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排行大,字里不详。宪宗元和间贬为金州员外司马。与窦群有诗唱和。近人岑仲勉《唐人行第录》疑为刘伯刍之误。《窦氏联珠集》收其诗1首,事迹亦据此书,《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四
同时有韩大伯,修苦行于大阳。显时为典客,与客论赵州宗旨,大伯侍其旁匿笑。客退,显数之曰:“我偶客语,汝乃慢笑,笑何事?”大伯曰:“笑知客智眼未正,择法不明。”显曰:“岂有说乎?”对以偈曰:“一兔横身当古路,苍膺才见便生擒。后来猎火无灵性,空向枯桩旧处寻。”显阴异之,结以为友。后显主雪窦,法席之盛,号云门中兴。显尝经行植杖,众衲环之,忽问曰:“有问云门‘树凋叶落时,如何?’曰‘体露金风。’云门答‘遮僧邪?为说解邪?’”有宗上座曰:“待老汉有悟处即说。”显熟视,惊曰:“非韩大伯乎?”曰:“老汉瞥地也。”于是令抠鼓集众,显曰:“大众今日雪窦宗上座,乃是昔年大阳韩大伯,具大知见,晦迹韬光,欲得发杨宗风,幸愿特升此座。”遂升座,一众大惊。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53—1818 【介绍】: 清江苏阳湖人,字伯渊,又字渊如,号季逑。乾隆五十二年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编修,以骂和珅,不留馆,改刑部主事,官至山东督粮道。少工词章,与同乡洪亮吉、黄仲则等齐名。后深究经史文字音训之学,旁及诸子百家,必通其义。曾辑刊《平津馆丛书》、《岱南阁丛书》,另有《尚书今古文注疏》、《芳茂山人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五
孙星衍,字渊如,一字季逑,阳湖人。乾隆丁未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历官山东督粮道、署布政使。有《芳茂山人诗录》。
维基
孙星衍(1753年—1818年),字伯渊,一字渊如,号季述。江苏阳湖县(今属江苏省常州市)人,祖籍安徽濠州,清代经史学家,考据学者,金石学家。自幼家贫,无力购书。乾隆十八年癸酉(1753年)九月二日出生。十九岁时与王采薇成婚。乾隆四十一年,王氏因病过世,孙星衍进入毕沅府中作幕客。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充三通馆校理。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散馆,试厉志赋,用《史记》「𨉫𨉫如畏」典故,大学士和珅疑为别字,置为三等,改部属用。官刑部主事,为法宽恕,深得大学士阿桂、尚书胡季堂器重。荐升郎中。乾隆六十年(1795年),授山东兖沂曹济道。嘉庆元年(1796年)七月,曹南水漫滩溃,在单县决口,孙星衍与按察使康基田率人奋战抵御五昼夜,未酿成大祸。不久,权按察使。嘉庆四年(1799年),丁母忧归里,浙江巡抚阮元聘其为诂经精舍主讲。服阕入都,仍发往山东。嘉庆十年(1805年),补山东督粮道。在山东其间,进行大量古籍考据整理工作。嘉庆十二年(1807年),代理布政使。嘉庆十六年(1811年),称病归返。嘉庆十九年(1814)七月,受扬州盐政阿桂聘请,至扬州参校《全唐文》。嘉庆二十年(1815年),撰成《尚书今古文注疏》。晚年任钟山书院山长。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卒。《清史稿》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