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积言(積言)
众人所言,多言。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 神庙 贵妃 李娘娘 有疾, 郑娘娘 名下太监 张明 医治不效,薨逝……彼时积言有如 淳于衍 之事。”
分類:众人多言
《國語辭典》:誻誻  拼音:tà tà
话多的样子。《荀子。正名》:「故愚者之言,芴然而粗,啧然而不类,誻誻然而沸。」
《国语辞典》:讘唊(讘唊)  拼音:zhé jiá
多言而妄断。《韩非子。奸劫弑臣》:「讘唊多诵先古之书,以乱当世之治。」
分类:多言
《漢語大詞典》:啁嗻
啰嗦多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饭熟已久,有何长言,啁嗻乃尔?”啁嗻,一本作“ 周遮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戴监生》:“翁以鉤距来,我但以坦率往,毋啁嗻也。”
分類:啰嗦多言
《漢語大詞典》:咶咶
多言貌。 元 李五 《虎头牌》第二折:“不是我絮絮叨叨,咶咶煎煎,两泪涟涟。”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那 秀童 的爹娘,兀自哭哭啼啼,絮絮咶咶的不住。”
象声词。流水声。 郭沫若 《屈原赋今译·九章·怀沙》:“浩荡的 沅水 、 湘水 呵,咶咶地翻波涌浪。”
《漢語大詞典》:喋聒
谓多言扰耳;噜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种梨:“肆中佣保者,见喋聒不堪,遂出钱市一枚,付道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姐妹易嫁:“姊怒曰:‘小妮子,亦学人喋聒!’”
分類:多言
《漢語大詞典》:论天表(論天表)
劝进表。劝进表多言天命所归,应该承天命即帝位。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二折:“又不曾写就论天表,又不曾草下甚么平蛮策。”参阅三国志·魏志·文帝纪
《漢語大詞典》:口巴巴
亦作“ 口吧吧 ”。亦作“ 口叭叭 ”。 多言貌。 宋 陆游 《大慧禅师真赞》:“平生嫌遮老子,説法口巴巴地。”五灯会元·泐潭清禅师法嗣·黄龙道震禅师:“石人问枯桩,何时汝发华?枯桩怒石人,何得口吧吧?” 明 朱有炖 《义勇辞金》第四折:“打这廝舌刺刺狂言作戏,口叭叭全无道理。”
分類:多言言貌
《漢語大詞典》:唠噪(嘮噪)
谓喜欢多言,说话絮絮不休。 宋 陈亮 《又甲辰秋答朱元晦书》:“ 亮 之居乡,不但外事不干与,虽世俗以为甚美…… 亮 力所易及者,皆未尝有分毫干涉。只是口嘮噪,见人説得不切事情,便喊一响,一似曾干与耳。”
《漢語大詞典》:詍詍
喋喋多言。说文·言部:“詍,多言也。从言,世声。曰:‘无然詍詍。’” 段玉裁 注:“《口部》作‘呭呭’,此作詍詍,葢四家之别也。”按,今本诗·大雅·板作“泄泄”。
分類:多言
《漢語大詞典》:啍喥
多言而无度。谓没完没了地抱怨。 清 蒋士铨 《香祖楼·怀驿》:“侥倖借补驛丞,送往迎来头磕,担心马匹瘦了,挂念文书失却,上司襍役囉唣,钦差内使啍喥。”
《國語辭典》:四方八面  拼音:sì fāng bā miàn
周围各方。元。白朴《东墙记》第四折:「保天恩圣贤,端的是威镇了四方八面。」《三国演义》第六○回:「金鼓震天,戈矛耀日;四方八面,各分队伍;旌旗飏彩,人马腾空。」也作「四面八方」。
《國語辭典》:摇唇鼓舌(搖脣鼓舌)  拼音:yáo chún gǔ shé
鼓动嘴唇与舌头。比喻搬弄是非。《庄子。盗蹠》:「摇唇鼓舌,擅生是非。」《孤本元明杂剧。东篱赏菊。第二折》:「听不上摇唇鼓舌絮叨叨。正良臣佞士难同爵。」也作「鼓舌摇唇」、「鼓唇摇舌」、「摇吻鼓舌」。
《国语辞典》:啰啰唣唣(啰啰唣唣)  拼音:luō luo zào zao
多言喧杂的样子。如:「不晓得发生了什么事情,只听到外边啰啰唣唣的,吵得人心里发慌。」
分类:多言喧杂
《国语辞典》:罕言寡语(罕言寡语)  拼音:hǎn yán guǎ yǔ
少言、不多言。形容人沉默,不随意发言。《红楼梦》第八回:「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