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500
典故
20
词典
146
分类词汇
329
佛典
5
共329,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17
18
19
20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五风十雨
譕臣
泰始历
四海承风
四海为家
四海一家
同归殊涂
天下鼎沸
体元表正
天经地纬
扬一益二
仰不愧天
燕金募秀
一掷乾坤
一匡天下
《國語辭典》:
五风十雨(五風十雨)
拼音:
wǔ fēng shí yǔ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语本汉。王充《论衡。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后比喻风调雨顺。宋。王炎〈
丰年谣
〉五首之一:「五风十雨天时好,又见西郊稻秫肥。」元。萨都拉〈送广信司狱〉诗:「五风十雨乐太平,肯使人间有冤狱?」也作「十风五雨」。
分類:
五天
十天
天下
《漢語大詞典》:
譕臣
谋臣。
《
管子·形势
》
:“譕臣者可与远举,顾忧者可与致道。” 尹知章 注:“言行莫先,谓之譕臣。有大言行者,可与图国之远也。”一说,“譕臣”当作“譕巨”,谓谋及天下之大。 王念孙
《
读书杂志·管子一
》
:“ 引之 曰:‘“譕”与“謨”同。
《
集韵
》
曰:“謨,古作譕。”
《
尔雅
》
曰:“謨,谋也。”臣当作巨,字形相似而误。巨,大也。“譕巨”者,谋及天下之大,而非一家一国之谋也。’”
分類:
谋臣
天下
《漢語大詞典》:
泰始历(泰始曆)
西晋 历法名。 武帝 司马炎 统一天下后,改元 泰始 ,并改 三国 魏
《景初历》
为
《泰始历》
。
《
晋书·律历志中
》
:“ 武帝 践阼, 泰始 元年,因 魏 之
《景初历》
,改名
《泰始历》
。”
分類:
西晋
历法
法名
司马炎
统一
一天
天下
《國語辭典》:
四海承风(四海承風)
拼音:
sì hǎi chéng fēng
政令教化遍行天下。《孔子家语。卷二。好生》:「舜之为君也,其政好生而恶杀,其任授贤而替不肖,德若天地而静虚,化若四时而变物,是以四海承风。」
分類:
政令
教化
通行
天下
《國語辭典》:
四海为家(四海為家)
拼音:
sì hǎi wéi jiā
1.形容帝业宏大富有,天下一统。《汉书。卷一。高帝纪下》:「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亡以重威,且亡令后世有以加也。」唐。杨烱〈少室山少姨庙碑铭。序〉:「建都邑,正方位,划崇墉,刳浚洫,必凭天地之险,然后四海为家。」
2.天下无处不可居住。唐。
陈讽
〈
连理树赋
〉:「四海为家,岂必移根于上苑?」明。罗贯中《风云会》第一折:「四海为家,寸心不把名牵挂。」
3.称人漂泊无定所。《隋唐演义》第四一回:「但李密身如飘蓬,四海为家,何暇计及家室?」
分類:
四海
居无定所
一家
帝王
拥有
天下
《國語辭典》:
四海一家
拼音:
sì hǎi yī jiā
四海之内,如同一家。形容天下统一。宋。
陆游
感愤
诗:「四海一家天历数,两河百郡宋山川。」《儒林外史》第三九回:「这冒险捐躯,都是侠客的勾当。……而今是四海一家的时候,任你荆轲、聂政,也只好叫做乱民。」
分類:
四海
犹如
如一
一家
天下
一统
《國語辭典》:
四海一家
拼音:
sì hǎi yī jiā
四海之内,如同一家。形容天下统一。宋。
陆游
感愤
诗:「四海一家天历数,两河百郡宋山川。」《儒林外史》第三九回:「这冒险捐躯,都是侠客的勾当。……而今是四海一家的时候,任你荆轲、聂政,也只好叫做乱民。」
分類:
四海
犹如
如一
一家
天下
一统
《漢語大詞典》:
同归殊涂(同歸殊塗)
语出
《
易·繫辞下
》
:“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原谓天下万事初虽异,然终究同归于一。后泛指途径不同而结果相同。
《
汉书·王莽传赞
》
:“昔 秦 燔
《
诗
》
《
书
》
