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为人后(爲人後)
古代宗法制度,庶子立为大宗的继承人,称为人后。仪礼·丧服:“为人后者……何如而可以为人后?支子可也。”
《漢語大詞典》:常宗
(1).永恒的大宗。嫡长子所传之宗,祖庙永不迁,故称。荀子·礼论:“故王者天太祖,诸侯不敢坏,大夫士有常宗,所以别贵始。” 杨倞 注:“继别子之后,为族人所常宗,百世不迁之大宗也。”史记·礼书:“大夫士有常宗,所以辨贵贱。”参见“ 大宗 ”。
(2).佛教语。 耆闍法师 所立六宗之一。
《國語辭典》:大宗  拼音:dà zōng
1.大族世家。《诗经。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魏书。卷七五。尔朱彦伯传》:「仲远天性贪暴,大宗富族,诬之以反,殁其家口。」
2.周代宗法体系中,以始祖的嫡长为大宗,其他为小宗。《礼记。大传》「有百世不迁之宗」句下唐。孔颖达。正义:「有百世不迁之宗者,谓大宗也。……大宗是远祖之正体。」
3.大批。如:「大宗邮件」、「这一大宗货物,将运往美国外销。」
《漢語大詞典》:重贿(重賄)
(1).以丰厚的财物赠人。左传·成公十三年:“公( 鲁成公 )如京师…… 孟献子 从,王( 周简王 )以为介而重贿之。”
(2).指用于贿赂的大宗财物。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乡贤:“至有生前屡罹胥靡之罚,暴著耳目者,亦儼然当春秋两祭;而黌序中,遂借公举以媒重贿,日甚一日。”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词讼》:“凡抗拘不到已改差拿,而牌上正犯,仍有不到,必该差明知必责,定受重贿,希图破调,必重责。”
《漢語大詞典》:傍统(傍統)
封建宗法制度,始祖的嫡长子孙为大宗,大宗无后,以旁支入承统系,称傍统。 南朝 梁 任昉 《为禇谘议蓁让代兄袭封表》:“且先臣以大宗絶绪,命臣出纂傍统,禀承在昔,理絶终天。”
《漢語大詞典》:卷款(捲款)
将大宗的钱全部带上。 鲁迅 《书信集·致韦素园》:“又常有大小人物卷款逃走。”
分類:大宗带上
《國語辭典》:投标(投標)  拼音:tóu biāo
凡招办建筑工程或买卖大宗货品,先将图案、材料、货样、规格等说明,公告于众。凡是愿意承揽者,可按公告情况,估计价目,填具标单,称为「投标」。
《國語辭典》:招标(招標)  拼音:zhāo biāo
兴建工程或从事大宗商品买卖时,徵求包办厂商投标的一种措施。须先订立标准和条件,并得预定底价,经开标后,由资格最为符合或出价最低且不高于底价之厂商承办。
《国语辞典》:毒枭(毒枭)  拼音:dú xiāo
收购、贩卖大宗毒品的人。如:「警方此次逮捕了当今最大的毒枭,士气大增。」
《國語辭典》:基督教  拼音:jī dū jiào
西元一世纪由巴勒斯坦境内拿撒勒人耶稣所创立的宗教,初期流行于亚细亚西部,现遍及世界。十一世纪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十六世纪宗教改革后又从天主教分裂出许多新教派,如长老会、圣公会、浸信会、卫理会等。台湾地区统称新教。
《國語辭典》:集散地  拼音:jí sàn dì
大宗物产集中收购和销售运销的地方。如:「这里是渔货的集散地,可以买到各种新鲜的海产。」清。徐珂《清稗类钞。动物类。鹿茸》:「俄属亚西亚中,鹿茸之集散地,有名之处甚多,其较大者为阿尔泰。」
《漢語大詞典》:大钱大物(大錢大物)
大宗的财物。《水浒传》第十七回:“他每日起了大钱大物,那里去了?有的是钱和米,有甚么过活不得处。”
分類:大宗财物
《漢語大詞典》:南山律宗
即律宗。我国佛教五大宗派之一。 唐 释 道宣 所创,弘扬四分律,撰《四分律行事钞》等。谓律戒是佛教之根本,解脱之要道。因 道宣 住 终南山 ,创设戒坛,故称“南山律宗”。《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宗派源流·律宗》:“南山律宗把 释迦 一代的教法区分作化、制(或行)二教,以化教为 如来 教化众生使其发生禅定及智慧的教法,如四《阿含》等经、《发智》《六足》等论;制教为 如来 教诫众生而对其行为加以制御的教法,如《四分》《十诵》等律。”参见“ 律宗 ”。
《國語辭典》:律宗  拼音:lǜ zōng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以研习及传持戒律为主的宗派。可分成三系:一是道宣所传的南山宗。二是法砺所传的相部宗。三是怀素所传的东塔宗。后来相部、东塔两系逐渐衰微,只南山一系传承独盛,所以后来所谓的律宗,多指南山律宗。
《漢語大詞典》:输纲(輸綱)
转运大宗货物。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狐》:“子略不惊怕,便将入都寄亲人家养之,输纲毕,復还 东京 。”
《國語辭典》:交易所  拼音:jiāo yì suǒ
有价證券及大宗物品的交易市场。所交易的不限于现货,也可以是期货。
大宗地玄文本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二十卷,马鸣菩萨造,陈真谛译。以十种爱乐心,十种识知心,十种修道心,十种不退心,十种真金刚心,及一大极自然陀罗尼地之五十一种为法门之大宗地。以显示一多相即无碍自在之大缘起门者。但五十一种之名字。存梵语,且以古来未疏释,而解之至难。其论体似释摩诃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