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1—604 【介绍】: 即杨坚。隋朝创建者。弘农华阴人,小字那逻延。杨忠子。北周时袭父隋国公爵。女为北周宣帝皇后。任丞相,总揽朝政。旋废静帝而杀之,自立为帝,建立隋朝。开皇七年亡后梁,九年灭陈,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三百年分裂局面,统一全国。在位时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兵制,以考试选拔人才,废除九品中正制,各项措施于后代影响较大。仁寿四年病重,为太子杨广所杀。在位二十四年。
全隋文·卷一
帝姓杨,讳坚,弘农华阴人,周大司空隋国公忠子。西魏恭帝时,辟京兆功曹,以父勋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成纪县公。迁骠骑大将军,加开府。周初,授右小宫伯,进封大兴郡公。保定初,迁左小宫伯,出为隋州刺史,进位大将军,袭父爵隋国公。建德中,加柱国,除定州总管,转亳州总管。宣帝即位,以后父徵拜上柱国大司马。大象初迁大后丞右司武,转大前疑。及崩,入总朝政,都督内外诸军事。静帝即位,拜假黄钺左大丞相。寻授大丞相,进相国,总百揆,封隋王,加九锡。大定元年二月受禅,改元二:开皇、仁寿。在位二十四年,谥曰文皇帝,庙号高祖。
大钦茂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94 【介绍】: 唐时渤海国王。大武艺子。武艺卒,钦茂嗣位。次年改元大兴。唐册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大兴十八年,徙都上京龙泉府。二十五年,进为渤海国王。三十八年,改元宝历。后又改用大兴年号。四十八年,徙都东京龙原府。在位五十七年,谨事唐,朝贡不阙。卒谥文王。
刘大文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大文(1555年—?),原名刘大受,字敬甫,山东东昌府博平县人,军籍。刘大文出生于嘉靖三十四年,万历七年(1579年)己卯乡试四十七名,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一百八十七名,登三甲第二百二十一名进士。通政司观政,官大理寺评事,升寺正,出为淮安知府,进河南副使、兵备徐淮。四十三年二月复除湖广副使,四十五年五月升本省参政。

人物简介

维基
裘充美,字大文,故亭,直隶省顺天府昌平州(今北京昌平)人。同进士出身。康熙十五年(1676年)登进士,授内阁中书。康熙十七年(1678年)任山西乡试副考官。康熙二十年(1681年)任广西道监察御史、两淮巡盐御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海宁人,字大文,一字宝名。诸生。康熙间举鸿博,罢归。性简傲,自负甚高。笃于友谊,在京为太仓王昊、四明周容治丧,在浙为客死杭州之王世显、王猷定治丧。有《两间草堂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65—1743 【介绍】: 清江苏宜兴人,字六雅,号画山。康熙六十年进士,授编修,旋告病回里。八股文有声于时,后好谈古今舆地。有《存砚楼集》。
晚晴簃诗汇·卷六十一
储大文,字六雅,号画山,宜兴人。康熙辛丑进士,改庶吉士。有《存研楼集》。
清诗别裁集
字六雅,江南宜兴人。康熙辛丑会元,官翰林院庶吉士。著有《存研楼诗》。
维基
储大文(1665年—1743年),字六雅,号画山,江南宜兴人。清朝翰林。储大文为进士储方庆之子,生性聪颖,善古文,姜宸英见其文,叹为旷代奇才。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中举人,康熙六十年(1721年)辛丑科高中会元,殿试位列二甲第三十八名,赐进士出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后告归,主维扬安定书院讲席。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八十八
魏大文,字叔明,号松轩,平越人。乾隆丁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
维基
魏大文,字松轩,贵州福泉人,同进士出身。魏大振弟。

人物简介

简介
陈大文(1742年-1815年),字简亭,号研斋,河南杞县人,原籍浙江会稽。陈大文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进士,任吏部主事,不久后升任郎中。随后陈大文历任云南迤东道台、贵州按察使、安徽按察使、江宁布政使、广东布政使、广东巡抚、山东巡抚、直隶总督、工部尚书、两江总督、兵部尚书等职。陈大文晚年因被发现其在担任直隶总督时失察下属侵贪公款而被革职,并被降四品在京堂官,自此再未担任过任何职务。嘉庆二十年(1815年),去世于家中,享年七十三岁。
维基
陈大文(1742年—1815年),字简亭,河南杞县人,原籍浙江会稽,清朝官员。他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进士,初授吏部主事。四十八年(1783年)任广西南宁知府,后擢升为云南迤东道。历任贵州按察使、安徽按察使及江宁布政使,皆有政声。他为父亲服丧期满后任广东布政使,嘉庆二年(1797年)擢升为巡抚,不久兼署总督。嘉庆四年(1799年)调为山东巡抚,五年因母亲逝世而离任,六年署任直隶总督。他后来因病请求回京任官,历署吏部侍郎、工部尚书。嘉庆八年(1803年),出任两江总督,次年召授左都御史,尚未到京又擢为兵部尚书。大文在赴京途中患病,仁宗诏遣侍卫带医师到他那里,可是久医仍未瘉,赐尚书衔给他回籍。后来大文被发现在直隶为官时有过失,部议革职,皇帝诏俟他病瘉后以四品京堂用,不过他一直没有复出。嘉庆二十年(1815年)在家中去世。
《漢語大詞典》:大文
(1).宏大的文章,伟大的作品。北史·薛道衡传:“涉歷经史,有才思,虽不为大文,所有诗咏,大致清远。”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世之尊崇 愈 者,方以是篇为巨製大文,而授受诵习焉。”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故人若读 鄂謨 (Homeros)以降大文,则不徒近诗,且自与人生会。”
(2).谓繁盛的文饰。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温丽琼臺,密华承寝;当户之縠,大文之锦。”
《国语辞典》:大文豪  拼音:dà wén háo
成就高、作品多、富享盛名的伟大作家。
《国语辞典》:大文衡  拼音:dà wén héng
职官名。古代掌理文学的文官。《幼学琼林。卷一。文臣类》:「宗师称为大文衡。」
《國語辭典》:眉山  拼音:méi shān
1.古人常以青色画眉,眉色看起来与远山的颜色相似,故称为「眉山」。清。洪升《长生殿》第二四出:「不劳你玉纤纤高捧礼仪烦,子待借小饮对眉山。」
2.县名。在四川省成都市西南,濒岷江西岸,旧为眉州,宋代文学大家苏洵父子即为此地人。农产有稻、小麦、油菜籽等;矿产则有硝、石膏。
《国语辞典》:刘彦和(刘彦和)  拼音:liú yàn hé
人名。南朝梁大文学家刘协。参见「刘协」条。
《国语辞典》:张大其词(张大其词)  拼音:zhāng dà qí cí
誇大文词。《官场现形记》第五六回:「傅二棒锤索性张大其词,说得天花乱坠。」也作「张大其事」。
分类:大文文词
《漢語大詞典》:玛雅文化
拉丁美洲印第安人三大文化之一。由居住于今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的玛雅人创造。公元3-9世纪最为兴盛。建立了一系列城邦;建筑布局严谨、结构宏伟,有金字塔式台庙、殿堂、宫室等;雕刻、彩陶、壁画精美;有精确的历法和数学;创造了象形文字,树立纪年石柱以记载历史大事。后衰落,16世纪又遭西班牙殖民者毁灭性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