皆依外史例悉上闻,庶明臣等守职如螭头官。”亦省作“ 螭头 ”。 唐
李肇
《
唐国史补
》
卷下:“两省謔起居郎为螭头,以其立近石螭也。”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
卷七:“ 唐 制,起居郎、起居舍人在紫宸内阁,则夹香案立殿下,直第二螭首,和墨濡笔,皆即坳处,时号螭头。”
分類:
史官
起居
《國語辭典》:
螭首
拼音:
chī shǒu
螭兽头部形貌的雕刻,通常刻于钟鼎、彝器、印章、碑首、石阶、石柱等处,作为装饰之用。《新唐书。卷四七。百官志二》:「复置起居舍人,分侍左右,秉笔随宰相入殿。若仗在紫宸内閤,则夹香案分立殿下,直第二螭首,和墨濡笔,皆即坳处,时号螭头。」
分類:
彝器
碑额
殿阶
印章
螭龙
龙头
头像
《國語辭典》:
大头(大頭)
拼音:
dà tóu
1.戏谑别人脑袋大。如:「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你有大头。」
2.冤大头。指人遭陷害却不自知。也称为「替死鬼」。
分類:
大头
棍棒
大人物
负责人
两头
粗细
年发
发行
假面具
一头
袁世凯
头像
银元
《國語辭典》:
马面(馬面)
拼音:
mǎ miàn
1.设在城堡短墙上的战棚。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一。官政一》:「其城不甚厚,但马面极长且密,予使人步之,马面皆长四丈,相去六七丈。」也称为「马面战棚」。
2.地狱中的鬼卒。《景德传灯录。卷一一。陇州国清院奉禅师》:「释迦是头狱卒,祖师是马面阿旁。」《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又叫家丁妆了一班牛头马面,魔王夜叉,极狰狞的怪物。」
3.马的脸部或头部,亦指像马首之状。如:「牛头不对马面」。《北史。卷五四。列传。斛律金》:「光字明月,马面彪身,神爽雄杰,少言笑,工骑射。」
分類:
迷信
沿着
脸面
城墙
阎王
手下
一系列
鬼卒
平面
头像
马首
凸出
墙面
《國語辭典》:
小头(小頭)
拼音:
xiǎo tóu
1.头部较小。《淮南子。地形》:「其人兑形小头,隆鼻大口。」
2.指数量少或比例小。如:「这次利润你占大头,我占小头。」《新唐书。卷五六。刑法志》:「笞杖,大头二分,小头一分有半。」
分類:
小头
整体
赌博
两头
尖头
粗细
少量
小部
银币
抽头
棍棒
头钱
头像
外编
《國語辭典》:
番佛
拼音:
fān fó
旧时对外国银元的俗称。主要指有人头像的西班牙「本洋」。
分類:
外国
银元
要指
人头
头像
《漢語大詞典》:
螺首
神话中龙子椒图的头像。相传龙生九子,其一为椒图,形似螺蛳,好闭口,古时画其形象为门上装饰,以驱鬼辟邪。
《
后汉书·礼仪志中
》
:“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代以所尚为饰…… 殷 人水德,以螺首,慎其闭塞,使如螺也。”参阅 明 杨慎
《艺林伐山》
卷九、 明 陆容
《
菽园杂记
》
卷二。
分類:
龙子
头像
《漢語大詞典》:
袁头币(袁頭幣)
北洋政府所铸 袁世凯 头像壹元银币的俗称。 千家驹 郭彦岗
《中国货币发展简史》
四:“1927年北伐胜利,国民政府停铸袁头币。”亦省称“ 袁头 ”。 千家驹 郭彦岗
《中国货币发展简史》
四:“旧 中国 境内(在抗日战争以前)就通行‘袁头’和‘孙头’两种银元,其成色基本相同,可以通用。”
分類:
北洋
政府
袁世凯
头像
银币
《漢語大詞典》:
凿子箭(鑿子箭)
箭的一种。因箭头像凿子,故称。
《水浒传》
第十三回:“一张皮靶弓,数根凿子箭。”
分類:
箭头
头像
凿子
《国语辞典》:
马雅文字(马雅文字)
拼音:
mǎ yǎ wén zì
一种以神明和鬼怪头像为主要表意符号的象形文字。一般都写在鹿皮或无花果树皮纸上,有些则刻在石头上。大多是和宗教信仰密切相关的天文、历算,以及祭典仪式的文献。因西班牙入侵后,马雅文卷大部分被焚毁,只留下三卷残本,现代学者只能解读部分文字。
分类:
神明
鬼怪
头像
表意
意符
符号
象形文字
《漢語大詞典》:
鬼头银(鬼頭銀)
亦省称“ 鬼头 ”。 旧指铸有洋人头像的银元。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广东·买输服》
:“诗曰:买输服,鬼头银,锱铢积累多艰辛,乃甘跪献控诉斗杀之家人。”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广东·广州之银洋称呼》
:“﹝外洋钱﹞又有鬼头之名,盖外人往往以其国王之象印于钱面也。”
分類:
洋人
人头
头像
银元
《漢語大詞典》:
鬼头靶法刀(鬼頭靶法刀)
一种把柄上饰有鬼头像的行刑刀。
《水浒传》
第四四回:“当时 杨雄 在中间走着,背后一个小牢子擎着鬼头靶法刀。”
分類:
把柄
上饰
有鬼
头像
行刑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