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2—1593 【介绍】: 明苏州府嘉定人,字叔明,一字子言,号太室山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后为荆州知府,景恭王之藩德安,欲夺城北沙市地,学谟力抗不予,为王所劾。下抚按逮问,改官。荆人遂称沙市为徐市。万历中,累迁右副都御史,官至礼部尚书。有《世庙识馀录》、《万历湖广总志》等。
黄鹤楼志·人物篇
徐学谟(1522~1593) 明代官员、诗人。原名徐学诗,字思重、子言,更字叔明,号太室山人。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曾任荆州知府,累迁湖广布政使、礼部尚书。擅诗文,被誉为“制作巨手”,撰著有《(万历)湖广总志》《徐氏海隅集》等。有七律《黄鹤楼独眺》《登黄鹤楼观涨》《黄鹤楼感旧》及五古《饮饯黄鹤楼》等多首诗作。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初名学诗,字子言,更字叔明,嘉定人。嘉靖庚戌进士,授礼部主事历佥都御史巡抚郧阳召拜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有海嵎春明二集
维基
徐学谟(1522年11月23日—1594年1月22日),原名徐学诗,字子言,改字叔明,号太室山人,直隶嘉定县(今属上海市嘉定区)人。嘉靖庚戌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癸卯应天府乡试第二十八名举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科会试第一百九十四名,二甲三十三名进士。授兵部职方司主事,三十年九月改吏部主事,改稽勋司。历礼部主事,升员外郎、精膳司郎中。后外放荆州府知府。景王朱载圳封于德安,欲强占肥沃土地,学谟以不合定制拒绝,结果被景王弹劾,世宗下诏逮问。御史以实情上陈,减罪去官归里。穆宗即位,起为南阳府知府,隆庆二年(1568年)正月升湖广按察使司副使,分巡襄阳。辽王遭“异谋”之诬,学谟为其申辩,又被弹劾回籍。五年十二月以原任叙用。神宗即位,隆庆六年十一月补湖广副使,兼管屯田水利。万历元年(1573年)三月升江西左参政,九月升湖广按察使,二年正月升本省右布政使,三年六月进左布政,四年六月升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六年张居正父亲去世,前往荆州会葬,不久,入京为刑部右侍郎,八年(1580年)四月进左侍郎,十二月升礼部尚书,万历十一年(1583年)九月加太子少保,次月被论致仕归乡,于演武场(今嘉定体育场址)西南建归有园。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二。
《漢語大詞典》:太室
亦作“ 大室 ”。
(1).太庙中央之室,亦指太庙。书·洛诰:“王入太室祼。” 孔 传:“太室,清庙。” 孔颖达 疏:“太室,室之大者,故为清庙。庙有五室,中央曰太室。”春秋·文公十三年:“大室屋坏。” 杜预 注:“大庙之室。”
(2).山名。即 嵩山 。在今 河南省 登封县 北。左传·昭公四年:“ 四岳 、 三涂 、 阳城 、 大室 、 荆山 、 中南 ,九州之险也,是不一姓。” 陆德明 释文:“大室即中岳 嵩高山 也,在 豫州 。”史记·楚世家:“ 幽王 为 太室 之盟。” 裴駰 集解引 杜预 曰:“ 太室 , 中岳 也。”
《漢語大詞典》:太室阙(太室闕)
在 河南 嵩山 南麓。 中岳庙 门前500米处。建于 东汉 安帝 元初 五年(公元118年),为 汉 代 太室山庙 前的神道阙,与 少室阙 、 启母阙 并称“汉代三阙”。阙高近4米,东西两阙相距6.75米。阙身为方石砌成,上部为石雕四阿顶,南面刻有篆文“中岳太室阳城”。阙身四面雕刻人物、车骑、建筑及龙虎等画像五十余幅。
