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天灾(天災)  拼音:tiān zāi
天然的灾害。如水灾、旱灾、地震等。《左传。僖公十三年》:「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
《國語辭典》:天灾地变(天災地變)  拼音:tiān zāi dì biàn
天地间所发生的灾害和变异。古人认为这是上天对统治者的警告。《魏书。卷三五。崔浩传》:「比年以来,天灾地变,都在秦凉。」也作「天灾地孽」、「天灾物怪」。
《漢語大詞典》:天灾地妖(天災地妖)
自然界发生的灾害怪异。《孔子家语·五仪》:“存亡祸福,皆己而已,天灾地妖,不能加也。”
《國語辭典》:天灾人祸(天災人禍)  拼音:tiān zāi rén huò
1.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祸害。如:「他每次在报上看到天灾人祸的消息,都会以无名氏的名义捐款给受害者。」亦可泛指各种灾难。如:「中国经过无数战争、变乱,天灾人祸,而今依然屹立东亚。」也作「人祸天灾」。
2.骂人是祸胎、害人精的话。《儒林外史》第二○回:「总是你这天灾人祸,把我一个娇滴滴的女儿生生送死了!」
《国语辞典》:天灾地孽(天灾地孽)  拼音:tiān zāi dì niè
天地所发生的灾害和变异。古人认为这是上天对统治者的警告。《隋书。卷二。高祖纪下》:「天灾地孽,物怪人妖,衣冠钳口,道路以目。」也作「天灾地变」、「天灾物怪」。
《国语辞典》:天灾物怪(天灾物怪)  拼音:tiān zāi wù guài
天地所发生的灾害和变异。古人认为这是上天对统治者的警告。《明史。卷二一七。王家屏传》:「天灾物怪,罔彻宸聪;国计民生,莫关圣虑。」也作「天灾地变」、「天灾地孽」。
《国语辞典》:害天灾(害天灾)  拼音:hài tiān zāi
1.遭遇水旱等灾变。如:「建造水库之后,此地已很少害天灾了。」
2.比喻伤天害理。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四折:「你这负心汉,害天灾的!你要去我偏不去。」
《漢語大詞典》:荒天
(1).天灾。明史·熊明遇传:“ 齐 苦荒天, 楚 苦索地。”
(2).指边远的地方。 郭沫若 《残春》二:“死又有甚么要紧的呢?死在国内,死在国外,死在爱人的怀中,死在荒天旷野里,同是闭着眼睛,走到一个未知的世界里去。”
《漢語大詞典》:天菑
天灾。左传·定公九年:“上下犹和,众庶犹睦,能事大国,而无天菑,若之何取之?” 杨伯峻 注:“菑,同灾。”吕氏春秋·审时:“稼就而不穫,必遇天菑。” 宋 王洙 王氏谈录·史官:“自古为史者,不免天菑或人祸,子何为当而不避!”
分類:天灾
《漢語大詞典》:天咎
(1).天灾。 汉 刘向 列女传·鲁公乘姒:“不达人事而相国,非有天咎,必有人祸。”
(2).上天的惩罚。 晋 袁宏 后汉纪·质帝纪:“今年夏,月晕房屋,明年又有小厄,当急诛姦臣,为天下所怨毒者,以塞天咎。”
《漢語大詞典》:天眚
天灾。古代天人相应之说,以地震、风雷、星变、日食等,皆为上天垂戒,视为灾异。后汉书·安帝纪论:“推咎台衡,以答天眚。”《宋书·礼志一》:“况闻天眚将至,行庆乐之会,於礼乖矣。”
《漢語大詞典》:天患
天灾。《周礼·地官·司救》:“凡岁时有天患民病,则以节巡国中及郊野,而以王命施惠。” 郑玄 注:“天患,谓烖害也。”
分類:天灾
《漢語大詞典》:天害
犹天灾。《公羊传·襄公九年》“春, 宋 火” 唐 徐彦 疏:“春秋之义,不记人火,火者,皆是天害也。”
分類:天灾
《漢語大詞典》:乾灾(乾災)
天灾。《后汉书·爰延传》:“使积善日熙,佞恶消殄,则乾灾可除。”
分類:天灾
《漢語大詞典》:时菑(時菑)
天灾。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以有时菑,阴不堪阳。” 孔颖达 疏:“以此岁星淫行之年,而有天时温煖之菑。四时之序,冬月当寒,故温则为菑害也。”
分類:天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