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外攘
诗小序见内修下。外四夷,以安边境。史记秦始皇纪:天下已定攘。汉书董仲舒传:仲舒为人廉直,是时方外攘四夷,公孙弘治春秋,不如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仲舒以弘为从䛕,弘嫉之。胶西王亦上兄也,尤纵恣,数害吏二千石。弘乃言于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闻仲舒大儒,善待之,仲舒恐久获罪,病免没。后汉书西羌传赞见内谋下。唐书回鹘传:北狄贪。唯利是视。比进马规直,再岁不至,岂厌缯帛利哉。殆欲风高马肥而肆侵轶。故外攘内备,必烦朝廷。 宋史秦桧传:吕颐浩再相,桧同秉政,谋夺其柄,风其党建言:周宣王内修外攘,故能中兴。今二相宜分任内外。颐浩遂建都督府于镇江。帝曰:颐浩专治军旅,桧专理庶务,如种、蠡之分职可也。
《漢語大詞典》:外朝
(1). 周 制天子、诸侯处理朝政之所。对内朝而言。《周礼·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礼记·文王世子》:“其在外朝,则以官,司士为之。” 郑玄 注:“外朝,路寝门之外庭。” 孙希旦 集解:“愚谓外朝,治朝也。”《国语·鲁语下》:“天子及诸侯合民事於外朝,合神事於内朝;自卿以下,合官职於外朝,合家事於内朝。” 韦昭 注:“言与百官考合民事於外朝也。”参见“ 内朝 ”。
(2).指在外朝参政诸官。后泛指朝臣。《列子·仲尼》:“﹝ 尧 ﹞不知亿兆之愿戴己歟?不愿戴己歟?顾问左右,左右不知。问外朝,外朝不知。问在野,在野不知。”《汉书·刘辅传》“於是中朝左将军 辛庆忌 ……俱上书”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南朝 梁 沈约 《立内职诏》:“在 宋 太始 ,位置繁冗,遂设九品,且拟外朝。”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其后九卿用事,丞相取充位,给事謁者为左右私人,而丞相为外朝。”
(2).指在外朝参政诸官。后泛指朝臣。《列子·仲尼》:“﹝ 尧 ﹞不知亿兆之愿戴己歟?不愿戴己歟?顾问左右,左右不知。问外朝,外朝不知。问在野,在野不知。”《汉书·刘辅传》“於是中朝左将军 辛庆忌 ……俱上书”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南朝 梁 沈约 《立内职诏》:“在 宋 太始 ,位置繁冗,遂设九品,且拟外朝。”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其后九卿用事,丞相取充位,给事謁者为左右私人,而丞相为外朝。”
《國語辭典》:外藩 拼音:wài fán
1.属地。《北史。卷四七。袁翻传》:「若婆罗门能自克厉,使馀烬归心,收离聚散,复兴其国者,乃渐令北转,徙度流沙,即是我之外藩。」
2.有封地的诸侯王。《晋书。卷一九。礼志上》:「哀帝以外藩援立,而董宏等称引亡秦,惑误朝议,遂尊恭皇,立庙京师。」《宋史。卷三五。孝宗本纪三》赞曰:「然自古人君起自外藩,入继大统,而能尽宫庭之孝,未有若帝。」
3.外国。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盖本朝龙兴之初,喇嘛效顺最早,而其术盛行东土,又夙为蒙古诸部落所崇信,故优礼彼教政,以羁縻外藩。」
4.清代称蒙古、西藏、青海为「外藩」。
2.有封地的诸侯王。《晋书。卷一九。礼志上》:「哀帝以外藩援立,而董宏等称引亡秦,惑误朝议,遂尊恭皇,立庙京师。」《宋史。卷三五。孝宗本纪三》赞曰:「然自古人君起自外藩,入继大统,而能尽宫庭之孝,未有若帝。」
3.外国。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盖本朝龙兴之初,喇嘛效顺最早,而其术盛行东土,又夙为蒙古诸部落所崇信,故优礼彼教政,以羁縻外藩。」
4.清代称蒙古、西藏、青海为「外藩」。
《漢語大詞典》:外庭
见“ 外廷 ”。