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巨浸 拼音:jù jìn
1.大河流。唐。卫次公 〈渭水贯都赋〉:「原夫渭者雍之巨浸,都者人之所聚。」宋。陈善《扪虱新话。卷二。论孟子之书有巧妙处》:「吾谓此一章似长江巨浸,㳽漫无际,而浑浩回转,不可名状。」
2.大海。宋。范仲淹 〈上吕相公井呈中丞咨目〉:「虽北压杨子江而东抵巨浸,河渠至多,堙塞已久,莫能分其势矣。」
3.洪水。宋。陆游 读夏书诗:「巨浸稽天日沸腾,九州人死若丘陵。」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一七。谈艺七。授经图》:「此书旧无刊本,大梁水后,西亭藏书数万卷,皆付巨浸。」
4.大湖。《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上一》:「太湖者,数州之巨浸,而独泄以松江之一川,宜其势有所不通。」清。钱泳《履园丛话。卷一四。祥异》:「嘉庆巳卯八月,河决,开封兰阳一带,皆成巨浸。」
2.大海。宋。范仲淹 〈上吕相公井呈中丞咨目〉:「虽北压杨子江而东抵巨浸,河渠至多,堙塞已久,莫能分其势矣。」
3.洪水。宋。陆游 读夏书诗:「巨浸稽天日沸腾,九州人死若丘陵。」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一七。谈艺七。授经图》:「此书旧无刊本,大梁水后,西亭藏书数万卷,皆付巨浸。」
4.大湖。《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上一》:「太湖者,数州之巨浸,而独泄以松江之一川,宜其势有所不通。」清。钱泳《履园丛话。卷一四。祥异》:「嘉庆巳卯八月,河决,开封兰阳一带,皆成巨浸。」
《漢語大詞典》:鸿水(鴻水)
洪水;大水。《韩非子·饰邪》:“昔者 舜 使吏决鸿水,先令有功而 舜 杀之。”《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丹杨 、 句容 及 故鄣 、 寧国 诸山崩,鸿水溢。”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鸿水稽诛, 扶桑 落日之滨;妖朋蚁结, 孤竹 寻云之际。”
《國語辭典》:氾滥(氾濫) 拼音:fàn làn
1.大水横流,漫溢四处。《孟子。滕文公下》:「当尧之时,水逆行,氾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汉。王充《论衡。感虚》:「洪水时,氾滥中国,为民大害。」
2.浮沉。《楚辞。刘向。九叹。忧苦》:「折锐摧矜,凝氾滥兮。」
3.比喻事物不正常或过度扩散滋长。如:「毒品氾滥」。
2.浮沉。《楚辞。刘向。九叹。忧苦》:「折锐摧矜,凝氾滥兮。」
3.比喻事物不正常或过度扩散滋长。如:「毒品氾滥」。
《國語辭典》:汎滥(汎濫) 拼音:fàn làn
1.水势盛大,横流漫溢。如:「洪水横流,汎滥于天下。」
2.比喻不正常事物的扩散滋长。如:「情欲汎滥。」
2.比喻不正常事物的扩散滋长。如:「情欲汎滥。」
《國語辭典》:泛滥(泛濫) 拼音:fàn l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