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气象(氣象) 拼音:qì xiàng
1.气候,一切大气变化的现象,如风、雨、雷、电等,统称为「气象」。唐。韩愈 〈县斋有怀〉诗:「气象杳难测,声音吁可怕。」宋。苏轼 〈与章子厚书〉:「黄州僻陋多雨,气象昏昏也。」
2.人的举止、气度。元。无名氏《村乐堂》第二折:「我点著灯光,……请同知你觑这二人的气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侣笙出落得精神焕发,……眉宇间还带几分威严气象。」
3.景况、气派。《三国演义》第二回:「玄德在平原,颇有钱粮军马,重整旧日气象。」《红楼梦》第二回:「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
4.文章的风格气韵。唐。韩愈 荐士诗:「建安能者七,卓荦变风操,逶迤抵晋宋,气象日凋耗。」元。耶律楚材 〈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诗七首之七:「文章气象难形容,腾龙翥凤游秋空。」
2.人的举止、气度。元。无名氏《村乐堂》第二折:「我点著灯光,……请同知你觑这二人的气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侣笙出落得精神焕发,……眉宇间还带几分威严气象。」
3.景况、气派。《三国演义》第二回:「玄德在平原,颇有钱粮军马,重整旧日气象。」《红楼梦》第二回:「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
4.文章的风格气韵。唐。韩愈 荐士诗:「建安能者七,卓荦变风操,逶迤抵晋宋,气象日凋耗。」元。耶律楚材 〈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诗七首之七:「文章气象难形容,腾龙翥凤游秋空。」
《國語辭典》:天官 拼音:tiān guān
1.职官名。周代官制,以天官冢宰居首,总理治国大事,统御众官。《礼记。曲礼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又唐代曾改吏部为天官,故亦用来称呼吏部尚书。《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原来唐时天官谪贬甚是消条,亲眷避忌,不十分肯与往来的。」
2.百官、众官。《文选。班固。东都赋》:「天官景从,寝威盛容。」
3.天上神仙居官者。《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只见班部丛中闪出四位金冠朱黻的天官,各各手捧文册一卷。」
4.天文、天象。《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唐。司马贞。索隐:「天文有五官。官者,星官也。星座有尊卑,若人之官曹列位,故曰天官。」《后汉书。卷五二。崔骃传》:「瑗因留游学,遂明天官、历数、京房易传、六日七分。」
5.耳、鼻、口、目、形体等和外界相接触的感觉器官。《荀子。天论》:「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
2.百官、众官。《文选。班固。东都赋》:「天官景从,寝威盛容。」
3.天上神仙居官者。《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只见班部丛中闪出四位金冠朱黻的天官,各各手捧文册一卷。」
4.天文、天象。《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唐。司马贞。索隐:「天文有五官。官者,星官也。星座有尊卑,若人之官曹列位,故曰天官。」《后汉书。卷五二。崔骃传》:「瑗因留游学,遂明天官、历数、京房易传、六日七分。」
5.耳、鼻、口、目、形体等和外界相接触的感觉器官。《荀子。天论》:「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
《漢語大詞典》:圆象(圓象)
天象。《文选·卢谌〈时兴〉诗》:“亹亹圆象运,悠悠方仪廓。” 李善 注:“ 曾子 曰:‘在天成象,故曰圆象。’” 唐 孔颖达 《〈礼记正义〉序》:“上法圆象,下参方载。” 唐 顾非熊 《夏夜汉渚归州即事》诗:“巨浸分圆象,危檣入众星。”
分類:天象
《漢語大詞典》:环枢(環樞)
(1).古星名。摄提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乾象·星》:“《荆州星占》:‘摄提,一名环枢,一名闕兵。’”
(2).泛指天象,天道。 唐 权德舆 《唐故中岳宗元先生吴尊师集序》:“或遐想理古,以哀世道;或磅礴万象,用冥环枢。稽性命之纪,达人事之变。”
(3).比喻枢密使。 唐 宋 时执掌军政要务。 宋 王圭 《文彦博授枢密使改赐功臣制》:“天极环枢,上通帝位之座;神兵会府,内严师律之谋。”
(2).泛指天象,天道。 唐 权德舆 《唐故中岳宗元先生吴尊师集序》:“或遐想理古,以哀世道;或磅礴万象,用冥环枢。稽性命之纪,达人事之变。”
(3).比喻枢密使。 唐 宋 时执掌军政要务。 宋 王圭 《文彦博授枢密使改赐功臣制》:“天极环枢,上通帝位之座;神兵会府,内严师律之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