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3,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齐眉
恩怨
老妻
于飞
合葬
同穴
红丝
一对
孟光
居室
破镜
忍寒
同梦
共事
煮海
《國語辭典》:齐眉(齊眉)  拼音:qí méi
比喻夫妇相敬如宾。参见「举案齐眉」条。《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后来生三子,接了书香,小娟直与院判齐眉而终。」《儒林外史》第一七回:「赵爷今年五十九岁,两个儿子,四个孙子,老两个夫妻齐眉,只却是个布衣。」
《國語辭典》:恩怨  拼音:ēn yuàn
恩惠与仇怨。如:「我和你之间的恩怨,就此一笔勾消。」《元史。卷一三八。列传。脱脱》:「脱既复入中书,恩怨无不报。」
《分类字锦》:老妻
杜甫 老妻画纸为棋局。
分类:老妻夫妇
《國語辭典》:于飞(于飛)  拼音:yú fēi
本指鸟类比翼偕飞。语出《诗经。大雅。卷阿》:「凤皇于飞,翙翙其羽。」后比喻夫妇和合。《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凤皇于飞,和鸣锵锵。」《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今日谨同令爱,到此拜访,伏望察其深情,饶恕罪责,恩赐谐老之欢,永遂于飞之愿!」
《國語辭典》:合葬  拼音:hé zàng
夫妇死后同葬一处墓穴。《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國語辭典》:同穴  拼音:tóng xuè
1.夫妇合葬。《诗经。王风。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唐。元稹 遣悲怀诗:「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2.共同穴居。《后汉书。卷八○。文苑列传上。杜笃》:「于是同穴裘褐之域,共川鼻饮之国。」晋。左思〈魏都赋〉:「搉惟庸蜀与鸲鹊同巢,句吴与蛙黾同穴。」
《國語辭典》:红丝(紅絲)  拼音:hóng sī
1.红色的丝线。唐。温庭筠春愁曲〉:「红丝穿露珠帘冷,百尺哑哑下纤绠。」
2.借指牵引姻缘的线。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七出:「可知定情诗红丝拴紧,抵过他万两雪花银。」《红楼梦》第五七回:「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丝,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
《國語辭典》:一对(一對)  拼音:yī duì
1.两物形状相同,可以匹配。如:「一对耳环」。《红楼梦》第三回:「椅之两边也有一对高几,几上茗碗瓶花俱备。」《文明小史》第一八回:「几个人讲话的时候,烟炕上一对朋友,把这些话都听在肚里。」
2.夫妇。《水浒传》第一○四回:「三娘的八字,十分旺夫,适才曾合过来,铜盆铁帚,正是一对儿夫妻。」
《國語辭典》:孟光  拼音:mèng guāng
人名。生卒年不详,字德曜,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县西北)人,东汉贤女,梁鸿的妻子。貌丑而黑,举案齐眉以事夫,夫妇因相敬如宾。见《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梁鸿传》。后比喻贤妻。
《國語辭典》:居室  拼音:jū shì
1.居住的房屋。
2.同屋居住。《孟子。万章上》:「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
3.囚禁罪人的处所。《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居室。」
《國語辭典》:破镜(破鏡)  拼音:pò jìng
1.打破镜子。《太平御览。卷七一七。服用部。镜引神异经》:「昔有夫妇将别,破镜,人执半以为信。」
2.被打破的镜子。如:「地上有破镜的碎片,走路时要小心。」
3.比喻夫妻分散或决裂。参见「破镜重圆」条。
4.比喻半月。汉。无名氏〈古绝句〉:「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5.镜,指古代武将胸前的护心镜。破镜指破禁开杀戒。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若有埋伏,一剑挥之两断。……我特来破镜。」
6.神话传说中的恶兽名。《汉书。卷二五。五行志上》:「古代天子常以春解祠,祠黄帝用一枭、破镜。」颜师古注引孟康曰:「破镜,兽名,食父。……破镜如貙而虎眼。」
《國語辭典》:破镜重圆(破鏡重圓)  拼音:pò jìng chóng yuán
南朝陈徐德言与妻乐昌公主于战乱分散时各执半镜,作为他日相见的信物,后果因此得以相聚归合。典出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后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圆和好。《隋唐演义》第六六回:「如晦道:『就是徐德言,他的妻子就是我表姊乐昌公主。』无忌道:『哦,原来就是破镜重圆的。』」《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破镜重圆,离而复合,固是好事。」也作「破镜重合」、「览镜归妻」、「金镜重圆」。
分類:太子舍人
《分类字锦》:忍寒
王隐晋书:山涛妻韩氏,才识过人。涛未仕时,戏之曰:忍寒,我当三公,不知卿堪为公夫人不耳。
分类:夫妇
《國語辭典》:同梦(同夢)  拼音:tóng mèng
比喻夫妻亲爱情深。《诗经。齐风。鸡鸣》:「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
《國語辭典》:共事  拼音:gòng shì
共同在一起做事。《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从荣每忌从厚声名出于其上,敬瑭不愿与从荣共事,每欲求外镇回避那从荣。」
《漢語大詞典》:煮海
(1).煮海水为盐。 唐 陆贽 《议减盐价诏》:“专煮海之利,以为赡国之术。” 宋 苏轼 《表忠观碑》:“ 吴 越 地方千里,带甲百万,铸山煮海,象犀珠玉之富,甲於天下。”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八:“煮海之利,原非本富。”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五编第一章第二节:“沿海地带煮海水为盐,俗称煮海。”
(2).煮沸海水。神话传说,秀才 张羽 同龙女相约为夫妇,后受阻, 张羽 得宝物,煮沸大海,制服龙王,才得以成婚。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三折:“﹝ 龙氏三娘 ﹞亲许我中秋会约,不见他来,因此在这里煮海,定要煎出他来。”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焚券》:“壮山河於水底,何惧丸泥;列介胄於波中,不愁煮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