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8
词典
7
分类词汇
28
佛典
1
其它
12
共28,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分类词汇
(续上)
大甲溪
分茅岭
玆夷
听风听水
势如摧山
势如山倒
使蚊负山
兴都库什山
拔树撼山
中洋脊
常祥
深山野墺
名山大川
《国语辞典》:
大甲溪
拼音:
dà jiǎ xī
河川名。发源于中央山脉的雪山与南湖大山,为台湾第四大溪流。全长一百二十四公里,水力资源丰富。
分类:
河川
河川名
发源
源于
中央山脉
雪山
大山
《漢語大詞典》:
分茅岭(分茅嶺)
即 十万大山 。在 广东省 东兴各族自治县 西。山顶产茅草,草头南北异向,故名。相传是 汉 马援 立铜柱处,或谓 唐 马总 所立。参阅
《
广东通志·山川
》
。
分類:
十万
大山
广东
《漢語大詞典》:
玆夷
一种大山龟。 唐 刘恂
《
岭表录异
》
卷下:“蟕蠵者,俗谓之玆夷,乃山龟之巨者。人立其背,可负而行。”
分類:
大山
《國語辭典》:
听风听水(聽風聽水)
拼音:
tīng fēng tīng shuǐ
倾听风声和水声。形容善于欣赏大自然的景物。唐。王建〈
霓裳词
〉一○首之一:「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三:「欧阳永叔诗话以不晓听风听水为恨。蔡绦诗话云出唐人西域记。龟兹国王与臣庶知乐者于大山间听风水声,均节成音。」
分類:
龟兹
国王
乐人
大山
山间
倾听
风声
声和
水声
《国语辞典》:
势如摧山(势如摧山)
拼音:
shì rú cuī shān
如有摧毁大山的气势。形容气势壮盛。《薛仁贵征辽事略》:「仁贵见辽兵稍退,飞身上马。……一骑马上岭去,赶辽兵逼下岭走,势如摧山。」
分类:
摧毁
大山
气势
壮盛
《国语辞典》:
势如山倒(势如山倒)
拼音:
shì rú shān dǎo
如大山崩塌之势。形容气势雄伟壮盛。《三国演义》第六七回:「凌统手下,止有三百馀骑,当不得曹军势如山倒。」
分类:
大山
山崩
崩塌
气势雄伟
壮盛
《国语辞典》:
使蚊负山(使蚊负山)
拼音:
shǐ wén fù shān
要蚊子背负大山。比喻能力无法胜任。《庄子。应帝王》:「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
分类:
蚊子
背负
大山
能力
胜任
《国语辞典》:
兴都库什山(兴都库什山)
拼音:
xīng dū kù shí shān
Hindu Kush Range
山脉名。是亚洲帕米尔高原六大山脉之一。长约一千六百公里,自帕米尔高原向西,起伏于喀什米尔之北,再向西南延伸至阿富汗。山间河谷的山口自古为军事重地和交通要道,有煤、石油等矿产。
分类:
山脉
山脉名
亚洲
高原
六大
大山
《国语辞典》:
拔树撼山(拔树撼山)
拼音:
bá shù hàn shān
拔起大树,摇动大山。形容声势浩大。《孤本元明杂剧。那吒三变。第四折》:「唤雨的注雨如倾,呼风的狂风乱吼,天摧地塌,拔树撼山。」
分类:
拔起
大树
摇动
大山
声势浩大
《国语辞典》:
中洋脊
拼音:
zhōng yáng jí
位于大西洋、印度洋及南太平洋间深洋底的广大山脉。在三大洋中绵延长度达七万馀公里,宽一千馀公里,为地表最大、最长的山脉,几占海洋面积的三分之一。可分为顶峰区、侧翼区和破裂带三个部分。
分类:
大西洋
印度洋
太平洋
广大
大山
山脉
《漢語大詞典》:
常祥
古大山名。
《
吕氏春秋·谕大
》
:“地大则有 常祥 、 不庭 、 岐母 、 羣抵 、 天翟 、 不周 。” 许维遹 集释引 孙诒让 曰:“‘常祥’以下者皆山名。”一说兽名。参见 高诱 注。
分類:
大山
山名
《漢語大詞典》:
深山野墺
荒僻的大山深处。 鲁迅
《彷徨·祝福》
:“倘许给本村人,财礼就不多;惟独肯嫁进深山野墺里去的女人少,所以她就到手了八十千。”
分類:
荒僻
大山
山深
深处
《國語辭典》:
名山大川
拼音:
míng shān dà chuān
著名的高山与河流。如:「这几年他造访不少国内外名山大川,并出版了一本相关的旅游书。」《礼记。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宋。
苏辙
上枢密韩太尉书
:「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
分類:
著名
大山
山大
大河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