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大智  拼音:dà zhì
极高的智慧。如:「从他的一席谈话,不难察觉他是个具有大智之人。」
分類:大智智慧
《国语辞典》:大智度论(大智度论)  拼音:dà zhì dù lùn
书名。佛教典籍。一百卷。后秦鸠摩罗什译。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的注释书。古来传说作者为龙树,但现代学界多不接受这种说法。书中引述资料丰富,为研究印度佛教史的重要资料。中国三论宗将它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合称为「四论」。简称为「大论」、「智度论」、「智论」。
《分类字锦》:大智光明
见狮子吼注。
分类:
《國語辭典》:大智如愚  拼音:dà zhì rú yú
智慧极高的人,深藏不露,表面看起来像是很愚笨。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也作「大智若愚」。
《國語辭典》:大智若愚  拼音:dà zhì ruò yú
具有极高智慧的人往往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平庸。明。李贽《焚书。卷三。李中溪先生告文》:「盖众川合流,务欲以成其大;土石并砌,务欲以实其坚。故大智若愚。」也作「大智如愚」。
《國語辭典》:大智如愚  拼音:dà zhì rú yú
智慧极高的人,深藏不露,表面看起来像是很愚笨。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也作「大智若愚」。
《國語辭典》:上智  拼音:shàng zhì
1.上等的智慧。《后汉书。卷五六。王龚传》:「以明府上智之才,日月之曜,敷仁惠之政,则海内改观。」南朝梁。沈约 七贤论:「嵇生是上智之人,值无妄之日,神才高杰,故为世道所莫容。」
2.具有高度智慧的圣哲。《孙子兵法。用间》:「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韩非子。有度》:「上智捷举中事,必以先王之法为比。」也作「上知」。
《國語辭典》:大雄  拼音:dà xióng
对佛的尊称。如供佛的正殿为大雄宝殿。唐。王勃〈梓州慧义寺碑铭。序〉:「仁义沸腾,则大雄拯横流之币。」
《漢語大詞典》:大知
有大智慧的人。知,同“ 智 ”。庄子·齐物论:“大知闲闲,小知閒閒。”《礼记·中庸》:“ 舜 其大知也与!”
《國語辭典》:空海  拼音:kōng hǎi
人名。(西元774~835)日本平安时代高僧,为日本真言宗的鼻祖,俗姓佐伯氏。西元八○四年留学长安,八一六年创建金刚峰寺,又制平假名,编〈次伊吕波歌〉。著有《三教指归》、《性灵集》等。卒谥弘法大师。
《漢語大詞典》:波若
梵语的音译。佛教谓离一切分别执着的大智慧。也称“般若”。南齐书·顾欢传论:“道家之教,执一虚无,得性亡情,凝神勿扰;今则波若无照,万法皆空,岂有道之可名,寧餘一之可得?” 唐 李峤 《上应天神龙皇帝册文》:“自非冥符幽赞,睿感潜通,何以承波若之护持,享高明之福助。”
《國語辭典》:慧觉(慧覺)  拼音:huì jué
佛陀。南朝梁。刘孝绰 栖隐寺碑:「自妙法东注,宝化西渐,公卿贵士,贤哲伟人,莫不严事招提,归仰慧觉,欲使法灯永传,胜因长久。」
《漢語大詞典》:智山
佛教语。比喻超妙的大智慧。《华严经》卷二二:“智山法芽,悉已清浄。或现菩萨,或现佛身。”
《漢語大詞典》:诞哲(誕哲)
犹大圣,大智。《晋书·后妃传下·康献褚皇后》:“嗣皇诞哲岐嶷,继承天统,率土宅心,兆庶蒙赖。”
分類:大圣大智
《漢語大詞典》:智慧光
佛教语。谓能照破一切迷暗的大智慧。亦用以称佛。赞阿弥陀佛偈:“佛光能破无明闇,故佛又号智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