以立私议, 莽 诵六艺以文姦言,同归殊涂,俱用灭亡。”亦作“ 同归殊途 ”。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
:“其餘触类而长,所致非一;同归殊途,或文或质。”
分類:
天下
同归
万事
终究
归于
《国语辞典》:
天下鼎沸
拼音:
tiān xià dǐng fèi
天下之势有如鼎器内热水般沸腾翻滚。比喻国家局势不稳,民心动荡。《周书。卷一七。梁禦传》:「魏室陵迟,天下鼎沸。」
分类:
天下
有如
鼎器
内热
热水
沸腾
翻滚
《漢語大詞典》:
体元表正(體元表正)
犹言体元居正。表正,仪表天下,法正万国。 鲁迅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
引 清 刘景伯
《蜀龟鉴》
:“是编以元年正月终者,非徒谓体元表正,蔑以加兹。”
分類:
仪表
天下
法正
万国
《漢語大詞典》:
天经地纬(天經地緯)
(1).语本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
:“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指天地间理所当然、无可非议的道理。 晋
左思
《魏都赋》
:“日不双丽,世不两帝,天经地纬,理有大归。”
(2).引申为以天地为法度治理天下。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与陈司空书》
:“ 后主 天经地纬、义冠人灵。” 唐
杨炯
《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
:“天经地纬之帝,求制礼作乐之才;拨乱反正之君,资拔山超海之力。” 明
张居正
《文华殿对》
:“纵横图史,发天经地纬之藏;俯仰古今,期日就月将之益。”
分類:
天地
为法
法度
治理
天下
天地间
理所当然
无可非议
道理
《漢語大詞典》:
扬一益二(揚一益二)
唐 时谓天下之盛, 扬州 第一而 益州 次之。 益州 ,在 蜀 地。 宋
洪迈
《
容斋随笔·唐扬州之盛
》
:“ 唐 世盐铁转运使在 扬州 ,尽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 扬 一 益 二’,谓天下之盛, 扬 为一而 蜀 次之也。”
分類:
天下
扬州
益州
次之
《國語辭典》:
仰不愧天
拼音:
yǎng bù kuì tiān
抬头不会愧对上天。比喻问心无愧。《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唐。
韩愈
〈
与孟尚书书
〉:「仰不愧天,俯不愧人。」
分類:
起头
无愧
天下
自省
坏事
问心无愧
《漢語大詞典》:
燕金募秀
相传 战国 时 燕昭王 筑黄金台以接待天下贤士。后以“燕金募秀”为招纳贤士之典。 宋
范仲淹
《上张侍郎启》
:“伏遇留守侍郎 燕 金募秀, 蔡 屣延才,鐸宣百世之文,旌集四方之善。” 明
何景明
《赠张合之秀才》
诗之二:“ 卞生 怀 楚 璧, 郭隗 待 燕 金。雄剑青云志,哀絃白雪吟。”参见“ 燕臺 ”。
分類:
燕昭王
黄金台
接待
天下
贤士
《國語辭典》:
燕台(燕臺)
拼音:
yān tái
地名。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
分類:
幕府
北一
燕昭王
黄金台
故址
《漢語大詞典》:
一掷乾坤(一擲乾坤)
谓以天下为孤注之一掷。乾坤,天下。语本 唐
韩愈
《过鸿沟》
:“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宋
李光
《伏睹亲征榜又闻韩侯过江北》
诗:“百年社稷倾危后,一掷乾坤胜负间。”
分類:
天下
乾坤
《國語辭典》:
一匡天下
拼音:
yī kuāng tiān xià
原指管仲辅助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后引喻为统一天下。唐。
陆贽
〈
平朱泚后车驾还京大赦制
〉:「再定皇都,一匡天下。」
分類:
天下
下得
匡正
何晏
马融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