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张羾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张羾,号达夫,贵州思南人,同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02—1783 【介绍】: 清江苏宜兴人,字履醇,一字梅夫。乾隆四年进士。由编修考选贵州道监察御史,伉直敢言。官至宗人府府丞。有《双树轩集》。
晚晴簃诗汇·卷七十五
储麟趾,字梅夫,荆溪人。乾隆己未进士,改庶吉士,历官宗人府府丞。有《双检树轩诗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02—1796 【介绍】: 清广东南海人,字达夫,号潜斋。乾隆四年进士。官礼部郎中。父远出失踪。得官后两次乞假寻亲不遇。自此不复出,授经里中。有《养正要规》、《学庸集要》。

人物简介

简介
蒋宸仪(1702-1732),字质夫,号凤韶,宜兴人。太学生,候选县丞例授修职郎。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张从政(?~?),字达夫。台湾府治东安坊人。少失怙,事母尽孝。清雍正元年(1723)台湾县恩贡生,拣选州判,乾隆五年(1740),分修府志。著有《刚斋诗文稿》。子岳,乾隆元年(1736)举人。〖编者按: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重修姓氏」「分辑」人员中有「恩贡生张从政」,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选举〉记「雍正元年:张从政(台湾。恩。拣选州判)」。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人物〉有传。王国璠《台湾先贤著作提要》记《刚斋诗文稿》内容提要:「从政诗文,遣词工丽,运意清新,惜累经兵燹,书已不存,今所传者仅〈台山赋〉一篇。」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艺文〉志俱收录〈台山赋〉。〗(许俊雅撰)

人物简介

维基
何梦篆(1683年—?年),亦名何篆,字赓墀,一字耕迟,号退夫,清朝康、乾时期人,江南江宁府上元县(今属江苏南京市)人,祖籍四川省夔州府梁山县(即今重庆市梁平县)。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庚子科举人,雍正元年(1723年)癸卯恩科第三甲第八十八名进士。雍正八年(1730年)至乾隆六年(1741年),任广东新安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年),巡抚杨永彬荐试博学鸿词落选。加内阁中书衔还任。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与蓝应袭、程延祚共撰《上元县志》。喜著述。诗摹昌黎,文则解经者多。
范宗佺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湖南桂阳人,字坦夫。乾隆元年进士。知获嘉县,值岁歉米贵,按例冬月不能平粜,宗佺详请破格行之。全省援其例,俱赖不饥。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艮夫,又字退甫,有《九思堂集》。
乔履信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09—1768 【介绍】: 清河南偃师人,字实夫,号敦峰。雍正八年进士。历任郿县、富平、咸宁等县知县,以循吏称。有《乡甲条约》、《富平志》、《宁远堂诗草》等。
杨培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杨培,字天植,号静夫,贵州凯里人,同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钱塘人,字质夫,号金门。乾隆四年进士,官至直隶顺德府知府。深于经,尝仿宋王应麟《困学纪闻》,为《蛾子录》。另有《读史卮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宜兴人,字勉夫。以国子监生往勘畿辅水利。后历任广东道监御史、太常寺少卿。乾隆三年官至通政司右通政。敢直言,尝力劾满御史,抗争廷议。六年忧归,不复出,田居十年而卒。有《南原诗稿》、《奏稿》。
晚晴簃诗汇·卷六十二
陈履平,字勉夫,商丘人。监生,历官右通政。有《南原诗稿》。
清诗别裁集
字勉夫,河南商丘人。

人物简介

维基
何毅夫,名懋士,字毅夫,号介园,广东广州府顺德县三桂人。清朝官员。乾隆元年(1736年)与父亲(何友桐,东房十七世祖,字敦复,号焦亭)为同榜举人,乾隆十年(1745年)乙丑科殿试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实授广西平乐府昭平县知县,后升永安州知州,入广西名宦祠,行谊亦载于《顺德县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安徽潜山人,字继夫。乾隆七年进士,官澄迈知县。有《三礼会通》、《浚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13—1767 【介绍】: 清广东番禺人,字容可,号滋圃。乾隆四年状元,授修撰。历任江苏、浙江、福建等省巡抚、刑部尚书,官至协办大学士。曾主持浙江海塘工程,又疏请大修三江水利。工书,出入颜、赵间,多次以诗文书法被奖赏。有《三江水利纪略》。
词学图录
庄有恭(1713-1767) 字容可,号滋圃。番禺人,祖籍福建晋江。史载"生而颖异,十三通五经,旋补诸生以选贡考,授宗人府教习"。乾隆四年被钦点为状元,官至授户部侍郎,寻充江南乡试正考官。
维基
庄有恭(1713年—1767年),字容可,号淳夫、滋圃,广东番禺(今属广州市黄埔区)文冲人,祖籍福建海澄(一说籍贯福建晋江),清朝状元、政治人物。乾隆四年(1739年)已未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官侍读学士、中丞、光禄寺卿、兵部右侍郎、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太子少保,江苏、浙江、湖北和福建巡抚。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7月病卒于福建任上,享年55岁。庄有恭自小聪颖13岁通《五经》,乾隆二年(1737年)上京应试,四年(1739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九年(1744年)迁光禄寺卿,十一年(1746年)特擢内阁学士,升为兵部右侍郎,十三年(1748年)提督江苏学政,十五年(1750年)授户部侍郎,十六年(1751年)仍提督江苏学政,并授江苏巡抚,十七年(1752年)署两江总督,二十一年(1756年)特擢为江南河道总督,二十九年(1764年)已被擢为刑部尚书,次年为协办大学士,任留巡抚任。三十一年(1766年),晚年不保,牵入官员斗争案件,定罪应斩,但谕改监候,后复职,改福建巡抚。三十二年(1767年)在福建任上郁郁而终。庄氏一生清正,晚年在福建巡抚任上,预先告诫晋江族人不要来找他。当有族人找他的时候,他就派手下的人加以阻拦谢绝:“我为封疆大臣,嫌疑当避,且候去此之日,再相见,今则不敢也。”庄氏的做法,最终赢得了族人的理解,“及公之薨,晋江宗人始来会哭,咸称公之公正为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