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23或824 【介绍】: 唐河中宝鼎人,一作南阳人,字绍述。樊泽子。始为国子主簿,元和三年擢军谋宏远科,授著作佐郎。历金部郎中,绵、绛二州刺史,有治迹。进谏议大夫,未拜卒。家饶于财,慷慨好施。为文奇涩,不袭前人,时号“涩体”。然亦有文从字顺之作。韩愈尝荐其材。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6?—824 字绍述,排行大。远祖居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西南),祖父咏迁居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初为国子主簿,宪宗元和三年(808)登军谋宏远科,授著作佐郎分司东都,转太子舍人,累迁至山南西道节度副使。宪宗卒,以金部郎中告哀南方,还,以言事获谴,出为绵州刺史。穆宗长庆元年(821)征拜左司郎中,出为绛州刺史。四年进谏议大夫,未拜卒。生平见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及《新唐书》本传。所作诗文务求艰涩,至有元和以后为文笔“学苦涩于樊宗师”(《国史补》卷下)之语。《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文·卷七百三十
宗师字绍述。河中宝鼎人。始为国子主簿。元和三年。擢军谋宏远科。授著作佐郎。历金部郎中纾州刺史。徙绛州。进谏议大夫。未拜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5—1059 【介绍】: 宋宗室,字益之。赵元份子,英宗生父。太子祐死,真宗将其迎养禁中。及仁宗生,送还邸。仁宗即位,累拜宁江军节度使。景祐二年,建睦亲宅,命知大宗正事,为宗子所畏服。官至同平章事、判大宗正司。卒谥安懿,追封濮王。
赵允弼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8—1070 【介绍】: 宋宗室,字公辅。赵元偓子。八岁召入禁中。累迁武宁军节度使兼侍中,判大宗正事。神宗即位,拜太保,为凤翔、雄武军节度使。诸宫增学官员,允弼已贵,仍日至讲席,延伴读官讲《孟子》一节。领宗正三十年,为宗属所推敬。卒谥孝定,追封相王。
全宋文·卷八九一
赵允弼(一○○八——一○六九),字公辅,太宗孙,元偓子,初为右千牛卫将军,迁右监门卫将军。复历蔡州团练使、单州防禦使、具州观察使、安化军节度观察留后。宝元二年知大宗正事,庆历四年封北海郡王,改武宁军节度使、兼侍中。英宗时,拜中书令,封东平郡王。神宗即位,拜太保、凤翔雄武军节度使。熙宁二年七月卒,年六十二,追封相王,谥孝定。见王圭《相王墓志铭》(《华阳集》卷五七)。《宋史》卷二四五《宗室传》二有附传。
胡大宗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皇祐二年(1050)任荆门军知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洛阳人,字无愧。赵良规子。第进士。知武强县,历开封府推官。哲宗时擢给事中,论蔡确、章惇有罪不宜复职,苏轼宜留在朝。进刑部侍郎、枢密都承旨,拜御史中丞。后随人俯仰,遇贾易劾苏轼题诗怨谤,亦附而诋之。绍圣中贬少府少监,分司南京。卒年七十二。
全宋诗
赵君锡(一○二八~一○九九),字无愧,洛阳(今属河南)人。举进士,知武强县。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权检详枢密院文字(《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五),徙大宗正丞,改宗正丞,历开封府推官。哲宗元祐初,迁司勋右司郎中、太常少卿,擢给事中。进刑部侍郎,枢密都承旨,拜御史中丞。以吏部侍郎、天章阁待制出知郑陈澶三州、河南府、应天府。绍圣中贬少府少监,分司南京。元符二年卒(同上书卷五○六),年七十二。事见《宋史》卷二八七《赵安仁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一六三五
赵君锡(一○二八——一○九九),字无愧,良规子。以父任授将作监主簿,复举进士,以亲故不愿仕。父亡,调知武强县。司马光编《历代君臣事迹》,辟为同修。徙知大宗正丞、改宗正丞,同知太常礼院、开封府推官。元祐初自太常少卿擢给事中,进刑部侍郎、枢密都承旨,拜御史中丞。初称苏轼之贤,后附贾易,诋轼,宣仁后斥其「全无执守」,遂降知郑、陈、澶三州及河南应天府。绍圣中贬少府少监、分司南京。元符二年卒,年七十二,谥文定。见《东都事略》卷四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六,高斯得《跋赵文定公君锡行实》(《耻堂存稿》卷三),《宋史》卷二八七《赵安仁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1—1095 【介绍】: 宋宗室。赵允让子。好古学,藏书数万卷。英宗数被疾,尝请早建储贰以系天下之望,世称其忠。以武安军节度使判大宗正事,加检校司徒。卒谥端恪。
