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大众文化(大眾文化)  拼音:dà zhòng wén huà
1.社会大众所欣赏、接受或消费的通俗文化。
2.相较于流行文化与通俗文化,大众文化一词较具贬义,前二者指涉与精英文化有所区隔的文化表现,后者则指涉在资本主义媒介工业主导下,被动塑造的非精致文化形式与风格。参见「大众社会」条。
《國語辭典》:大众语(大眾語)  拼音:dà zhòng yǔ
大众通用的语言。
《漢語大詞典》:大众语文(大衆語文)
见“ 大众语 ”。
《國語辭典》:大众语(大眾語)  拼音:dà zhòng yǔ
大众通用的语言。
《漢語大詞典》:大众哲学
艾思奇著。1934年至1935年在《读书生活》连载,1936年出版单行本。用生动通俗的语言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读物,在当时影响很大。后收入《艾思奇文集》
《漢語大詞典》:戎丑(戎醜)
(1).大众。《诗·大雅·緜》:“乃立冢土,戎丑攸行。” 毛 传:“戎,大;丑,众也。” 孔颖达 疏:“立此社者,为动大众,所以告之而行也。”一说指戎狄丑虏。见 于省吾 《泽螺居读〈诗〉札记》
(2).旧时对少数民族的蔑称。 汉 班固 《窦车骑北伐颂》:“行戎丑以礼教,炘鸿校而昭仁。”
(3).武臣中的败类。明史·张士隆传:“积戎丑於禁中,戏干戈於卧内。”
《國語辭典》:广众(廣眾)  拼音:guǎng zhòng
人数众多。《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传》:「稠人广众,荐宠下辈。」后多指公众场合。《聊斋志异。卷一二。苗生》:「此等文,只宜向床头对婆子读耳,广众中刺刺者可厌也。」
《漢語大詞典》:介众(介衆)
大众。左传·昭公二十四年:“ 士伯 立于 乾祭 ,而问於介众。” 杜预 注:“介,大也。” 清 钱谦益 《吴中名贤表扬续议》:“右条列 吴 中三贤行事如右,皆徵诸国人,询於介众。”
分類:大众
《國語辭典》:轮奂(輪奐)  拼音:lún huàn
语本《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后用以形容建筑物的高大华美。《文选。王巾。头陁寺碑文》:「丹刻翚飞,轮奂离立。」
《國語辭典》:无畏(無畏)  拼音:wú wèi
1.没有畏惧。《礼记。表记》:「无欲而好仁者,无畏而恶不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一百五十赞佛颂〉:「无畏功德中,斯但显少分。」
2.佛教用语。指对自己有信心。《瑜伽师地论》卷七:「于自所證未得无畏。」
《國語辭典》:僧伽  拼音:sēng qié
梵语saṁgha的音译。意为大众或会议。佛教用以指出家团体。《大智度论》卷三:「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
《國語辭典》:混迹(混跡)  拼音:hùn jī
使行迹混杂在群众当中。多指隐身不露。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毁容怀赤绂,混迹戴黄巾。」宋。陆游 好事近。混迹寄人间词:「混迹寄人间,夜夜画楼银烛。」
《國語辭典》:上首  拼音:shàng shǒu
1.佛说法时,于听众中推居首位者,称为「上首」。后泛指寺院首座。南朝梁。武帝〈梦〉诗:「出家为上首,入仕作梁栋。」
2.上座,位次较尊的一边。元。杨梓《敬德不伏老》第一折:「有功者上首而坐,簪花饮酒。」《金瓶梅》第二回:「武松让哥嫂上首坐了,他便掇杌子打横。」
《國語辭典》:座主  拼音:zuò zhǔ
科举时代,中试者称主考官为「座主」。《旧唐书。卷一四九。令狐峘传》:「衢州刺史田敦,峘知举时进士门生也。初峘当贡部,放榜日贬逐,与敦不相面。敦闻峘来,喜曰:『始见座主。』」《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慌忙梳洗上轿,见座主,会同年去了。」也称为「座师」。
《國語辭典》:告示  拼音:gào shì
把自己的意思告晓他人。《荀子。荣辱》:「仁者好告示人,告之示之,靡之儇之。」
《國語辭典》:告示  拼音:gào shi
政府于特定的公共处所招贴的文书或通告。《文明小史》第二回:「目下只求大人多发几张告示,预先晓谕地方上的百姓。」
《國語辭典》:滂沛  拼音:pāng pèi
1.水流广远。《楚辞。刘向。九叹。逢纷》:「譬彼流水,纷扬磕兮;波逢汹涌,濆滂沛兮。」《文选。左思。吴都赋》:「出乎大荒之中,行乎东极之外,经扶桑之中林,包汤谷之滂沛,潮波汨起,回复万里。」
2.雨势盛大的样子。《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上》:「云飞扬兮雨滂沛,于胥德兮丽万世。」也作「滂霈」。
3.形容气势盛大充沛。《文选。陆机。文赋》:「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