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娄琇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4 【介绍】: 明湖广湘阴人,字元夫。天启四年举人。崇祯初任陕西泾州知州。七年,农民军破城,被杀。

人物简介

维基
耿志炜(?—1637年),字明夫,号孟诸,别号逸园,陕西西安府武功县人。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陕西乡试举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授荆州府推官,荆俗健讼,炜遇讼者必先以大义喻之,令归思三日,然后理。有一继母讼前室子者,炜曰:汝诉先室子,彼必仇汝子,是汝自戕汝子也。令归思之,遂为母子无间。荆地濒江,澌洋二洲屡被水害,炜筑堤三千馀丈,人得乐业,称其堤曰耿公堤。擢吏部,以宦监用事请告归。崇祯元年(1628年),再起铨衡,内励冰操,外营剧务,寻升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以母老告归,卒于家。有《逸园新诗》一卷。
闵声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7—1680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乌程人,字毅夫,号雪蓑,原名中正。复社名士。好苦吟,尝与吴敬夫批选唐诗名《岭云集》。入清不问人事,以遗民自处。以敬夫与南浔庄氏史案有关,遂牵连下狱。在狱一载,而诗益工。有《泌庵小言》等。
潘益达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潘益达,字逵夫,陕西凤翔县人。明朝官员,同进士出身。崇祯三年庚午科举人,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科三甲第七十一名进士。丁忧归乡,七年授官宁晋县知县,九年调北直隶清苑县(今河北省清苑县)知县。

人物简介

维基
丁圣时(16世纪—17世纪),字墨岩,又字澹夫,湖广岳州府巴陵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丁圣时是天启七年(1627年)湖广乡试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联捷进士,授直隶溧阳县知县,清理兑粮宿弊、制订淮盐水运,又修筑城墙,疏通河池,节省刑罚,兴办学校,善行为乡人所记。之后他转任袁州府推官,释放重囚二十馀多人,裁减慈化旧寺僧兵,并建设喝断关,令府人感恩;主持江西和江南乡试,所取录者,皆一时名士。不久,升任户部主事。弘光年间丁圣时与赵东曦、朱邦祈、吴允谦、王运熙、宣国柱、胡周鼒一起召用,改官户科给事中,南京失陷后隐居在宣城,与农民樵夫为伍;儿子丁全芳在清朝考获举人。
张凤翼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凤翼(?—1643年),字异羽,山东东昌府堂邑县人。父张道情,字和夫,孝弟力田,好行其德,岁祲捐粟赈贷,立义塾,施棺构,闻义冢,凡力所任,无不周举。邻人受诬坐大辟,卖宅营救。道情初受其券,事解复还之,不责直。里有斗讼,片言立散,人呼为张父云云。以子凤翔封文林郎广平府推官,累赠资政大夫工部尚书。万历辛丑进士、兵部尚书张凤翔(字稚羽)弟。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山东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进士,授兵部主事,历武库司郎中,出为河南参议,转湖广下湖南道副使。崇祯六年,刑科都给事中陈赞化弹劾宜兴周延儒,引凤翼为证,周衔之刺骨,左迁霸州右参议,寻免职。再起宁夏兵备道,崇祯十六年擢延绥巡抚,甫入境,李自成已陷延安府,凤翼兼程赴援,至柳树涧遇寇,死之。

