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96
词典
2
分类词汇
94
共94,分7页显示
1
2
3
4
5
6
7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膏肓
阙失
乖违
蹉跌
旷败
遗失
补牢
漏失
错失
差爽
跌蹉
遗旷
违错
遗愆
乖爽
《國語辭典》:
膏肓
拼音:
gāo huāng
1.人体心脏与横膈膜之间的部分。旧说以为是药效无法达到的地方,故引申为病症已达难治的阶段。《西游记》第一○回:「病势已入膏肓,命将危矣。」
2.比喻百姓的痛苦。唐。
杜甫
〈
壮游
〉诗:「大军载草草,凋瘵满膏肓。」
3.位于肩背部的穴道,约在背部第四胸椎棘突起下方外侧三寸处的穴道。指压按摩膏肓,可具治拧筋、喘息、心窝痛、疲劳等疗效。
分類:
中医
医学
针灸
穴位
要害
失误
脂肪
关键
或缺
缺点
心脏
膈膜
《國語辭典》:
阙失(闕失)
拼音:
quē shī
缺失、过失。《新五代史。卷五七。杂传。裴皞传》:「每陈朝廷阙失,多斥权臣。」
分類:
忽略
失误
缺漏
不知
遗失
错误
《國語辭典》:
乖违(乖違)
拼音:
guāi wéi
1.违背、背离。汉。王充《论衡。顺鼓》:「若事,臣子之礼也;责让,上之礼也。乖违礼意,行之如何?」
2.失误、不当。《周书。卷七。宣帝纪》:「恐群臣不得行己之志,常遣左右密伺察之。动止所为,莫不钞录,小有乖违,辄加其罪。」
分類:
乖违
失误
不如意
反常
背离
隔绝
违背
离散
不当
颠倒
挫折
《國語辭典》:
蹉跌
拼音:
cuō dié
失坠、失误。《三国演义》第九七回:「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
分類:
失足
失误
相左
失足跌倒
跌倒
受挫
相遇
失势
《漢語大詞典》:
旷败(曠敗)
失败;失误。
《
宋史·陈韡传
》
:“帝称其平寇功, 韡 顿首言曰:‘臣不佞,徒有孤忠,仗陛下威灵,苟逃旷败耳,何功之有。’” 宋
苏辙
《辞御史中丞札子》
:“﹝臣﹞常恐才小责重,一有旷败,孤负圣恩。”
《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
》
:“求人之际,但信其言而用之;有所旷败,亦如其言而坐之。”
分類:
失败
失误
《國語辭典》:
遗失(遺失)
拼音:
yí shī
1.丢失。《薛仁贵征辽事略》:「祝付公!若充军止作长行,妾与公一物,慎勿遗失。」《红楼梦》第一三回:「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
2.疏漏。《后汉书。卷二五。鲁恭传》:「既显岩穴以求仁贤,无使幽远独有遗失。」
分類:
遗失
失误
遗漏
遗忘
丢失
散失
过失
忘记
丢弃
文章
排泄
典籍
《漢語大詞典》:
补牢(補牢)
比喻对出现的失误,及时设法补救。 清
王韬
《〈火器说略〉前序》
:“然则来軫方遒,补牢未晚。”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五书》
:“妄谓及今为之,犹可补牢。”参见“ 补牢顾犬 ”。
分類:
失误
及时
设法
补救
《漢語大詞典》:
补牢顾犬(補牢顧犬)
丢失了羊,才修补羊圈;见了野兔,才回头唤狗去追捕。比喻对出现的失误,及时设法补救。语本
《战国策·楚策四》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清
左宗棠
《请拓增船炮大厂疏》
:“及待开厂製办,补牢顾犬,已觉其迟。” 清 马建忠
《玛赛复友人书》
:“则为今之计,亦姑即向所谓不必先行者为之设一可以先行之法,使人以制我者而我反以制人,庶几补牢顾犬之犹未迟晚也。”
分類:
丢失
修补
羊圈
野兔
回头
追捕
《國語辭典》:
漏失
拼音:
lòu shī
遗漏失去。如:「漏失良机」。
分類:
漏失
遗漏
失误
《國語辭典》:
错失(錯失)
拼音:
cuò shī
1.错过、失去。《三国演义》第六○回:「今刘季玉不能用贤,此业不久必属他人。今日自付与将军,不可错失。」
2.语言运用或心理臆测的疏失。也作「悖误」。
分類:
错失
错误
失误
《漢語大詞典》:
差爽
失误;差错。 南朝 陈
徐陵
《在吏部尚书答诸求官人书》
:“若今驛马差爽,便是乖信。” 明 黄绾
《
明道篇
》
卷五:“其理必尽人伦之道,而一毫不容差爽,所谓‘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是也。”
分類:
失误
差错
《漢語大詞典》:
跌蹉
(1).惊跌貌。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围释》
:“一声金砲响,将人跌蹉。”
(2).比喻失误。 清
汪懋麟
《唐官屯阻雨舟中写怀》
诗:“在位慎交绥,防身凛跌蹉。”
(3).跺足。 清
魏裔介
《投河叹》
诗:“飢民岸林立,哽咽共跌蹉。”
分類:
失误
《漢語大詞典》:
遗旷(遺曠)
失算;失误。 宋 文莹
《玉壶清话》
卷二:“ 许仲宣 , 青社 人,三为随军转运使,心计精敏,无丝髮遗旷。”
分類:
失算
失误
《漢語大詞典》:
违错(違錯)
(1).失误;错乱。
《
三国志·魏志·牵招传
》
:“昔 袁公 承制,得有所拜假;中间违错,天子命 曹公 代之,言当白天子,更假真单于,是也。”
《元典章·台纲一·设立宪台格例》
:“诸官司刑名违错,赋役不均,擅自科差及造作不如法者,委监察纠察。”
(2).违反;不遵从。
《
红楼梦
》
第十八回:“ 元妃 虽不忍别,奈皇家规矩,违错不得,只得忍心上舆去了。”
分類:
违反
失误
错乱
不遵
遵从
《漢語大詞典》:
遗愆(遺愆)
失误;过错。 汉
王粲
《思亲》
诗:“遗愆在体,惨痛切心。”
《
隶释·汉竹邑侯相张寿碑
》
:“内平外成,举无遗愆。”
分類:
失误
过错
《漢語大詞典》:
乖爽
(1).失误。
《
南齐书·刘瓛传
》
:“昔五音金石,本在中土,今既南来,土气偏陂,音律乖爽。”
《
周书·晋荡公护传
》
:“喜怒之间,时有乖爽。”
(2).违背。
《
隋书·律历志中
》
:“ 刘焯 闻 胄玄 进用,又增损 孝孙 历法,更名
《七曜新术》
,以奏之。与 胄玄 之法,颇相乖爽, 袁充 与 胄玄 害之, 焯 又罢。”
分類:
违背
失误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