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凌夫惇 朝代: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凌夫惇(?—17世纪),字厚子,四川重庆府永川县人,南明政治人物。凌夫惇是崇祯十六年(1643年)的进士,获授思南推官,南明年间历任都清副使、临沅参议,以太仆少卿监督云南和贵州学政;他个性端庄,令人肃然起敬。程源死后,凌夫惇在辰州、沅州较士,很快归隐开州,甘于粗茶淡饭,不响应清朝任何行动。清廷下达薙发令,官员对他说:「明朝已结束,先生又能留下多少头发呢?」他感触地说:「上有尧舜,下有巢繇,各行其志。」没有勉强他,他也不再出门,八十五岁时去世。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宿夫,吴江人。秀水籍崇祯癸未进士
王玉藻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扬州府江都人,字质夫,号螺山。崇祯十六年进士,任慈溪知县。清军陷北京,从鲁王起兵。事败返扬州,隐居乡里。慨世运之艰,闭门谢客,怡情诗酒间。后作绝命词,飘然而逝。
维基
王玉藻,字质夫,直隶江都县人。明末官员。崇祯十六年(1643年)癸未科进士,授浙江慈溪县知县。少詹事项煜因曾向李自成投降,而被慈溪人所不容,被当地人投水溺毙,王玉藻及冯元飙均为其门生,项煜在慈溪遇害时,王玉藻却置之不问,有人质疑其不顾师生情谊,王玉藻却回道:「吾岂能为向雄之待钟会哉!夫君臣之与师友,果孰重?」听到的人无不对其肃然起敬。南京城破,鲁王监国,王玉藻与沈宸荃起兵响应,晋御史,仍行使知县职权。又招募义勇,自请防守钱塘江。于是以兵科都给事中往军前效力。时驻兵江上者,有方国安、王之仁、孙嘉绩、熊汝霖、章正宸、郑道谦、钱肃乐、沈光文、陈潜夫、黄宗羲,均各自为战,无人敢先进军,且不分发王玉藻部军饷。王玉藻只得还朝。王玉藻身居谏垣,履行职责,上疏论事,言辞激烈,致使诸臣不悦。王玉藻于是力求罢职,经太常寺卿庄元辰竭力挽留,方继续供职。浙东陷落后,王玉藻未能赶上鲁王逃离,投水池自尽,水干未死。于是逃往剡溪,以野草为食,每日临水作诗,仰天起舞,慷慨悲歌。最终归隐北湖,誓不剃发易服,作绝命词而离世。遗命不冠收殓。《清史稿·遗逸》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4—1682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遂安人,字理夫,号圣胎,一号蜕庵。官鸿胪寺卿。工诗,兼精书画篆刻。有《高山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7—1673 【介绍】: 明末清初山东德州人,字正夫。入清,官工部员外郎。顺治三年告终养归。与钱谦益、顾炎武均有过从,炎武至德州,即寓其家。有《海右陈人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十四
程先贞,字正夫,德州人。有《海右陈人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全粤诗·卷六一五
郭之奇(一六〇八 — 一六六二),字仲常,号菽子,一号正夫,别号玉溪子。揭阳人。明思宗崇祯元年(一六二八)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六年,改礼部主事。历官员外郎、郎中、福建提学参议、提学副使,官至詹事府詹事。甲申闻变,归从桂王,授文渊阁大学士,吏、兵二部尚书,转战闽粤滇黔间,往来数万里,闻孙可望杀严起恒,乃聚集乡勇,守乐民所,为陈奇策等声援。后为交趾韦永福诱执,献于清廷,解至广西省城,不屈而死,时为清康熙元年八月十九日,年五十五。清乾隆中赐谥忠节。著有《宛在堂文集》、《宛在堂诗》、《古诗唐诗大观评语》、《九九篇》等。清康熙二十三年刊《潮州府志》卷九、清周硕勋纂修乾隆二十七年刊《潮州府志》卷二八、清阮元道光刊《广东通志》卷二九四有传。
维基百科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生平

明崇祯元年(1628年)中进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崇祯六年(1633年)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提督四译馆,翌年转员外郎。崇祯九年(1636年)典试河南后,转郎中,崇祯十四年(1641年)迁福建提督学政、布政使司左参议,后摄按察司事。崇祯十七年(1644年)崇祯帝自缢于北京煤山,他跟随南明王朝弘光、隆武和永历皇帝转战南北。顺治九年(即南明永历六年,1652年)郭之奇策动全潮反正,潮州总兵郝尚久响应反清复明。翌年清政府派靖南王耿精忠率军围攻潮州城,城破后,清军“纵兵屠掠,遗骸十余万”。