赵宗旦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九三○
赵宗旦(?——一○八二),字子文,允升次子。选为仁宗伴读,仁宗即位,获超选。治平中知大宗正事。神宗即位,拜崇信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大宗正。元丰三年封华阴郡王,加开府仪同三司。五年卒,赠太尉、滕王,谥恭孝。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三,《宋会要辑稿》帝系四之二七、职官二○之一八,《宋史》卷二四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彭城人,徙居开封。字君锡,一作公锡。刘美孙。四岁授内殿崇班,年十二始听出外。喜读书,通晓兵法,勇力过人。历知泾、代二州,累迁邕州观察使、步军副都指挥使。善画鸟兽虫鱼,兼工道释人物。卒谥壮恪。
全宋诗
刘永年(?~一○八四),字君锡,一作公锡,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真宗刘皇后侄孙。仁宗爱之,生四岁,授内殿崇班,年十二始听出外。累迁至单州团练使、永兴军路总管,知泾、代二州。英宗立,迁邕州观察使、步军副都指挥使。神宗元丰七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三)。谥庄恪。善绘鸟兽虫鱼及道释人物。《宋史》卷四六三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7—1119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德翁。任孜子。登进士第。累官左正言,上章弹击章惇、蔡卞。徽宗建中靖国初,反对调和元祐、绍圣两党,言君子、小人不能并进。又论弃湟、鄯州,以安边息民。居谏省半岁,凡上一百零八疏。大臣畏其多言,改权给事中。将劾曾布,布觉之,徙为度支员外郎,寻知虢州。崇宁间,编管通州,移昌化。谥忠敏。有《春秋绎圣新传》等。
全宋诗
任伯雨(一○四七?~一一一九?),字德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孜子。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二),调清江主簿,知雍丘县。哲宗元符三年(一一○○),召为大宗正丞,旋擢左正言(《鹤山集》卷六○《跋任谏议伯雨帖》)。徽宗初政,条疏章惇、蔡卞罪状,章、蔡贬官。居谏省半载,大臣畏其多言,寻出知虢州。崇宁元年(一一○二),以党事编管通州(同上书),徙昌化军、道州。宣和初卒,年七十三。有《戆草》二卷,《乘桴集》三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东都事略》卷一○○、《宋史》卷三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全宋文·卷二三四二
任伯雨(一○四七——一一一九),字德翁,号得得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孜子。元丰五年进士及第,调施州清江主簿,知雍丘县。有善政,使者上其状,召为大宗正丞。建中靖国元年,擢左正言。居谏省半岁,凡上一百八疏。大臣畏其多言,使权给事中。伯雨抗论愈力,忤曾布,徙度支员外郎,寻知虢州。崇宁初列奸党,削籍编管通州,徙昌化。宣和初卒,年七十三。绍兴中特赠直龙图阁、右谏议大夫,淳熙中赐谥忠敏。所著有《春秋绎圣新传》十二卷、《戆草》二卷、《乘桴集》三卷。《东都事略》卷一○○、《宋史》卷三四五有传。
赵仲爰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七○五
赵仲爰(一○五四——一一二三),濮王允让孙。徽宗即位,拜建武节度使,为大宗正,加开府仪同三司,封江夏郡王。徙节泰宁、定武,为检校少保、少傅。宣和五年六月薨,年七十,赠太保,追封恭王。《宋史》卷二四五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9—1123 【介绍】: 宋开封人,字达夫。登进士第。徽宗崇宁中,以贵妃从兄,连擢至给事中、翰林学士。大观元年,同知枢密院。三年,进知院事。旋以外戚罢政。蔡京免相,曾力言京当政无失。京复相,希再得枢密不遂,乃与京结怨。政和中,再知枢密院,与京立异,反对变乱法度,为士论所称。朝议遣使金,约夹攻契丹复燕云,居中力陈不可。后暴疾卒,谥文正。有《政和五礼新仪》。