人物简介

维基
王倓,字恬夫,号大苏,河南汝宁府商城县人。明末政治人物。曾祖王浙,嘉靖五年丙戌科进士。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河南乡试举人,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科进士。兵部观政,五年授行人司行人,六年贵州主考,十年行取,考选为山东道御史,管理厂库、十库、皇城四门,贵州巡按,改陕西巡按,十三年回籍养病。后任总督洪承畴监军,管理降军,以病暂时休憩于潼关,呕血而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4—1682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遂安人,字理夫,号圣胎,一号蜕庵。官鸿胪寺卿。工诗,兼精书画篆刻。有《高山集》。
杨汝经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杨汝经(?—1644年),字石夫,河南归德府睢州(今河南睢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杨汝经原居林县,年幼孤贫移居睢州,依附许氏长大而改姓许。崇祯九年(1637年)中丙子科河南乡试第八名,次年(1637年)联捷进士,授户部主事,并复姓杨。崇祯十三年(1640年),升任山西井陉道兵备副使。崇祯十七年(1644年)林日瑞战死,杨汝经升任都察院佥都御史、巡抚甘肃。到达林县时,得知北京失守,计划前往南京,至东明时,带领百多名壮士驱逐李自成任命的官员,但战败被擒。敌方多次诱降,被杨汝经斥骂,于是先杀害他的弟弟杨汝绣和族兄杨汝素要胁他,他始终不屈服,死于狱中。安宗朝追赠兵部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6 【介绍】: 明浙江会稽人,字羽侯,号格庵,晚号称东饿夫。刘宗周弟子。崇祯四年进士。由庶吉士改礼科给事中。以劾王应熊入阁不由廷推,下诏狱。旋起历吏科都给事中,屡忤首辅周延儒,又诋兵部尚书陈新甲奸邪,既而会推阁臣失帝意,谪戍均州。弘光时任大理丞。明亡为僧。有《章格庵遗书》。
维基
章正宸(?—1646年),字羽侯,号格庵,晚号禹东饿夫。浙江会稽人,明末政治人物。早年师从刘宗周,崇祯三年(1630年)中式顺天府乡试第四名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科进士 ,工部观政,改翰林院庶吉士,与马世奇、张溥等相交莫逆。崇祯六年(1633年)任礼科给事中,因上疏弹劾辅臣王应熊,崇祯帝大怒,被逮下诏狱拷讯,给事中吴麟徵、傅朝佑救之无效,被革职归乡。崇祯九年(1636年)冬,召起为户科给事中,十二年任湖广乡试副主考,从废卷中拔取曹胤昌为第一名。巡视苏松诸郡饷务,陈漕政八害一要,升吏科右,十三年巡视太仓银库。十四年,洛阳被攻陷,福王朱常洵被杀,崇祯于乾清宫召对群臣,章正宸相继弹劾首辅周延儒、兵部尚书陈新甲、督师杨嗣昌,在会推宣大总督人选上,首辅周延儒欲以门生江禹绪陪推,又欲起复被革职的门生前江陵知县史元调和恢复前辅臣冯铨冠带,被正宸争论,未能成功。十五年五月,会推阁员,章正宸与吏部尚书李日宣、掌河南道御史张瑄共事,先推十三人,帝命再推,又列十一人,六月辛酉,崇祯召对中左门,以滥举房可壮、宋玫、张三谟三人,将李日宣、章正宸下狱,又谪戍均州。安宗时,官至大理寺左寺丞,见国事日非,弃官归里;鲁王监国时,授吏部左侍郎,掌部事,守赭山(在浙江萧山县),招募赭山乡民组建赭山营。绍兴失陷,出家为僧。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7—1673 【介绍】: 明末清初山东德州人,字正夫。入清,官工部员外郎。顺治三年告终养归。与钱谦益、顾炎武均有过从,炎武至德州,即寓其家。有《海右陈人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十四
程先贞,字正夫,德州人。有《海右陈人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全粤诗·卷六一五
郭之奇(一六〇八 — 一六六二),字仲常,号菽子,一号正夫,别号玉溪子。揭阳人。明思宗崇祯元年(一六二八)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六年,改礼部主事。历官员外郎、郎中、福建提学参议、提学副使,官至詹事府詹事。甲申闻变,归从桂王,授文渊阁大学士,吏、兵二部尚书,转战闽粤滇黔间,往来数万里,闻孙可望杀严起恒,乃聚集乡勇,守乐民所,为陈奇策等声援。后为交趾韦永福诱执,献于清廷,解至广西省城,不屈而死,时为清康熙元年八月十九日,年五十五。清乾隆中赐谥忠节。著有《宛在堂文集》、《宛在堂诗》、《古诗唐诗大观评语》、《九九篇》等。清康熙二十三年刊《潮州府志》卷九、清周硕勋纂修乾隆二十七年刊《潮州府志》卷二八、清阮元道光刊《广东通志》卷二九四有传。
维基百科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生平

明崇祯元年(1628年)中进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崇祯六年(1633年)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提督四译馆,翌年转员外郎。崇祯九年(1636年)典试河南后,转郎中,崇祯十四年(1641年)迁福建提督学政、布政使司左参议,后摄按察司事。崇祯十七年(1644年)崇祯帝自缢于北京煤山,他跟随南明王朝弘光、隆武和永历皇帝转战南北。顺治九年(即南明永历六年,1652年)郭之奇策动全潮反正,潮州总兵郝尚久响应反清复明。翌年清政府派靖南王耿精忠率军围攻潮州城,城破后,清军“纵兵屠掠,遗骸十余万”。
维基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属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被交趾韦永福所俘,押送予清廷,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明崇祯元年(1628年)中进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崇祯六年(1633年)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提督四译馆,翌年转员外郎。崇祯九年(1636年)典试河南后,转郎中,崇祯十四年(1641年)迁福建提督学政、布政使司左参议,后摄按察司事。崇祯十七年(1644年)崇祯帝自缢于北京煤山,他跟随南明王朝弘光、隆武和永历皇帝转战南北。顺治九年(即南明永历六年,1652年)郭之奇策动全潮反正,潮州总兵郝尚久响应反清复明。翌年清政府派靖南王耿精忠率军围攻潮州城,城破后,清军“纵兵屠掠,遗骸十余万”。
王正志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直隶静海人。明崇祯元年进士,累官户部左侍郎。清顺治初授原官。旋改兵部右侍郎,巡视延绥。六年,大同总兵姜镶起兵反清时,正志被部下出卖,为镶绞死。
维基
王正志(?—1649年),字灏夫,北直隶静海县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初授山阳县知县,历官工科都给事中,随侍经筵,任十三年庚辰科同考官。升太常寺少卿,改大理寺左少卿,累官户部右侍郎,督运西路。明亡降顺,李自成败,降清。顺治二年(1645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尽力招抚。顺治五年冬,大同姜镶反正归明,顺治六年(1649年)正月,王正志檄调延安参将王永彊同总兵沈文华驻兵守卫黄河。二月,永彊勾结神水高有才偷袭榆林,入驻凯歌楼。凌晨,有才兵至,永彊开城内应,王正志及户部郎中朱子升被杀。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叶光辅(1610--1681),字调耕,号潜夫。明末无锡人。茂才子。诸生。少从马世奇游。以父荫得官,不就。著有《兴至亦吟》。
吴之奇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吴之奇(?—17世纪),字元夫,福建漳州府龙岩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吴之奇是崇祯六年(1633年)的顺天乡试举人,十年(1637年)成进士,获授青浦知县,再调任江都。他不易投合他人,在江都以清明自矢,因此被弹劾归乡;家居时取与不随便,操守为人所不能及。隆武年间他得起用为户部陕西司郎中,但后事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