维基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属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被交趾韦永福所俘,押送予清廷,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明崇祯元年(1628年)中进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崇祯六年(1633年)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提督四译馆,翌年转员外郎。崇祯九年(1636年)典试河南后,转郎中,崇祯十四年(1641年)迁福建提督学政、布政使司左参议,后摄按察司事。崇祯十七年(1644年)崇祯帝自缢于北京煤山,他跟随南明王朝弘光、隆武和永历皇帝转战南北。顺治九年(即南明永历六年,1652年)郭之奇策动全潮反正,潮州总兵郝尚久响应反清复明。翌年清政府派靖南王耿精忠率军围攻潮州城,城破后,清军“纵兵屠掠,遗骸十余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0—1646 【介绍】: 明浙江钱塘人,字元倩,一作玄倩,又字振祖,号退士。崇祯九年举人。十六年授开封府推官。时城被河灌,无人,乃驻封丘。十七年,奉周王渡河居杞县,与刘洪起募兵。福王擢为监察御史,巡按河南。潜夫请加洪起为将军,马士英不听。旋被召还。又被马士英诬为“私谒妖妇”(指自称福王妃之童氏),下狱。南都失,归。鲁王加太仆少卿,进大理寺少卿,兼御史。兵败走山阴,率妻妾投水死。
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一
潜夫字振祖。钱塘人。官国子监学正。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叶光辅(1610--1681),字调耕,号潜夫。明末无锡人。茂才子。诸生。少从马世奇游。以父荫得官,不就。著有《兴至亦吟》。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九七
李贞(一六一一— 一六七二),字定夫,号萍庵。东莞人。弱冠游学国子监,与张采、陈子龙、徐世溥相善。明思宗崇祯十六年,有诏荐才,有司以贞荐之。北京陷,感愤激烈。后闻清兵围攻赣州急,贞举兵往,授兵部职方司主事,监督粤东义旅。赣州破,复同张家玉起兵,兵败被执,备受毒刑,后幸得释。旋投奔永历帝,授兵科给事中,转户科。鼎革后,秃发僧服家居,自号大呆和尚,年六十二卒。著有《寄远楼集》。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1—1674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桐乡人,字考夫,以世居杨园村,学者称杨园先生。明诸生。刘宗周弟子。晚年专宗程朱。践履笃实,反对空言,力主耕读不可偏废,讲学之余,对耕种养殖等事,俱实力讲求。深于经学,而不事注述。有《杨园先生全集》。
槜李诗系·卷二十三
履祥,字考父,桐乡县学生。其学一以鹿洞为师,仁宅义根,言规行矩。间作韵语,有杨园备忘录。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四
濮淙,字澹轩,桐乡人。
清诗别裁集
字澹轩,浙江桐乡人。
槜李诗系·卷二十六
淙,字澹轩,号赞夫,桐乡濮院人,卖丝于吴市顺治初室遇火身入烟燄中扶二亲以出耽诗好友有半间楼浣雪居月巢蘧园诸刻岭南人多购之
陈忱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613—?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乌程人,字遐心,一字敬夫,别号雁荡山樵。明亡后卖卜为生。有《雁宕诗集》、《水浒后传》。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五一
罗万杰(一六一三 — 一六八〇),字贞卿,号庸庵。揭阳人。明思宗崇祯七年(一六三四)进士。初官行人,两奉使册封吉、荆二藩。十三年,召对,给笔札,问修练储备四事,侃侃陈利弊,切中时艰,擢吏部主事,转验封员外郎。冢宰郑三俊澄清吏政,力荐其诚实不阿,破格畀以选事,在职一年,丁内艰归。值岁祲,倡富户出谷平粜,全活甚众。甲申之变,会南都迎立,徵拜副都御史。闻马士英、阮大铖用权,辞不出,矢志岩壑,结庐于埔阳之双髻峰,草衣蔬食,与樵牧高僧为侣。林居三十年,足迹不入城市。晚号樵子,乡人私谥曰文节先生。有《瞻六堂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传。
维基
罗万杰(1613年—1680年),字贞卿,号庸庵,晚号龙山樵夫,广东潮州府揭阳县蓝田都(今属丰顺县汤南镇隆烟永丰村)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罗万杰少负才名。崇祯三年(1630年),乡试中举。崇祯七年(1634年),登甲戌科进士,任行人司行人,升吏部清吏司主事、员外郎、郎中,因父丧归乡。弘光朝,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郭之奇建议罗万杰与郝尚久合兵攻取福建,但罗万杰起兵时,郝尚久已经降清。罗万杰遂隐居。康熙年间,朝廷请其出山被婉拒。
李明性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5—1683 【介绍】: 明末清初直隶蠡县人,字洞初,号晦夫。明诸生。入清不事科举,潜心理学。颜元见其手录日记及所辑《性理通鉴》诸书,大为叹服,书其姓名于屏上,出入拱揖,以志向往。卒后,学者私谥孝悫先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华亭人,字六益,别号华蘋山人,晚号独树老夫。布衣。早年与陈子龙、李雯等交游。诗宗汉、魏、盛唐。有《苧庵集》。
沧海遗珠
吴懋谦(1615-1687)字六益,号华蘋山人。一号独树老夫,江苏华亭人,布衣。著有《苎庵遗集》《华平近律》《华蘋山人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