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张潜夫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张潜夫,字为龙,福建晋江县人,明末翰林。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因父疾假归。之后不再出仕,著有《尚书提旨》、《十七史撮要》。
杨致和 朝代: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杨致和(?—1650年),字达夫,湖广黔阳人,南明政治人物,赐同进士出身。永历三年御试赐进士,授庶吉士、官翰林院编修。永历四年清军攻陷南雄,仓促移跸之间遇难。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0—1646 【介绍】: 明浙江钱塘人,字元倩,一作玄倩,又字振祖,号退士。崇祯九年举人。十六年授开封府推官。时城被河灌,无人,乃驻封丘。十七年,奉周王渡河居杞县,与刘洪起募兵。福王擢为监察御史,巡按河南。潜夫请加洪起为将军,马士英不听。旋被召还。又被马士英诬为“私谒妖妇”(指自称福王妃之童氏),下狱。南都失,归。鲁王加太仆少卿,进大理寺少卿,兼御史。兵败走山阴,率妻妾投水死。
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一
潜夫字振祖。钱塘人。官国子监学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1—1674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桐乡人,字考夫,以世居杨园村,学者称杨园先生。明诸生。刘宗周弟子。晚年专宗程朱。践履笃实,反对空言,力主耕读不可偏废,讲学之余,对耕种养殖等事,俱实力讲求。深于经学,而不事注述。有《杨园先生全集》。
槜李诗系·卷二十三
履祥,字考父,桐乡县学生。其学一以鹿洞为师,仁宅义根,言规行矩。间作韵语,有杨园备忘录。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九七
李贞(一六一一— 一六七二),字定夫,号萍庵。东莞人。弱冠游学国子监,与张采、陈子龙、徐世溥相善。明思宗崇祯十六年,有诏荐才,有司以贞荐之。北京陷,感愤激烈。后闻清兵围攻赣州急,贞举兵往,授兵部职方司主事,监督粤东义旅。赣州破,复同张家玉起兵,兵败被执,备受毒刑,后幸得释。旋投奔永历帝,授兵科给事中,转户科。鼎革后,秃发僧服家居,自号大呆和尚,年六十二卒。著有《寄远楼集》。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
陈亨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陈亨,字谦夫,号莲石,福建侯官县(今福建福州)人。崇祯庚辰进士。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接替方岳贡任松江府知府。李自成大军犯北京,陈亨率军入援。明亡,隐居福州柳桥,矮屋一椽而终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直隶蓟州人,字潜夫,一字光四。明崇祯十五年进士。见朝事日非,不赴廷对,以所给牌坊银助军饷,隐居盘山。明亡,素服哭于野三载。清廷屡征不出。隐居教授,倡明理学,成就甚众。及卒,门人私谥安节。
晚晴簃诗汇·卷一十三
李孔昭,字光四,号潜翁,蓟州人。明崇祯癸未进士。入国朝,不仕。私谥安节先生。有《秋壑吟》。
凌夫惇 朝代: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凌夫惇(?—17世纪),字厚子,四川重庆府永川县人,南明政治人物。凌夫惇是崇祯十六年(1643年)的进士,获授思南推官,南明年间历任都清副使、临沅参议,以太仆少卿监督云南和贵州学政;他个性端庄,令人肃然起敬。程源死后,凌夫惇在辰州、沅州较士,很快归隐开州,甘于粗茶淡饭,不响应清朝任何行动。清廷下达薙发令,官员对他说:「明朝已结束,先生又能留下多少头发呢?」他感触地说:「上有尧舜,下有巢繇,各行其志。」没有勉强他,他也不再出门,八十五岁时去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扬州府江都人,字质夫,号螺山。崇祯十六年进士,任慈溪知县。清军陷北京,从鲁王起兵。事败返扬州,隐居乡里。慨世运之艰,闭门谢客,怡情诗酒间。后作绝命词,飘然而逝。
维基
王玉藻,字质夫,直隶江都县人。明末官员。崇祯十六年(1643年)癸未科进士,授浙江慈溪县知县。少詹事项煜因曾向李自成投降,而被慈溪人所不容,被当地人投水溺毙,王玉藻及冯元飙均为其门生,项煜在慈溪遇害时,王玉藻却置之不问,有人质疑其不顾师生情谊,王玉藻却回道:「吾岂能为向雄之待钟会哉!夫君臣之与师友,果孰重?」听到的人无不对其肃然起敬。南京城破,鲁王监国,王玉藻与沈宸荃起兵响应,晋御史,仍行使知县职权。又招募义勇,自请防守钱塘江。于是以兵科都给事中往军前效力。时驻兵江上者,有方国安、王之仁、孙嘉绩、熊汝霖、章正宸、郑道谦、钱肃乐、沈光文、陈潜夫、黄宗羲,均各自为战,无人敢先进军,且不分发王玉藻部军饷。王玉藻只得还朝。王玉藻身居谏垣,履行职责,上疏论事,言辞激烈,致使诸臣不悦。王玉藻于是力求罢职,经太常寺卿庄元辰竭力挽留,方继续供职。浙东陷落后,王玉藻未能赶上鲁王逃离,投水池自尽,水干未死。于是逃往剡溪,以野草为食,每日临水作诗,仰天起舞,慷慨悲歌。最终归隐北湖,誓不剃发易服,作绝命词而离世。遗命不冠收殓。《清史稿·遗逸》有传。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五一