《國語辭典》:北堂  拼音:běi táng
古代居室东房的后部。为主妇居处的地方。如:「萱茂北堂」、「莱䌽北堂」。《仪礼。士昏礼》:「妇洗在北堂,直室东隅篚。」唐。韩愈示儿〉诗:「主妇治北堂,膳服适戚疏。」后引申为母亲的代称。
《漢語大詞典》:嵩阳(嵩陽)
(1). 嵩山 之南。 唐 李白 《送杨山人归嵩山》诗:“我有万古宅, 嵩 阳 玉女峰 。”
(2).寺观名。在 河南省 登封县 太室山 下。 北魏 太和 年间建,初名 嵩阳寺 。 唐 改名 嵩阳观 , 宋 改名 天封观 , 元 改名 嵩阳宫 。宫前有 唐 徐浩 书《嵩阳观圣德感应颂》石刻,境内有古柏三株,传为 汉武帝 登 嵩山 时所封。参阅《清一统志·河南·河南府一》
《漢語大詞典》:二室
指中岳 嵩山 的 太室 、 少室 二山。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之二:“闭门二 室 下,隐居十年餘。” 宋 王曾 《中岳中天崇圣帝碑》:“二 室 天开,风云之所蓄。” 明 袁宏道 《别江郎》诗:“何不从我游,扁舟访二 室 ?” 钱伯诚 笺校:“二 室 指 太室 、 少室 二山。”
《國語辭典》:室内(室內)  拼音:shì nèi
房子里面。如:「室内设计」、「室内游泳池」。
《漢語大詞典》:五山
(1).五座山。指古代传说中东海的仙山 岱舆 、 员嶠 、 方壶 、 瀛洲 、 蓬莱 。列子·汤问:“ 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 、二曰 员嶠 、三曰 方壶 、四曰 瀛州 、五曰 蓬莱 。”
(2).五座山。指 华山 、 首山 、 太室 、 泰山 、 东莱 。史记·孝武本纪:“ 中国 华山 、 首山 、 太室 、 泰山 、 东莱 ,此五山 黄帝 之所常游,与神会。” 三国 魏 曹植 《吁嗟篇》:“飘飘周八泽,连翩歷五山。”
(3).五座山。指中岳 嵩山 、东岳 泰山 、西岳 华山 、南岳 衡山 、北岳 恒山 。后汉书·冯衍传:“疆理九野,经营五山。” 李贤 注:“五山即五岳也。” 唐 韩愈 《读东方朔杂事》诗:“簸顿五山踣,流漂八维蹉。”
(4).五大佛寺。皆建于 南宋 。即 杭州 径山 兴盛万寿寺 、 北山 景德灵隐寺 、 南山 净慈报恩光孝寺 、 宁波 阿育王山 鄮峰广利寺 、 太白山 天童景德寺 。
《漢語大詞典》:嵩室
即 嵩山 。 嵩山 东为 太室 ,西为 少室 ,故称。 唐 郑谷 《读故许昌薛尚书诗集》诗:“难忘 嵩室 下,不负 蜀江 滨。” 宋 范仲淹 《寄题许州钱相公信美亭》诗:“山色来 嵩室 ,风光彻 汝 坟。”
《國語辭典》:嵩山三阙(嵩山三闕)  拼音:sōng shān sān què
嵩山中太室、少室、开母三山的石阙铭文。
《國語辭典》:嵩阳书院(嵩陽書院)  拼音:sōng yáng shū yuàn
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太室山的南麓。五代周时所建,初称为「太室书院」。宋改名,与睢阳、白鹿、岳麓号称为「四大书院」。
《漢語大詞典》:四书院(四書院)
宋 初各地所设书院甚多,其中以 江西 星子 白鹿洞书院、 湖南 善化 岳麓书院、 河南 商丘 应天府书院(又称睢阳书院)、 河南 登封 嵩阳书院最著名,合称四书院。 宋 王应麟 玉海·宫室·宋朝四书院:“国初斯民新脱五季锋鏑之阨,学者尚寡,海内向平,文风日起,儒老往往依山林即閒旷以讲授,大率多至数十百人, 嵩阳 、 岳麓 、 睢阳 及 白鹿洞 为尤著天下,所谓四书院者也。”一说指 白鹿洞 、 石鼓 (在 湖南 衡阳 )、 应天 、 岳麓 四书院。参阅文献通考·学校七
分類:书院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