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邪见幢(邪見幢)
佛教指邪人所标榜的邪见,以大将之幢旗为喻。三论玄义:“善巧説法,燃正法炬,灭邪见幢。”《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但愿诸佛起慈悲,邪幢不久皆摧折。”
《国语辞典》:韩信登坛(韩信登坛)  拼音:hán xìn dēng tán
汉王刘邦择日斋戒,设立坛场,以隆重的礼节拜韩信为大将的故事。典出《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后比喻任用将才。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卫青受诏,韩信登坛。」
《国语辞典》:半路杀出程咬金(半路杀出程咬金)  拼音:bàn lù shā chū chéng yǎo jīn
程咬金为唐初大将程知节,相传他是个鲁莽憨直的人。全句比喻突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人,使得事情进行不顺利或出差错。如:「我正想要好好地训诫他一顿,不料半路杀出程咬金,把事情给搞砸了。」也作「半道上杀出了个程咬金」、「半途中杀出了个程咬金」、「半路上杀出了个程咬金」。
《国语辞典》:白马坡(白马坡)  拼音:bái mǎ pō
戏曲剧目。三国故事戏。内容叙述关羽助曹操斩袁绍大将颜良的经过。川剧、豫剧、徽剧、同州梆子、河北梆子、秦腔等都有此剧目。也称为《斩颜良》。
《國語辭典》:负荆请罪(負荊請罪)  拼音:fù jīng qǐng zuì
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相如为社稷著想,每每退让。廉颇得知后深觉自己无知,乃袒衣露肉,背负荆条,随宾客到蔺相如居所谢罪。典出《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后世用来形容向对方承认错,请求责罚和原谅。《旧五代史。卷一三三。周书。世袭传二。钱镠传》:「敢不投杖责躬,负荆请罪。」
《漢語大詞典》:封狼居胥
原指 汉 大将 霍去病 登 狼居山 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汉书·霍去病传:“票骑将军 去病 率师躬将所获 荤允 之士,约轻齎,絶大幕,涉获单于 章渠 ,以诛 北车耆 ,转繫左大将 双 ,获旗鼓,歷度 难侯 ,济 弓卢 ,获 屯头王 、 韩王 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 狼居胥山 ,禪於 姑衍 ,登临 翰海 。”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有大功,故增山而广地也。”后用以指建立显赫武功。南史·王玄谟传:“上谓 殷景仁 曰:‘闻 王玄謨 陈説,使人有封 狼居胥 意。’” 宋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元 嘉 草草,封 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欲投笔磨盾,封 狼居胥 。”
《國語辭典》:伏魔大帝  拼音:fú mó dà dì
明神宗万历年间,敕封蜀汉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
《國語辭典》:高牙大纛  拼音:gāo yá dà dào
居高位者的仪杖旗帜。形容声势显赫。明。无名氏《广成子》第一折:「你看我鼎鼎调和辅圣朝,受天恩居重爵,怕不待高牙大纛显奢豪。」也作「大纛高牙」。
《漢語大詞典》:分身将(分身將)
形容勇猛而神出鬼没的大将。 宋 陶谷 清异录·分身将:“ 梁 将 葛从周 忠义驍勇,每临阵,东西南北,忽焉如神, 晋 人称为分身将。”
分類:勇猛大将
《國語辭典》:拜相封侯  拼音:bài xiàng fēng hóu
形容一个人功成名就,位极高官。《孤本元明杂剧。东篱赏菊。第一折》:「我则待休休游游,他道是御酒金瓯,浅酌低讴,锦带吴钩,拜相封侯。」也作「拜将封侯」。
《國語辭典》:大树将军(大樹將軍)  拼音:dà shù jiāng jūn
1.东汉大将冯异。《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2.不居功自傲的将领。《南史。卷五五。冯道根传》:「武帝尝指道根示尚书令沈约,美其口不论勋。约曰:『此陛下之大树将军也。』」
分類:大将冯异
《漢語大詞典》:三十六英雄
(1).指 五代 杨行密 部下三十六员大将。新五代史·吴世家·徐温:“ 行密 所与起事, 刘威 陶雅 之徒,号三十六英雄。”
(2).泛指 南朝 称名一时的豪杰,非实数。 前蜀 韦庄 《上元县》诗:“ 南朝 三十六英雄,角逐兴亡尽此中。”
《國語辭典》:三箭定天山  拼音:sān jiàn dìng tiān shān
唐薛仁贵领兵击九姓突厥于天山,时九姓有众十馀万,令骁骑数十人前来挑战,仁贵发三箭射杀三人,威慑敌营,使之俯首请降。见《新唐书。卷一一一。薛仁贵传》。
《國語辭典》:沙悟净(沙悟淨)  拼音:shā wù jìng
明吴承恩西游记中的人物。本为灵霄殿捲帘大将,后随唐僧往西天取经。《西游记》第八回:「菩萨方与他摩顶受戒,指沙为姓,就姓了沙;起个法名,叫做个沙悟净。」
十二药叉大将
【佛学大辞典】
(名数)药师之十二神将也。(参见: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