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82,分253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天险
天降
天清
天堑
天下士
当天
天垂
炎天
天雨
天荒
天书
天近
升天
天碧
天伦
《國語辭典》:天险(天險)  拼音:tiān xiǎn
地势高峻、天然险要的地方。《魏书。卷六五。列传。邢峦》:「剑阁天险,古来所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注》:「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涧道之峡,车不方轨,号曰天险。」
《骈字类编》:天降
唐 许棠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 其一 天降贤人佐圣时,自然声教满华夷。
分类:天降
《漢語大詞典》:天清
天气清朗。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四》:“天清,晏然无云。” 唐 韩愈 《明水赋》:“夜寂天清,烟消气明。”
《國語辭典》:天堑(天塹)  拼音:tiān qiàn
天然的河海险要地。《隋书。卷二三。五行志下》:「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南北,今日北军岂能飞渡耶?」宋。柳永 望海潮。东南形胜词:「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漢語大詞典》:天下士
才德非凡之士。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 唐 高适 《咏史》诗:“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清 方文 《访孙豹人不遇因题其壁》诗:“ 虞翻 天下士,知己无一人。”
分類:才德非凡
《國語辭典》:当天(當天)  拼音:dàng tiān
即日、这天。《老残游记》第一五回:「谁想当天下午陡听人说,贾老儿家全家丧命,这一慌真就慌的不成话了!」《文明小史》第一六回:「这就是上海当天出的新闻纸,我们在家里看的都是隔夜的。」
《漢語大詞典》:天垂
犹天际。 晋 左思 《蜀都赋》:“火井沉荧於幽泉,高爓飞煽於天垂。”
分類:天际
《國語辭典》:炎天  拼音:yán tiān
1.烈日、大热天。汉。孔融〈杂诗〉二首之一:「岩岩钟山首,赫赫炎天路。」《文选。颜延之。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诗》:「炎天方埃郁,暑晏阕尘纷。」
2.南方。《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南方曰炎天,其星舆鬼柳七星。」
《漢語大詞典》:天雨
天降雨。 战国 宋玉 《高唐赋》:“遇天雨之新霽兮,观百谷之俱集。”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宋 有富人,天雨墙坏。”
分類:天降降雨
《國語辭典》:天荒  拼音:tiān huāng
形容偏远尚未开发的状态。汉。王充《论衡。恢国》:「天荒之地,王功不加兵,今皆内附,贡献牛马。」
《國語辭典》:破天荒  拼音:pò tiān huāng
天荒,本指从未开垦过的土地。语出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唐荆州衣冠薮泽,每岁解送举人,多不成名,号曰:『天荒解』。刘蜕舍人以荆解及第,号为『破天荒』。」形容从来没有过的事,或第一次出现的事。《文明小史》第四五回:「中国人在香港充当律师的,要算他是破天荒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这局子向来的总办,都是道班,这一位是破天荒的。」
《國語辭典》:天书(天書)  拼音:tiān shū
1.天子的诏书。唐。王勃为原州赵长史请为亡父度人表〉:「天书屡降,手敕仍存。」唐。王维春日直门下省早朝〉诗:「玉漏随铜史,天书拜夕郎。」
2.上天或神仙所降赐的书。《宋史。卷八。真宗本纪三》:「仁宗以天书殉葬山陵,呜呼贤哉!」《三国演义》第四九回:「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
3.比喻看不懂或难以理解的文字。《红楼梦》第八六回:「看著又奇怪又纳闷,便说:『妹妹近日愈发进了,看起天书来了。』」
《骈字类编》:天近
钱起 朝元阁赋 虹梁天近,丹陛云还。
周昂 诗 地穷青涧断,天近玉绳低。
《國語辭典》:升天  拼音:shēng tiān
1.上升至天界。汉。王充《论衡。龙虚》:「世称黄帝骑龙升天,此言盖虚。」《儒林外史》第四一回:「又有极大的法船,照依佛家中元地狱赦罪之说,超度这些孤魂升天。」
2.称人死亡。唐。李约 过华清宫诗:「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犹有树长生。」
《國語辭典》:升天(昇天)  拼音:shēng tiān
1.升天。唐。顾况《悲歌》六首之二:「我欲升天天隔霄,我欲渡水水无桥。」清。洪升《长生殿》第四七出:「唐帝痛念不衰,特令通幽升天入地,各处寻觅芳魂。」
2.道教指得道飞升登天。明。叶宪祖《鸾鎞记》第七出:「试看佳人才入道,还亏老子早升天。」
3.死亡。
《漢語大詞典》:天碧
青碧如天空之色。 后蜀 欧阳炯 《浣溪沙》词:“天碧罗衣拂地垂,美人初著更相宜。” 宋 张先 《木兰花》词:“双头莲子一时花,天碧秋池水如镜。”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歙山斗星砚:“石色正天碧,细罗文,中涵金星七,布列如斗宿状,辅星在焉。”
分類:青碧
《國語辭典》:天伦(天倫)  拼音:tiān lún
1.自然的伦常关系,如父子、兄弟等。《谷梁传。隐公元年》:「已废天伦而忘君父。」《南齐书。卷二二。豫章文献王传》:「虽天伦有本,而因事增情,宜广田邑,用申恩礼。」
2.天理,自然的条理次序。《庄子。刻意》:「一之精通,合于天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