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宏纲(宏綱)  拼音:hóng gāng
大纲。汉。孔安国〈书经序〉:「举其宏纲,撮其机要。」唐。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振温良之逸步,得毗赞之宏纲。」
分類:大纲主旨
《國語辭典》:总纲(總綱)  拼音:zǒng gāng
纲领、大纲。《晋书。卷三。武帝纪》:「此朕所以垂拱总纲,责成于良二千石也。」
《漢語大詞典》:鸿纲(鴻綱)
大纲;主体。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申郑:“夫 郑氏 所振在鸿纲,而末学吹求则在小节。”
分類:大纲主体
《國語辭典》:纲纪(綱紀)  拼音:gāng jì
1.国家社会的秩序与规律。《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纲纪有序,……人之所设也。」《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国之纲纪,本无禁固诸国通问之诏也。」
2.治理。《诗经。大雅。棫朴》:「勉勉我王,纲纪四方。」
3.职官名。掌理文书事务的主簿。《文选。傅亮。为宋公修张良庙教》:「纲纪,夫盛德不泯,义存祀典。」
4.管家仆。
《國語辭典》:纲目(綱目)  拼音:gāng mù
1.事物的大纲与细目。《南史。卷七二。文学传。钟嵘传》:「时齐明帝躬亲细务,纲目亦密。于是郡县及六署九府常行职事,莫不争自启闻,取决诏敕。」
2.泛指书的大纲与细目,常条列于编首,以备查索。
《漢語大詞典》:元经(元經)
大纲,大法。 唐 陈子昂 《为河内王等论军功表》:“上以明国之大赏,下以雪臣等谬功……此诚国之元经,不可苟而利者。”
分類:大纲大法
《國語辭典》:纲要(綱要)  拼音:gāng yào
1.纲领及要旨。如:「教材纲要」。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诸子》:「然洽闻之士,宜撮纲要。」《隋书。卷一八。律历志下》:「疏而不漏,纲要克举。」
2.书籍或法令的总纲大要。如:「地方自治纲要」。
《漢語大詞典》:贵简(貴簡)
谓为政能举大纲,不苛烦。世说新语·赏誉上“ 洛中 雅雅有三 嘏 ” 刘孝标 注引 晋 荀绰 《晋后略》:“﹝ 刘漠 ﹞自相国右长史出为 襄州 刺史,以贵简称。”
分類:为政大纲
《漢語大詞典》:三常
(1).指治国理政的三大纲要。国语·晋语四:“爱亲明贤,政之干也。礼宾矜穷,礼之宗也。礼以纪政,国之常也……玉帛酒食,犹粪土也,爱粪土以毁三常,失位而闕聚,是之不难,无乃不可乎。” 韦昭 注:“三常,政之干,礼之宗,国之常。”
(2).指三种恒久不变的事象。管子·君臣上:“天有常象,地有常形,人有常礼,一设而不更,此谓三常。”
《漢語大詞典》:条会(條會)
条目大纲。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八》:“案支费必有目,其创而增于前孰最重?蠹坏必有原,其积而至于今孰最深?广费因何论而兴?积坏至何事而见?今修復用何策是?欲樽约自何道始?二君负经济之学有閒矣,幸悉心科别其条会,而折诸理以对,覬于世有补焉。”
分類:条目大纲
《漢語大詞典》:宏维(宏維)
(1).大纲,要领。 晋 湛方生 《秋夜》诗:“揽《逍遥》之宏维,总《齐物》之大纲。”
(2).引申指纲纪、法度。《宋书·殷琰传》:“方今国网疎略,示举宏维,比日相白,想亦已具矣。”
《国语辞典》:字型产生器(字型产生器)  拼音:zì xíng chǎn shēng qì
能依特定的输入參數、条件或编码大纲,快速自储存字型中索取字型并依输入条件产生字符的系统。
《国语辞典》:握纲提领(握纲提领)  拼音:wò gāng tí lǐng
抓住重点大纲。晋。潘尼〈答傅咸〉诗:「忽荷略纽,握纲提领。」也作「提纲挈领」。
《国语辞典》:大总脑(大总脑)  拼音:dà zǒng nǎo
整体、大纲。《朱子语类辑略。卷二。小学》:「如此节节推上,亦自见得大总脑处。」也作「大头脑」。
分类:整体大纲
《国语辞典》:大刚来(大刚来)  拼音:dài gāng lái
总之、大纲。元。汤式〈一枝花。蜀道难套〉:「大刚来混一皇舆,万里神游去。」也作「大刚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