全宋诗
郑居中(一○五八~一一二二),字达夫,开封(今属河南)人。第进士,因与徽宗郑妃有亲,连擢礼部员外郎、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给事中、翰林学士。大观元年(一一○七)同知枢密院。郑妃进位正宫,以嫌罢为观文殿学士。政和中,再知枢密院。宣和四年卒,年六十五。赠太师,华原郡王,谥文正。《宋史》卷三五一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七九一
郑居中(一○五九——一一二三),字达夫,开封(今河南开封)人。登进士第。崇宁中,官至中书舍人、直学士院,迁给事中、翰林学士。大观元年,同知枢密院,改资政殿学士、中太一宫使兼侍读。政和中,再知枢密院,累官特进,拜少保、太宰。丁母忧,旋诏起复。踰年,加少傅。加少师,连封崇、宿、燕三国公。宣和五年六月卒,年六十五。赠太师、华原郡王,谥文正。著有《政和五礼新仪》二百二十卷。《宋史》卷三五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1—1134 【介绍】: 宋宗室,初字景贶,苏轼为改字德麟,自号聊复翁。赵德昭玄孙。哲宗元祐六年签判颍州公事,苏轼为知州,荐之于朝。轼贬岭外,坐废十年。高宗绍兴初,袭封安定郡王,迁宁远军承宣使,同知行在大宗正事。善诗文,尝以唐元稹《会真记》为素材,作《商调蝶恋花鼓子词》十二首。有《侯鲭录》、《聊复集》等。
全宋诗
赵令畤(一○六一~一一三四),初字景贶,苏轼为改字德麟(《苏轼文集》卷一○《赵德麟字说》)。宋宗室。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签书颍州节度判官。苏轼知颍,与之游,后以此入元祐党籍。高宗绍兴初,官至右监门卫大将军,权知行在大宗正事。绍兴二年(一一三二),封安定郡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八)。三年,同知行在大宗正事(同上书六八)。四年卒,年七十四。《宋史》卷二四四有传。有《侯鲭录》,另《聊复集》有赵万里辑本。今录诗十一首。
词学图录
赵令畤(1051-1134) 字德麟。涿郡人。宋太祖次子燕王德昭元孙。有《聊复集》。
全宋文·卷二八六四
赵令畤(一○六一——一一三四),字德麟,燕懿王德昭玄孙,早以才敏闻。元祐六年,签书颍州公事,苏轼为守,爱其才,荐于朝。附内侍谭稹以进。绍兴初,官至朝请大夫。改右监门卫大将军、荣州防禦使,权知行在大宗正事。迁洪州观察使,袭封安定郡王。寻迁宁远军承宣使,同知行在大宗正事。绍兴四年卒。《宋史》卷二四四《燕王德昭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常州晋陵人,字彦圣。胡宿子。由将作监主簿锁厅登第。哲宗崩,辽使来吊,宗炎以鸿胪少卿迎境上。使者不易服,宗炎以礼折之,须其听命乃相见。后以直龙图阁知颍昌府,历知密州而卒。善为诗,藻思清婉。
全宋诗
胡宗炎,字彦圣,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宿子。举进士。神宗元丰是年(一○八一)为承议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二)。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为将作少监(同上书卷三九一),八年,提点京西刑狱(同上书卷四八四)。徽宗时,以直龙图阁知颍昌府,移密州,卒。《宋史》卷三一八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九六四
赵令懬(一○六九——一一四三),字深之,德昭玄孙。授右班殿直,累监州县场库,累迁秘阁修撰,再知庆源府。建炎二年,知西外宗正事,除御营使司参赞军事。后以集英殿修撰知南外宗正。转知泉州,改阆州观察使,袭封安定郡王,奉祀太祖,除同知大宗正事。再迁保平军节度使。绍兴十三年卒,年七十五。赠少师,后追封惠王,谥襄靖。《宋史》卷二四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9 【介绍】: 宋宗室。赵允让子。累拜保宁军留后、封东阳安康郡王。迁彰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空,嗣濮王。徽宗时历宁江、保平、泰宁三镇,判大宗正事,加检校司徒、太保、太尉。善画,尝作《八雁图》,人称其工。卒谥孝简,追封景王。
全宋文·卷二一○七
赵宗汉(?——一一○九),英宗幼弟,累拜保宁军留后、邺国公、东阳安康郡王。元符初以彰德军节度使嗣濮王。徽宗即位,徙宁江、保平、泰宁三镇,判大宗正事。善画。大观三年八月卒,赠太师,追封景王,谥孝简。《宋史》传附濮王允让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