罗万杰(一六一三 — 一六八〇),字贞卿,号庸庵。揭阳人。明思宗崇祯七年(一六三四)进士。初官行人,两奉使册封吉、荆二藩。十三年,召对,给笔札,问修练储备四事,侃侃陈利弊,切中时艰,擢吏部主事,转验封员外郎。冢宰郑三俊澄清吏政,力荐其诚实不阿,破格畀以选事,在职一年,丁内艰归。值岁祲,倡富户出谷平粜,全活甚众。甲申之变,会南都迎立,徵拜副都御史。闻马士英、阮大铖用权,辞不出,矢志岩壑,结庐于埔阳之双髻峰,草衣蔬食,与樵牧高僧为侣。林居三十年,足迹不入城市。晚号樵子,乡人私谥曰文节先生。有《瞻六堂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传。
维基
罗万杰(1613年—1680年),字贞卿,号庸庵,晚号龙山樵夫,广东潮州府揭阳县蓝田都(今属丰顺县汤南镇隆烟永丰村)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罗万杰少负才名。崇祯三年(1630年),乡试中举。崇祯七年(1634年),登甲戌科进士,任行人司行人,升吏部清吏司主事、员外郎、郎中,因父丧归乡。弘光朝,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郭之奇建议罗万杰与郝尚久合兵攻取福建,但罗万杰起兵时,郝尚久已经降清。罗万杰遂隐居。康熙年间,朝廷请其出山被婉拒。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宿夫,吴江人。秀水籍崇祯癸未进士
陈忱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613—?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乌程人,字遐心,一字敬夫,别号雁荡山樵。明亡后卖卜为生。有《雁宕诗集》、《水浒后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华亭人,字六益,别号华蘋山人,晚号独树老夫。布衣。早年与陈子龙、李雯等交游。诗宗汉、魏、盛唐。有《苧庵集》。
沧海遗珠
吴懋谦(1615-1687)字六益,号华蘋山人。一号独树老夫,江苏华亭人,布衣。著有《苎庵遗集》《华平近律》《华蘋山人诗集》等。
李明性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5—1683 【介绍】: 明末清初直隶蠡县人,字洞初,号晦夫。明诸生。入清不事科举,潜心理学。颜元见其手录日记及所辑《性理通鉴》诸书,大为叹服,书其姓名于屏上,出入拱揖,以志向往。卒后,学者私谥孝悫先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9—1692 【介绍】: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晚晴簃诗汇·卷一十一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衡阳人,学者称船山先生。明崇祯壬午举人,永历时官行人司行人。入国朝,隐居不出。从祀孔庙。有《姜斋诗集》。
词学图录
王夫之(1619-1692) 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另有双髻外史、一瓢道人等别号,中年一度更名壶。衡阳人。崇祯举人。初在衡山举义军抗清,败走肇庆投南明永历帝,授行人司行人。从军瞿式耜部。后见复明无望,决意隐遁,居衡阳之石船山,著述终老,学者称船山先生。为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学者,后人将其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为"清初三大儒"。曾撰《夕堂永日绪论》、《诗绎》传其诗论。有《姜斋文集》、《姜斋诗集》。今人辑有《王船山诗文集》。词集名《鼓棹初集》、《二集》及《潇湘怨词》,亦合称《姜斋词》。
黄鹤楼志·人物篇
王夫之(1619~1692) 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清初曾参与抗清活动,官南明政权行人司行人,后隐居衡阳石船山,人称“船山先生”。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清初三大儒”,有各类著述近百种。王夫之曾四次到武昌参加乡试,所作诗文涉及黄鹤楼处多有。崇祯十五年壬午科乡试时,王夫之与黄冈王源曾、熊寔(字渭公)等百馀人会于黄鹤楼,“拈韵赋诗”。有诗《黄鹤须盟大集用熊渭公韵》;所作《广哀诗》有“黄鹤高楼秋,酹酒邀江月”之句。
姜斋诗集·本传
王夫之,湖南衡阳人。明举人。张献忠陷衡州,设伪官招夫之,夫之走匿南岳。贼执其父为质,夫之引刀自刺肢体,舁往易父,贼见其创也,免之。父子俱得脱归。居石船山,杜门著书,神契张载正蒙之说,演为思问录内外二篇。所著书有周易稗疏、书经稗疏、诗经稗疏。其言易,不信陈抟之学,亦不信京房之术,于先天诸图及纬书杂说,排之甚力,而亦不空谈元妙,附会老庄之旨,故言必徵实,义必切理。其说尚书,诠释经文,多出新义,然词有根据,不同游谈。其说诗,辨正名物训诂,以补传笺诸说之遗,皆确有依据,不为臆断。又辨叶韵一篇,持论名通,足解诸家之轇轕。又著尚书引义、春秋稗疏、春秋家说。康熙閒,吴逆在衡湘,夫之又逃入深山。吴逆平,巡抚嘉之馈粟帛请见,夫之辞帛受粟,未几卒。
姜斋诗集·自叙
境识生则患不得,熟则患失之。与其失之也宁不得。此予所知而自惧者也。五十以前不得者多矣。五十以后未敢谓得。一往每几于失中閒不无力为檠括。而檠括之难予自知之,抑自提之。诗言志,又曰诗以道性情。赋亦诗之一也。人苟有志,死生以之,性亦自定,情不能不因时尔。楚人之谓叶公子高,一曰君胡胄,一曰君胡不胄。云胄云不胄,皆情之至者也。叶公子高处此,殆有难言者。甲寅以还,不期身遇之。或谓予胡胄,或谓予胡不胄,皆爱我者。谁知予情,予且不能自言,况望知者哉。此十年中,别有柳岸吟。欲遇一峰白沙定,山于流连骀宕中。学诗几四十年,自应舍旃以求适于柳风桐月,则与马、班、颜、谢了不相应,固其所巳。彼体自张子寿感遇开之先,朱文公遂大振金玉。窃谓使彭泽能早知此,当不仅为彭泽矣。阮步兵髣髴此意,而自然别为酒人,故和阮和陶,各如其量,止于阮、陶之边际,不能欺也。庚申上已湘西草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