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8
词典
13
分类词汇
9
佛典
1
其它
5
分类词汇
至治
至平
聚沙
化平
到彼岸
虎渡江
迁蝗
文修武偃
眇因
《國語辭典》:
至治
拼音:
zhì zhì
1.至善至美的政治。《吕氏春秋。审分览。知度》:「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虚辞。」《汉书。卷五八。公孙弘传》:「盖闻上古至治,画衣冠,异章服,而民不犯。」
2.元朝英宗的年号(西元1321~1323)。
分類:
最好
安定
昌盛
治理
教化
大行
政治
局面
时世
《漢語大詞典》:
至平
(1).旧指贤君在位,公道大行,人尽其力的治世。
《
荀子·荣辱
》
:“故仁人在上,则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士大夫以上至於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尽官职,夫是之谓至平。”
《
荀子·君道
》
:“故藉歛忘费,事业忘劳,寇难忘死,城郭不待饰而固,兵刃不待陵而劲,敌国不待服而詘,四海之民不待令而一,夫是之谓至平。”
《汉书·元帝纪》
:“五帝三王,任贤使能,以登至平。”
(2).极其公平;极其清平。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
:“至公至平,谁与为邻,何必勤勤小让也!” 宋
叶适
《财总论二》
:“夫当 仁宗 四十二年,号为本朝至平极盛之世,而财用始大乏,天下之论扰扰,皆以财为虑矣。”
分類:
公平
贤君
在位
清平
公道
大行
治世
《漢語大詞典》:
聚沙
亦作“ 聚砂 ”。
《法华经·方便品》
:“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原比喻积小善为大行。后亦指年幼慕道,学佛论道。 唐
于志宁
《〈大唐西域记〉序》
:“奇开之岁,霞轩月举;聚沙之年,兰薰桂馥。” 唐
李俨
《〈法苑珠林〉序》
:“幼嶷聚砂,落饰綵衣之岁;慈殷接蚁,资成具受之坛。” 五代
齐己
《寄怀江西僧达禅翁》
诗:“长忆旧山日,与君共聚沙。”
分類:
积小
大行
年幼
《漢語大詞典》:
化平
谓教化大行,社会安定。
《
东观汉记·东平宪王苍传
》
:“ 苍 以天下化平,宜修礼乐。” 唐
杨炯
《老人星赋》
:“见则化平主昌,明则天下多士。”
分類:
教化
大行
社会
安定
《漢語大詞典》:
到彼岸
梵语“波罗蜜多”的义译。佛教谓修大行而超脱生死,到达涅槃之境界为“到彼岸”。
《维摩经·佛国品》
:“稽首已到於彼岸。”
分類:
到彼岸
梵语
佛教
大行
超脱
脱生
生死
《国语辞典》:
虎渡江
拼音:
hǔ dù jiāng
汉宋均、刘昆为政有方,仁化大行,使境内恶虎皆渡江而去,不再害人。见《后汉书。卷四一。宋均传》、《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上。刘昆传》。后比喻地方官政绩卓著,没有灾祸、灾难。
分类:
为政
有方
大行
境内
渡江
《漢語大詞典》:
迁蝗(遷蝗)
《
后汉书·卓茂传
》
:“﹝ 卓茂 ﹞后以儒术举为侍郎,给事黄门,迁 密 令……数年,教化大行,道不拾遗。 平帝 时,天下大蝗, 河 南二十餘县皆被其灾,独不入 密县 界。”后以“迁蝗”谓政治清明,教化大行。 唐
邵混之
《大唐元氏县令庞君清德之碑》
:“ 童恢 责兽, 卓茂 迁蝗。”
分類:
教化
大行
政治
清明
《國語辭典》:
文修武偃
拼音:
wén xiū wǔ yǎn
文治已施行,武备已停止。形容天下升平无事。唐。王起〈
鼋晁为梁赋
〉:「我皇仁洽道丰,文修武偃,要荒毕服。」也作「武偃文修」。
分類:
礼乐
教化
大行
武力
力征
征伐
偃息
天下太平
《漢語大詞典》:
眇因
佛教语。妙因。谓绝妙的行因,菩萨的大行。 王闿运
《衡州西禅寺碑》
:“爰逮古德,咸任眇因。”
分類:
佛教语
绝妙
菩萨
大行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